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科
(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勐马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普洱 665801)
勐马镇位于云南省孟连县,作为一个边境小镇,“边、少、山、穷、低”是勐马镇自然以及社会的基本特征。勐马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非常适宜于发展养殖产业。近年来,勐马镇政府加大了对畜牧养殖产业的重视,在政府的牵头作用下,当地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勐马镇肉牛的饲养及育肥技术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在选择育肥牛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健康、体型正常、发育良好同时背毛光亮、采食量较大的牛只,要保证牛只骨架大,同时皮肤有弹性。在品种的选择上,应当选择未去势同时增重速度快的公牛。应尽量选择1~2.5 岁,同时体重为500~600kg 的牛只,老龄牛由于其自身消化功能较差,不宜作为育肥牛。
应保证牛舍内适宜的温度以及湿度,冬季要做好牛舍的保暖工作,而夏季要做好降温工作。在冬季,应将牛舍内的温度控制在5~21℃,保证牛舍内环境干燥,在夏季,可以通过适当通风来达到降温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凉棚的搭建来为牛舍遮挡阳光。牛舍内的湿度应控制在55%~70%,并保证牛舍内良好的采光条件。此外,还需要做好牛舍内的消毒工作,在育肥牛入舍之前,可以采用浓度为20%的生石灰水对牛舍的地面以及墙壁进行彻底的消毒,同时采用浓度为3%的甲酚皂溶液对牛舍内的设施以及用具进行消毒[1]。
在育肥牛入舍以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驯饲,通常10~15d育适应现有的环境以及饲料。在入舍后的5d 以内,应为牛只喂食干草,5d 以后逐渐开始饲喂育肥饲料。
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寄生虫的存在会导致牛只采食量的减少,进而影响其增重,延长其育肥期,使其无法获得理想的育肥效果。因而,在开始育肥之前就需要采用驱虫药物对牛只进行驱虫,可以采用阿维菌素进行体内外驱虫,也可以采用左旋咪唑进行体内驱虫。
在育肥的各个阶段,肉牛对于饲料的要求各不相同。对于幼龄牛,通常需要为其提供蛋白质饲料来帮助其增重,提高其体内的肌肉含量;而对于成年牛只以及育肥后期的牛只,则需要为其提供能量饲料从而提高其脂肪的重量。应当结合牛只不同的营养需求对其饲料进行合理调配。通常情况下,精饲料可以有效提高牛只体内的脂肪含量,改变牛肉的风味;而粗饲料的使用可以实现育肥前期牛只胃肠机能的锻炼,从而对各种消化不良所引起的疾病进行有效预防,使牛只处于一个良好的生理状态。在育肥前期,牛只饲料中粗饲料以及精饲料所占比例依次为55%~65%和45%~35%;而在育肥中期,其所占比例分别为45%和55%;在育肥后期,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5%~25%和75%~85%。
6.1.1 定时
应当坚持每天定时饲喂,通常选择在上午7~9 点以及下午5~7 点各进行1 次饲喂,在此过程中要保证时间固定,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在每天的早、中、晚分别让牛只定时饮水3 次。
6.1.2 定量
要固定每天所喂食的粗饲料以及精饲料的饲喂量,不可进行随意更改。
6.1.3 定人
应当由专人负责饲养管理,在保证每头牛的实际状况都得到详细了解的同时减少应激反应发生的可能。
6.1.4 定刷在每天的上午以及下午分别要定时刷拭牛只一次,从而促进牛只的血液循环,帮助其增强食欲。
6.1.5 定称
要定期为牛只称重以便及时了解育肥效果。在牛只进场前,应当为其称重,结合牛只体重大小的不同来进行分群,在育肥过程中需要定期在早晨空腹状态时进行称重。
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每天都需要对育肥牛只的采食情况、饮水情况、粪尿状态、反刍情况以及精神状态进行仔细观察,看其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6.3.1 草料净
要保证育肥牛的饲料以及饲草中不含有任何铁丝、砂石以及泥土、塑料布等各种垃圾以及异物,保证其不存在发霉变质的情况,此外,还需保证饲料没有被有害物质所污染。
6.3.2 饲槽净
在牛下槽以后,需要对其饲槽中剩余的饲料进行及时清理,从而防止其残留于饲槽内而引起发霉以及变质的情况。在每次上槽时,要保证饲槽清洁卫生。
6.3.3 饮水净
应为牛只提供干净无杂质的饮用水,保证其中无有害物质残留。
6.3.4 牛体净
要经常对牛体进行刷拭,从而保证其干净卫生,进而对各种体外寄生虫进行有效的预防。
6.3.5 圈舍净
定期对圈舍进行卫生清理,及时清除圈舍内的垃圾以及粪便,通过勤通风保证圈舍的空气流通[2]。
牛痢疾主要高发于夏季以及秋季。一旦发病,可以通过土霉素以及胃蛋白酶进行治疗。
牛胀肚通常是由牛只胃内容物的过度发酵而引起,可以通过瘤胃穿刺帮助牛只排出其胃内气体,也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可以对水疥癣进行有效的预防。一旦发病,可以在患病部位涂抹5%的碘甘油进行治疗,也可以为病牛注射杀虫液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