唐士军,郑一兵
(1江苏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泰兴 225400)
(2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扬州友好医院 江苏 扬州 225200)
膝关节骨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对患者的正常生活、正常工作及生活质量均带来严重影响。相关临床数据统计表示,目前我国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率约为8.10%,而且随着老龄化逐渐增加、肥胖症流行等各因素影响下,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率呈全球范围内升高趋势[1]。因此,采取何种检查诊断方法可以早期诊断膝关节骨关节炎,以给予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十分重要。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双能量CT在膝关节骨关节炎骨髓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择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为对象,共有60个膝关节。5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有男性患者34例(占68.00%,34/50),有女性患者16例(占32.00%,16/50);患者年龄最大69岁,最小38岁,平均年龄为(46.50±2.50)岁。5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均对此次研究工作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发表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相关诊断标准,而且患者出现疼痛症状>3个月;②患者具有齐全的临床资料;③患者年龄<70岁。(2)排除标准:①排除临床资料不齐全者;②排除参与本研究前一个月内接受膝关节骨关节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者;③排除合并严重重要脏器疾病者;④排除合并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痛风等相关内分泌科疾病者。
5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均接受双能量CT检查以及MRI检查。双能量CT检查方法具体如下:选择第二代256层双源CT扫描仪器,生产厂家为德国西门子;协助患者仰卧位,使其身体位于扫描床中间,嘱咐患者双手上举抱头,双下肢并拢伸直,且双脚尖保持垂直向上姿势;扫描方向从患者足侧到头侧,扫描范围从患者股骨中下段到胫骨中上段平面实施连续性横断面扫描;扫描模式选择双源双能量模式,进行膝关节CT检查。
以MRI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以分析双能量CT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作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t检验比较,若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以P<0.05表示。
经MRI检查结果显示,5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60个膝关节中840个区,其中骨髓病变有147处,骨髓病变占比率为17.50%(147/840)。
经双能量CT检查结果显示,5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60个膝关节中840个区,其中骨髓病变有123处,骨髓病变占比率为14.64%(123/840)。与MRI检查结果相比较,双能量CT检查方法的准确度为93.67%(123/147)。
膝关节骨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疾病,且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正常生活、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威胁。尽早、有效检查诊断以及早期治疗,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疾病康复以及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采取何种检查诊断方法,可以尽早诊断,以作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参考辅助作用十分重要[2]。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持续发展进步,磁共振成像技术不断发展,已逐步成为临床首选影像学检查方式。但由于检测膝关节骨关节炎骨髓病变的磁共振序列较多且复杂,而且不同医院,其开展磁共振序列检测方法存有一定差异性[3]。双能量CT检查诊断方法运用两种能谱CT数据以显示具体解剖及病变情况,从而起到鉴别组织成分作用。近几年来,双能量CT检查诊断方法的相关研究已取得大量临床经验,而且开辟较多新临床应用范围[4]。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经MRI检查结果显示骨髓病变占比率为17.50%(147/840);经双能量CT检查结果显示骨髓病变占比率为14.64%(123/840);与MRI检查结果相比较,双能量CT检查方法的准确度为93.67%(123/147)。提示双能量CT检查诊断方法的检查准确度高,与MRI检查方法具有一定一致性[5]。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膝关节骨关节炎骨髓病变特点,在临床检查诊断过程中实施双能量CT检查诊断方法,可以有助于提高临床检查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