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问我在哪里
问我也不能告诉你
我们是中国海军潜艇兵
航行在深深的海洋里……
——《中国海军潜艇兵之歌》
1982年国庆节前夕,我和战友们奉命执行我国首次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任务。
午夜时分,随着“岸指”的一声令下,潜艇像一条硕大的鲸鱼缓缓地离开了军港,在月光粼粼的海面上劈波斩浪,向预定海域驰去。我们70多个赤裸的生灵就在这庞大的腹腔里开始了昼夜交替的水下生活,为锻造共和国的盾牌神秘出航了……
东方欲晓,潜艇犁开湛蓝的海面,一会儿跃出浪峰,一会儿劈开波谷,箭一般地射向了大洋深处。突然,海面上一条条灰黑色的脊背时起时伏,时隐时现,尾巴不时地搅溅起条条雪浪。石艇长站在舰桥上说,我们遇到海豚群了。只见它们有的傲慢地翘头张望,似乎在向“蓝鲸”探问;有的三五成群地翩然跃起,露出了白色的肚皮,好像在炫耀那光滑油亮的身段;有的蹦出水面几尺高,摆弄着各种姿势,然后再滑稽地坠入水中,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这时,先是几条海豚向潜艇游来,随即又有成群结队的海豚“呼啦啦”地围上来,紧紧地追逐着潜艇。潜艇慢下来了,海豚也慢了下来;潜艇改变航向了,海豚也改变了方向;潜艇加大马力了,海豚也摆动着尾巴紧紧跟了上来。追逐了一个多小时后,海豚没劲儿了,这才摇曳着尾巴远去了。
按着预定命令,潜艇准时潜入了深海区域。这时,大洋上掀起了狂风恶浪,潜艇像一个罐头盒被涌浪摇晃的滚来滚去。水兵们大都被折腾得交了“公粮”,就像“晕船十大全”描绘得那样:“一身虚汗,两眼发直,三餐不思,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久)卧不起,十分难受。”为了躲避巨大的风浪,潜艇下潜到了70多米,可还是左右摇摆12度。紧接着一排排巨浪袭来,艇艏被忽地掀起,又猛地抛下,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全身发飘,脑袋也发飘,眼前是一个晃动而旋转的世界。加上生物钟一下子给打乱了,我感觉很难受,头开始发晕了,额头冒虚汗,对着吊在脖子上的罐头盒一次又一次地呕吐,直到肚里的黄胆汁、血丝都吐出来了,这才无精打采地抬起头来,眼瞅着没固定紧的盆盆罐罐在稀里哗啦地滚动。百十斤重的铁皮工具箱在钢板地面上,“哗—— ”地滑向右舷,又“哗—— ”地滑到了左舷。
这时,有一只耗子从舱底踉踉跄跄地爬了上来,蹲在地板上头一伸一缩,小肚子一抽一鼓,“啊哧啊哧”地向外吣。此时,别说是站起来,就是伸出手打趴在地板上的耗子之力都没有了,我只能是眼巴巴地瞅着它。缓了一会儿,我硬挺着直起腰来,吃力地伸出手从工具箱里抓起一把扳手,用尽吃奶的力气扔向耗子,可是还没扔出半米远,只听“哐当”地一声,扳手滑落在了地板上,耗子也连晕带吓地瘫倒了,两颗小绿豆般的眼一眨一眨地望着我。接着,耗子又前爪伸后爪松,肚皮紧贴在地板上,随着潜艇的摇摆,从左舷“吱溜”地到了右舷,又贴着地板,“吱溜”地回到了左舷,两边碰壁,“咚咚”有声儿。看到如此惨状,我自嘲地说,我这是怎么了?与这只耗子差不多了。于是,我咬紧牙关,再次伸手从工具箱里拿出一个铁夹子,瞅准机会一下子就夹住了耗子,耗子一动不动了,只有尾巴挣扎了一下,一声不吭地就一命呜呼了。我坚持把耗子扔进了垃圾桶,等夜间再转到舰桥上去“海葬”。耗子被打死后,我已是精疲力尽了。自从上艇以来,我还真是头一次尝到这么严重的晕船滋味,看到战友们大都被折腾地交了“公粮”了,心里在想这样下去能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吗?
突然,水下广播器传出了雄壮的《军歌》声:“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顿时,就像一股力量在心中奔腾着,水兵们猛地站了起来。瞬间,战斗警报猛然骤响:“肩负着民族的期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听到这雄壮的歌声,水兵们就像没有晕船一样,又精神抖擞地奔向了各自的战位。潜望镜仔细地搜索着海面,没有放过一草一鸟;荧光屏精心地捕捉着目标,没有露掉蛛丝马迹。虽然风还在吼,浪在啸,可是在《军歌》的激励下,水兵们战胜了晕船呕吐,驾艇继续向大洋深处潜航。
舱室里看不见日升月落,也听不到鸟语鸡鸣,只有船钟在“嘀嗒嘀嗒”地报告着时光的流逝和昼夜的变更。潜艇上的钟是特制的,一圈为24小时。每当跑完一圈儿,我就在小本上画一个横,今天再画一个横就是6个“正”字,这表明水兵已潜航了30昼夜了。潜航这些天,最大的烦恼是缺水了,水龙头有专人管理,除了饮用水外,每人每天只有一搪瓷杯水用来洗漱,艇员常常是刷牙后再用毛巾蘸上一点水擦一擦,算是洗脸了。返航这天正好是国庆节,又喜逢中秋佳节。大家是多么盼望按计划圆满完成发射任务,能按时返航,在岸上洗个澡,欢度“双节”、吃月饼啊。这湿漉漉的思绪穿过坚硬的艇壳,透过湛蓝的海水,飞向了遥远的故乡。
忽然,“岸指”一道“‘蓝鲸’继续潜航”的命令,把水兵们飞出的思绪又拽了回来。这时,舱室里依然是那样平静,原定国庆节那天举行婚礼的机电长仍是默默地操纵着潜艇,原想在中秋夜给奶奶祝80寿辰的声纳兵还是那样专心地注视着荧光屏。“返不了航,我们就在水下欢度国庆,喜过中秋节。”石艇长乐哈哈地说:“在‘龙宫’赏月,可是咱潜艇兵的‘专利’啊。”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夜晚,石艇长把潜艇操纵到指定深度后,又缓缓地升起了潜望镜。第一个赏月的是未能回去给奶奶祝寿的声纳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艇员轮流赏月之后,又别有情趣地品尝着自制的月饼,吃着水果罐头。最后一个赏月的是我这个随艇采访的新闻干事,我走上前紧握黑色的潜望镜把柄,眼睛紧贴着瞭望孔:“多美的月亮呀,这是我一生中看到的最美最美的月亮啊。”放大了数倍的月亮,像挂在海空的一盏明灯,皎洁的月光洒向了大海,给潜航的水兵带来期盼,送去了祝福。我一高兴竟超过了赏月半分钟的限定,大家非要罚我唱一首《十五的月亮》。
石艇长看我为难的样子,深情地递给了我一盘录音带。不一会儿,录音机里传出了石艇长妻子的声音:“老石,我不能到码头为你们送行了。虽然你一直瞒着我,但我知道自己的胃癌已经到了晚期。你返航时正好是国庆节和中秋节,我多么盼望在那天,咱们能带上儿子去海边赏月啊。如果那天你在码头上看不到我,那就听一听我为你唱得最后一首《十五的月亮》吧:‘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委婉的歌声从艏舱传到了艉舱,在碧波下久久回荡。
这时,报务兵传来了“岸指”发来的“凌晨进入一号阵地”电令。“速潜—— ”石艇长一声令下,潜艇又随即潜入了茫茫的海底,可那一轮明月还挂在水兵的心中……
1982年11月12日拂晓,潜艇准时来到发射海区。“战斗警报,准备发射!”石艇长一声令下,潜艇渐渐地潜入了大海。顷刻,舱室里灯光闪闪,口令声声,全艇进入了战斗状态。石艇长指挥若定;航海长左测右划,一丝不苟;导弹长上传下达,全神贯注……
“一分钟准备!”潜艇越来越接近发射时刻,水兵们紧紧盯着指示灯,只听石艇长发自丹田、石破天惊般地下达命令:“……3—— 2—— 1,发射!”
导弹操纵手果断地按下了红色发射按钮,只听“呼—— 嘭—— ”,随着一声闷雷似的声响,一枚乳白色的火箭破水而出,飞向了苍穹。就在火箭发射的一瞬间,我感觉潜艇猛地往下一沉,就像一下子坐到了席梦思床上,颤悠了一会儿就恢复了平静。
“返航——”潜艇完成发射任务后浮出了水面,当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消息传来时,广播器里奏响了国歌,历经几载艰辛的潜艇水兵含着激动的泪水互相握手,互相拥抱着,扔着帽子尽情地欢呼起来,欢呼我国首次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我们凯旋后,海军司令员刘华清、政治委员李耀文签署命令,给圆满完成首次水下发射运载火箭任务的潜艇记集体二等功。新华社发表电讯称,1982年10月12日,中国首次以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大大提高了人民解放军未来反侵略战争的作战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参加这次运载火箭研制和发射试验以及各项保障工作的全体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并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为实现国防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10月22日,国防科工委和海军在发射海区驻地隆重举行大会,庆祝中国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军委副秘书长张爱萍将军挥毫题词“骑鲸蹈海,激浪冲天”,并赋词恭贺:
扬威海上英豪,
战狂涛。
神剑飞来,
闪电破云霄。
天罗照,
长空扫,
胜券操。
四海欢呼,
一代玲珑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又是人民海军七十华诞,我国首次潜艇水下成功发射运载火箭也过去37个春秋了。前不久,央视《国家记忆》节目纪录了当年那“骑鲸蹈海,激浪冲天”场面,看后我心潮荡漾,情绪激昂。今天,中国海军已经拥有全亚洲规模最大的潜艇群。战略核潜艇水下发射弹道导弹取得成功,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海核威慑力量的国家。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中国拥有了捍卫国家利益的“杀手锏”。人民海军潜艇部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道路,使我们明白中国海军百年潜艇梦,只有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海军,才有可能变为现实。我深为自己曾是人民海军的一员,有幸参加这次光荣的任务而感到终身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