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晰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在临床医学中,作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肺结核与艾滋病之间不单存在着影响,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在对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其表现多不典型,与常规肺结核患者相比,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无论是在临床表现上、治疗反应上还是在预后上都存在很大区别[1]。笔者在此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胸部CT影像学特征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如下。
选择我院于2017年12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来开展研究,患者共计68例。在所有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6~68岁,平均年龄为(41.2±1.4)岁。在所有患者中,多数患者存在冶游史,另外还存在部分患者存在多性伴侣史、吸毒史等;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以咳嗽为主,另外还存在部分患者存在咳痰、乏力、头痛等症状。
选择应用美国GE Discovery64排螺旋CT机,管电压120KVp,自动管电流,层厚/层距:5mm/5mm,螺距1.0。在对患者进行扫描的过程中,首先引导患者进行充分吸气,并维持屏气状态开展扫描,扫描的范围控制在患者的肺尖到膈面,扫描完成后,对患者病灶部位的详细情况进行观察。
①对患者病灶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②对患者的病灶形态进行检查并分析。
在全部68例患者中,病灶累及一叶的患者共有8例,病灶累及两叶的患者共有8例,病灶累及三叶及以上的患者共计52例。在此基础上,患者右肺上叶被累及的患者共计57例,右肺中叶被累及患者共计54例,右肺下叶被累及的患者52例,左肺上叶受到累及的患者共计53例,左肺下叶受到累及的患者共计51例。
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患者的病灶形态与常规肺结核患者具有很大的区别。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病灶情况,其分为斑片状、片状、结节、条索、胸腔积液、粟粒、空洞、钙化、纵隔淋巴结增大等形态。其征象不单会在患者身上单独出现,同时也存在很多复合出现的情况。具体CT影像学表现频数详见表。
对于艾滋病患者而言,肺结核不但是最主要的机会性感染,同时也是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这主要是由于艾滋病患者的正常免疫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患病的风险远高于普通患者[2]。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分型发现,患者中共有Ⅰ型肺结核患者6例,Ⅱ型肺结核患者8例,Ⅲ型肺结核患者38例,Ⅳ型肺结核患者16例;在对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的过程中,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为多叶段受累及,同时存在片状阴影以及腺泡样结节阴影,在患者的病灶中心呈浓密状,病灶周边模糊。在全部68例患者中,病灶累及一叶的患者共有8例,病灶累及两叶的患者共有8例,病灶累及三叶及以上的患者共计52例。在此基础上,患者右肺上叶被累及的患者共计57例,右肺中叶被累及患者共计54例,右肺下叶被累及的患者52例,左肺上叶受到累及的患者共计53例,左肺下叶受到累及的患者共计51例。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患者的病灶形态与常规肺结核患者具有很大的区别。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病灶情况,可将其分为斑片状、片状、结节、条索、胸腔积液、粟粒、空洞、钙化、纵隔淋巴结增大等形态。其征象不单会在患者身上单独出现,同时也存在很多复合出现的情况。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部CT影像学特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病变部位不典型,不具有特定的好发部位,较少出现单叶受累少见,多数情况下以累及多个肺叶肺段。②虽然患者病变性质以及形态较为单一,但是多种性质的病灶共存,同时纤维化、钙化以及肿块样阴影异常少见。③患者较少形成空洞,这主要是由于患者巨噬细胞能力降低,因此变态反应发生几率较低,其肺组织不会产生干酪坏死而形成空洞。
综上所述,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胸部CT影像学特征通常会呈现为多种性质的病灶共存,同时还具有多形态多叶段分布、斑片状影、纵隔淋巴结增大以及胸腔积液等问题,相对而言,纤维化、钙化或者结核增殖灶较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