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之如何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

2019-12-09 02:03阳楠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言说语调语气

阳楠

散文因其自身存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篇幅短小等特点成为教材钟爱之对象。散文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散文难教,除教者观点各异之外,也与散文自身有关。

散文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郁达夫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散文,更带有自传的色彩。”散文最大的特征,就是个性化。每一个作家的散文都表现出作家个性,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都表现出文本个性。前者是作家间的区别,后者是同一作家不同作品之间的区别。如选人教材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两篇文本,风格迥异,正印证了郁达夫的话。 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往散文的细腻处品发掘,读出独有的情思,感受浓浓的散文味,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

首先,明确隐含读者,把握情感载体。文本中,作者眼中所见之物,往往不知不觉地流露其潜藏的情感。阅读散文,把握内容,应当从那些陈述细微之物的名词开始。逼近隐含读者,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反复品味散文的言语,斟酌言说内容、言说方式。譬如,从言说的物象、言说的方式来看,不难判断:《春》的隐含读者是小孩子(此文是当年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杂志所撰之稿)。而《背影》的隐含读者有二:一是成年的自己,准确地说是收到父亲含蓄致歉书信的作者本人;二是作者的父亲,可以这样理解,《背影》一文是作者收到书信后向父亲的一种内心倾诉。明确了散文言说对象,为还原作者创作心理,实现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其次,体味语气语调,感受文本韵味。体味散文语词的语气语调,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在反复的诵读中,作者的情感也会随着语气语调流淌出来。朱自清《春》中反复出现动态助词“着”“了”,呈现动作状态同时,也流露出欢快的语气,呼唤孩童们投身美好的大自然、美好的春天。从開篇至结尾,一直用上扬语调,流露出对描绘对象—春之万物的喜爱、热爱之情,也流露出少年儿童的喜爱之情,鼓励少年儿童们投身到春天的大自然怀抱。而《背影》言说语词中所流露出的语气是历经沧桑后的忧伤,语调是低沉压抑的。

最后,理解语言内核,领会心理蕴含。散文写实,其叙述主体多为作者。文学散文的言语中蕴含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多角度理解语言内核,能带领我们逐步走进文本中的艺术世界,从而进入作者的心理世界。领会文本深处的心理蕴涵,给予读者以人生启迪,就实现了阅读者的体验与写作者的心理体验、生命体验的融合。

总之,散文分享的是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我们需竭力引导学生去品读体味文本独特的表达,接近作者写作刹那的心理状态,领悟、理解乃至产生情感共鸣,以此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与作者心灵的对话。

猜你喜欢
言说语调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语气不对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秋天
语气
浅谈英语语调及英语教学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朗读基本技能:语调(一)
灼见利害,善辨人言
谈汉语特殊疑问句的语调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