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融合视域下海南共享农庄创新模式发展①

2019-12-10 03:20曾安逸张海东张慧坚李晓娜谢龙莲李一萍曾筱芬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农庄海南融合

曾安逸 张海东 张慧坚 李晓娜 谢龙莲 李一萍 曾筱芬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海南海口571101)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作出重要部署和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农业不仅提供给广大消费者农产品,同时本身还有生态涵养、休闲观光、农耕文明的传承等功能,这些方面都是农业未来多功能性的一个具体体现。以三产融合为突破,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因此笔者通过产业融合视域下海南共享农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海南共享农庄发展创新模式的对策措施。

1 产业融合视域下海南共享农庄发展现状

1.1 政策支持 发展迅速

2017年6月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海南省开创风气之先,提出了以共享农庄的思路来发展田园综合体,同年7月海南省农业厅陆续出台《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以发展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的指导意见》和《2017年海南“共享农庄”创建试点申报方案》。此外,各市县还成立了共享农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实施意见。2018年以来,海南省政府先后出台《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宏观调控提升土地利用效益的意见》《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海南共享农庄建设规范》等文件,在共享农庄用地、民宿建设、共享农庄建设内容标准、共享农庄经营管理标准、共享农庄服务标准、共享农庄等级划分标准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使得在2017年首批创建61家海南共享农庄之后,2018年海南省再创建100家共享农庄,共享农庄数量大幅增长。其中创建试点增长较快的为海口市、三亚市、琼海市及乐东市,例如海口市2018年共享农庄创建试点为13个,较2017年增长了71%[1](表1)。这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对于共享农庄的积极推进,以政策为重点,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如三亚市率先出台了《中共三亚市委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以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和田园综合体的行动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积极引导当地涉农企业积极申报省和县级“共享农庄”试点单位。另一方面,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共享农庄的增长[2]。

表1 2017~2018年海南共享农庄创建试点数量 单位:个

1.2 内涵不断提升,传承效应显现

通过政府政策的引领和市场消费升级的倒逼,大多数共享农庄致力于转型升级、提质改造,开始从低端休闲娱乐模式向丰富内涵融合发展的模式转变。经营服务内涵由单一的打牌、钓鱼和农家饭向拓展产业功能、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和发展创意文化转型。依托各种资源(产业、文化、生态等)来拓展产学研游等功能,延长了农业价值链条;通过对村落的保护修缮与生产工艺、民俗礼仪、时令节庆等挖掘传承,提升了农村的品味,为人们留住了“乡愁”[3]。

1.3 发展形势多样化,产业相互融合

融合模式不断创新,类型越来越丰富,发展方式开始从单一的“钓鱼、打牌、农家饭”,向产业拓展、文化创意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转变。一是以订单农业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定制服务,例如认养和直供海南热带农产品。二是鼓励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通过租赁合作激活闲置农庄和宅基地的使用,发展特色家庭旅馆,吸引消费者特别是“候鸟”到农庄休闲和康养。三是引导消费者和投资者直接与贫困村或贫困户联系,认养贫困户的农作物或租用贫困户的农田和农庄,贫困户通过土地和住宅出租或通过土地入股获得财产收入,此外还可以在农庄务工获得工作收入,使得消费者与贫困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对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四是消费者和投资者通过众筹资金共同对“共享农庄”进行开发,农庄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提供配套服务,如农业技术指导、提供相应农资设备、托管代养、产品销售等,消费者和投资者按协议获得产品或投资回报。五是吸引各类艺术家和文创工作者利用品牌创意、故事及艺术的创造、农业科普等艺术创作手法,打造出融合人文、生态、科技和创意元素的特色共享农庄[4]。

2 产业融合视域下海南共享农庄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开发相对滞后,农庄基础设施薄弱

部分共享农庄地处道路交通不畅的村落,安全保障有所缺失。农庄游乐和住宿设施不完善,农事体验、休闲度假、康体保健等项目建设未能达标。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用地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求,结构和布局比较散乱,服务内容不够丰富。

2.2 产业支撑能力不强,资金投入不足

从海南共享农庄发展现状来看,缺乏产业支撑和资金投入不足是限制海南共享农庄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共享农庄建设发展过程中,产业联动不明显,共享农庄创收仍然依靠传统的第一、二产业,产业融合度较低,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主题创意、功能拓展和文化传承成了发展的短板。此外,共享农庄比普通农业项目需要更多的投资,而工商资本一般是大多数农业投资的主体,投资渠道单一,合作社和农民大户投资少,不利于农民创业。加上不成熟的资本市场,大大限制了海南共享农庄的发展,制约了共享农业发展的步伐。

2.3 建设缺少科学规划,同质化严重

共享农庄作为集生产、观光、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新兴业态,对生态环境、产业特色和交通区位具有优势性要求,加之产业发展迅猛,要素融合集聚日益强烈。海南省现有的农业规划无法满足共享农庄的发展需求,指导性引领性作用不强,导致发展重点不突出,同质化严重,供给结构性矛盾影响产业持续发展。

2.4 经营主体不全,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海南省内共享农庄有“企业+农户”、“农户+农户”、“企业+农户+村集体”等经营模式,政府农业和旅游管理部门、企业、村集体、农业合作社等共享农庄管理主体并未根据实际需求融合起来,未能发挥其最大潜力。政府和旅游公司参与并不广泛,主导作用未能发挥起来。从业人员多为经营者本身或者周边的农民,大多数员工没有受过旅游服务专业培训,餐饮服务、住宿接待、服务礼仪等水平都不高,导致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农庄品牌知名度较低。

2.5 土地流转不畅,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农庄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用地,部分共享农庄建设往往因土地流转不畅而停滞,不仅限制了共享农庄的规模化发展,也对投资者的积极性产生了影响。此外农庄涉及多个政府管理部门(如农业、国土、环保等),因缺乏相关机构的协调和工作指导,导致管理体制不顺。同时,也因各共享农庄在运营模式上有所分化,有的以休闲农业为主,有的以农业生产为主,从而在农庄设计层面有所缺乏,不能满足目前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3 产业融合视域下海南共享农庄发展创新模式对策建议

3.1 区域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海南省内各市县区划的各自为政,阻碍了共享农庄的发展,最常见的表现方式就是重复开发。因此,必须实现区域内的错位发展,这是共享农庄多样性的来源,也是增强海南乡村旅游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可依托海南北部都市休闲农业、东部特色文化休闲农业、西部山海湖库休闲农业、南部景区带动型休闲农业和中部民族原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不同层次的共享农庄类型。

3.2 打造农村田园综合体

要实现海南共享农庄规模发展,必须要以田园综合体为发展载体,强化产业融合发展。整合农业、文化、自然生态等各类资源,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手段,积极推进农业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加强共享农庄相关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推进共享农庄和文化、工业、商贸、互联网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和跨界发展。

3.3 坚持综合开发促进三产融合

以农业为核心,紧密衔接一二三产业链条,依托农业、农村、农耕文化等拓展农业的生产、加工、旅游等功能,提高叠加产出效应。构建新的“农业+共享+N”复合型产业链,推动农村新业态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循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

3.4 因地制宜突出文化特色

海南不仅拥有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民俗文化如黎苗原生态文化等,还有特色热带农耕文化如火山口农耕文化等。海南省内各市县应根据当地高效农业、自然景观、文化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丰富发展内涵,挖掘乡土文化,引导共享农庄中的文化创意建设。

3.5 创新共享发展模式

一是“低碳农业+共享”模式。以“培育绿色农产品、发展低碳农业”为宗旨,带动企业、村集体和农民成立低碳农业合作社,充分利用“互联网+”推进各市县低碳农业信息共享、技术共享、资金共享等,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和效益的相统一。二是“社区支持农业+共享”模式。以城市周边农业最小半径支持城市,建立起一套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城市餐桌全程可控并且可溯源的服务体系,城市消费者通过预付农产品收益等方式,与农民形成友好的合作形态,来实现食品保障和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三是“开放式共享农业模式”。除了目前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如认养农产品、农田耕种、代种托管等,还应发挥如特色食材加工、家庭厨房、农产品配送、有偿农资等附加价值的自助分享模式。此外,还可联合学校、企业等合作开展亲子科普教育与拓展训练,举办婚庆及特色活动以吸引消费者,保持消费者新鲜感[6-7]。

3.6 坚持生态开发实现循环发展

海南共享农庄的建设首先应构建乡村生态体系,保护好基本农田、山林水域等自然景观,优化农村农庄资源配置,提升共享农庄周边乡村整体人居环境。其次要集约化发展农田用地,建设农庄人工生态系统。政府要积极引导省内共享农庄走向农业循环化道路,大力整治农庄周边村容镇貌,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共享农庄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减少农庄内化肥、农药和地膜的使用量。鼓励共享农庄企业利用节能和环保新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在农庄内使用电瓶车、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工具。推动创建绿色餐馆和绿色民宿发展。此外,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念,共享农庄应积极拓展农业观光和休闲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依托海南自然景观资源,发展大地景观、森林花海等观赏景观,积极发展果蔬采摘、农耕教育等研学功能[8-9]。

3.7 健全共享农庄服务体系

加强政府多个行政部门对共享农庄的齐抓共推,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将共享农庄纳入社会发展规划,给予政策倾斜;优化用地政策,保障项目土地供给,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和税收优惠激励政策扶持,保障金融信贷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简化共享农庄项目申请和立项审批程序,鼓励海南省内国有涉农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旅游企业等投资共享农庄。加强共享农庄标准化管理和市场监管,促进共享农庄产业体系逐步规范化和标准化。注重人才保障,提升服务质量。利用共享农庄示范点建设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培养共享农庄职业经理人队伍;实施农教一体,将共享农庄从业人员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培育、新型农民培养、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范畴。通过发展智慧农业带动农业升级,加快智慧旅游与共享农庄的融合发展。推进共享农庄无线网络、4G/5G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和视频监控全覆盖[10-11]。加强共享农庄经营者与游客之间、共享农庄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互动;构建共享农庄智慧服务系统,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及电商进村,形成线上农业和线下农业融合发展;探索建立共享农庄物联网平台,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监测、数据分析和精准作业。

猜你喜欢
农庄海南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怀念海南
《融合》
海南杂忆
农庄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玉米人农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