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刚
(新疆巴里坤县山南开发区兽医站新疆哈密 839000)
2019年4月中旬一户牧民报称自己饲养的一匹杂交种马突然出现四肢行走不稳,有排尿姿势但排不出尿,站立时四肢强拘,背腰僵硬,胸腹部有水肿,明显消瘦。经结合该种公马外部症状、问诊、听诊及病史检查了解,该匹种公马前几日还参加牧民自发组织的赛马比赛都正常,体表也没有外伤,根据本地气候环境流行病学,确诊该匹马是马媾疫血液原虫病,即马媾疫锥虫病。
马媾疫是由马和驴经交配传播的一种慢性原虫病,病原是锥虫科的马媾疫锥虫。也就是说是由血液内的一种寄生虫引起。马媾疫锥虫在形态上与伊氏锥虫无明显区别,在自然情况下仅有马属动物对马媾疫锥虫特别敏感易感,感染发病的多、迅速。马媾疫锥虫主要在生殖器官的黏膜寄生,公马主要寄生在公马生殖器管黏膜内,引起排尿困难,后驱麻痹,行走摇摆。
马媾疫主要通过交配感染。养殖数量大,有种马自然交配的马群都会感染马媾疫病,发病率达到16%左右,干旱牧区甚至会更高,春季发病突然,不及时治疗引起死亡。当病马和健康马交配时,媾疫锥虫从病马的生殖器官传染给健康马。幼驹吸入母马乳汁感染。这几年去势的公马、马驹都有感染发病,主要是通过罹患马媾疫病的马的粪便、或被感染的器械及其他垫料感染。另外春季干燥草场硬蜱大量存活,也是传染血液原虫病的传染源之一,必须杀灭硬蜱防治马媾疫的传染。
春季是马媾疫的发病季节。患媾疫的病马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染主要通过交配、繁殖母马传播给健康马和幼驹。北方养马的牧区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都是马媾疫发病流行季节。养殖户的马零星发病,50 匹以上的马群发病在16%左右,马媾疫潜伏期在3~6个月,也有急性的15d 左右。媾疫锥虫侵入公马尿道或母马阴道黏膜后,在黏膜上进行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公马的包皮前端发生水肿,逐步蔓延到阴囊、包皮、腹下及股内侧。尿道黏膜潮红肿胀,尿道口外翻,排出少量混浊的黄色液体。母马阴唇肿胀,逐渐波及乳房、下腹部和腹内侧,阴道黏膜潮红、肿胀、外翻,常排出少量黏液或脓性分泌物,频频排尿,呈发情状态。病马屡配不孕,或妊娠后易流产。患病马颈、胸、腹、臀部、肩部两侧皮肤出现突出皮肤表面的无热无痛扁平丘疹,呈圆形、椭圆或马蹄形,中央凹陷,周边隆起,界限明显。
一般为8~28d,也有长达3 个月,在5—6月份发病。
水肿,主要是生殖器水肿,公马的阴茎、包皮、阴囊及腹下水肿,性欲亢进。母马阴唇、乳房及腹下发生水肿,形成水肿丘疹斑块。生殖器处皮肤相继出现结节、水疱、溃疡及缺乏色素的白斑。母畜生殖器肿胀,可蔓延到乳房、下腹部和股内侧。病畜屡配不孕,或妊娠后容易流产。早期在胸腹不水肿的较多,马不安,急躁,有的咀嚼缓慢,出现口齿僵硬。
病马在胸腹部两侧和臀部皮肤出行不痛不痒的扁平丘疹块。丘疹就是马媾疫特征性的皮肤病变。有时丘疹又很快消失。
在病的后期,常见马面神经、腰神经呈现不同程度的麻痹,表现后肢无力、拖拉、摇摆、跛行等。少数病马出现面神经麻痹。随着病程的发展神经麻痹越来越严重,最后卧地不起,极度衰竭死亡。后期病马高度消瘦,心机能衰竭,常出现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后躯麻痹等。骡对本病的抵抗力比马稍强,驴多为慢性,临床症状不显,且常可自愈。
贝尼尔(三氮脒、血虫净)3.5mg/(kg·bw),用0.9%的氯化钠稀释配成5%的溶液分点深层肌肉注射,1 次/d,连用2~3d,能及时杀灭血液内的媾疫锥虫,症状明显消失。
症状严重、胸腹和生殖器发生水肿、后驱麻痹不起的可以提前补充葡萄糖盐水2,000mL、配合抗菌消炎药。对排尿困难的可根据排尿情况注射呋塞米。
成年母马、公马可以早期牵溜运动,出汗的注意不要着急饮水,也可以骑马运动,对早期后期麻痹治疗恢复有好处。
1)提前注射预防马媾疫的驱虫药,特别对种公马做好驱虫。每年秋季配种前驱虫一次,早春驱虫一次,可有效预防马媾疫病的发生。
2)引进的种公马和母马进行严格隔离检疫。检疫必须进行血液监测是否有媾疫锥虫存在。
3)发现有患媾疫的病马,特别是种公马必须隔离治疗,对圈舍所有器械、场地用具彻底消毒。
4)坚持对引入种马的检疫监督,对人工配种种马精液必须检测,合格的进行配种使用,对配种使用的器械每次都要严格消毒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