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2019-12-09 02:04孙丽萍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摘要】本文论述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途径,建议利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动手操作 小学数学 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A-0126-02

由于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并不丰富,加上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不高,导致他们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有较大的困难。而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如何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是我们一直关注的话题。利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将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在一起,能够给学生最直观的学习感受,促进学生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并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呢?

一、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学模式通常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不高。相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动手操作这种课堂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性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奥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笔者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设置了一个有趣的实践活动。笔者提前准备好8个苹果、12个橘子、4根香蕉、2个西瓜和1个蛋糕的卡片,然后邀请一位同学站在讲台上,邀请四位同学站在讲台的旁边,让站在讲台上的同学将这些食物卡片平均分给四位同学。在分苹果、橘子和香蕉的时候,这位同学自信满满,但是在分西瓜和蛋糕的时候,这位同学犯了难:西瓜和蛋糕都不够4个,怎样平均分给四位同学呢?此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把西瓜一分为二,每人分半个西瓜;把蛋糕一分为四,每人分一份。在此基础之上,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利用分数来表示“半个”和四份中的一份,并由此导入新课,组织学生探索分数的意义。

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一些动手操作活动来辅助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出轻松活泼的探究氛围。

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转抽象为直观形象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几何的知识,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并不能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也很难理解知識内容。所以在涉及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建立空间概念,把形象直观的画面转换为抽象的知识理念,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在带领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时,考虑到这部分知识涉及三维立体空间,且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二维空间知识基础,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际操作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感受数学知识中的空间概念,从二维思想转换为三维思想。首先,笔者在授课伊始为每一个学生小组发放了一个长方体学具;然后组织学生看一看它的形状,摸一摸它的每个面,进而提出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面?怎样数出长方形的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相对的面一样吗?小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学具进行操作,在观察和触摸的过程中了解到长方体有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又通过利用直尺进行测量,了解到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是完全一样的。最后,笔者组织学生用相同的方式来认识正方体,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既要动手操作,也要动脑思考,更要用眼睛去观察,只有多感官联动参与,学生才能更好地形成空间观念,提高思维能力。

三、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检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设置动手操作活动,其根本目的是能够验证知识是否合理,验证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动手操作活动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解知识、消化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猜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例如长方形中相对的两条边长度是相等的、正方形的每条边都一样长,等等。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先自主研究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随后引导学生小组拿出学具(长方形、正方形卡片、直尺、剪刀等),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如有一个小组利用对折的方式来验证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先把正方形对角相折,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再把这个三角形对角相折,折成一个更小的三角形,最终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重叠在一起,长度相等。还有一个小组利用测量数据的方式量出了长方形的四条边的数据,发现相对的两条边的长度一样。

四、动手操作突破重、难点知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一般来说,每一节课都会有特定的重、难点内容,这些内容相对复杂难懂,认知能力有限的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突破重、难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设置动手操作活动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重难点知识。

以植树问题为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发现植树与间隔数的关系。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尺子、纸、小棒等学具,然后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重点知识内容。首先笔者提出问题:公园里有一条长20米的小路,现在环保局准备在这条小路上种树,每隔4米分为一段,那么这条路一共能够分成多少段?如果每隔4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两端都要栽”的含义,笔者组织学生在纸上画出20cm的线段,然后每隔4cm放一根小棒,以此来实现情境再现,让学生充分感知间隔的含义,并通过动手操作和画图等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具体的操作中,大家发现在20cm的线段里,两端都放上小棒,小棒的间隔为4cm,那么一共有5个间隔,可以放6根小棒。

像这样利用实际操作活动来让学生理解重点知识内容,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直观的操作中理解抽象的知识。

五、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实现思维间的碰撞

一般来说,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很多实践活动都需要学生合作完成。动手操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更能够实现思维间的碰撞。如果说一位学生对一个问题有一种见解,那么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大家就可以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智慧的火花就此擦出。

在《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实践操作,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新知。笔者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交流和探索,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三角形学具,将三角形转化为我们所学过的平面图形,并思考转化后的图形与原三角形的关系。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分工合作,有的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菱形,还有的拼成了正方形和长方形。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是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拼成的图形都是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达成共识——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在这节课里,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掌握了知识,并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总之,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升思想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合理利用动手操作活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打好知识基础,提升综合能力。

作者简介:孙丽萍(1981— ),女,广西博白人,大学本科学历,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及先进个人,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