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年轻干部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直接进机关门,被形象地称为“三门干部”。他们知识丰富、专业水平高,但在基层工作时,常常因缺少实践经验、工作方式不当遭到群众的质疑。对于在基层工作的“三门干部”,您怎么看?
担心忧虑大可不必
不应戴有色眼镜
看“三门干部”
“三门干部”学历高、思维敏捷,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担心和质疑,认为他们只会纸上谈兵,难堪大用。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大势所趋,只要给这些年轻干部一些时间、一些指导、一些锤炼,绝大多数“三门干部”不仅能快速成长,而且能稳稳接过党和国家事业的接力棒。在实践中成长成才是干部成长的基本规律和必由之路,我们不应戴有色眼镜看“三门干部”,而是要给“三门干部”多一些鼓励和信任。
(房县 邹红)
正确看待“三门干部”优缺点
“三门干部”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其优势在于知识丰富、学习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社会经历单一、易于培养;其缺点在于缺少实践经验和工作技巧,工作不能较好地满足群众需求。但好的干部都是从群众工作中走出来的,社会大众应对“三门干部”多一分信任、多一分宽容,给予他们成长的必要时间,让其发挥自身优势、补齐自身短板。相信假以时日,他们一定会成长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成为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合格干部。 (鄂城 付秋安)
对“三门干部”要
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三门干部”对于基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为基层带去了丰富的知识、先进的理念,而且学习和适应能力强,可以更快地积累经验、转变工作方式,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良性循环,促进基层工作开展。因此,对“三门干部”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用人部门要注重因才用人、因人定岗,让他們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专长。同时,做好“传帮带”,帮助其尽快适应基层,从“机关门”走进群众的“心门”。 (蕲春 兰莹莹)
组织关心必不可少
对待“三门干部”应扬长补短
基层是离百姓最近的“大熔炉”,也是最能展示能力水平的“大舞台”。对待基层“三门干部”,不能有异样的眼光,更不能有消极的“贬义”,而应大力“扬长补短”,促其根正苗红、茁壮成长。一是识之长。对待“三门干部”要精细化管理,精准识别“三门干部”的特长、专长、擅长。二是用之长。建立特长档案,根据其长处,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并指派基层经验丰富的干部做好传帮带,力争用最短的时间补齐“三门干部”基层工作的短板。三是助之长。各地各级要多在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工作上支持,让“三门干部”充满活力、富有动力,为一方发展甘愿奉献。 (武当山 郭军)
对“三门干部”重视不轻视
对于“三门干部”,要从五个方面关心。一是关爱。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多引导、多支持、多鼓励,让他们留得下、干得好。二是帮助。针对他们工作阅历不足的特点,安排经验丰富的同志手把手地传帮带,让他们迅速熟悉情况,让理论与实际更好融合。三是用长。针对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尽可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四是重用。对于涌现出来的优秀干部,要打破论资排辈、先来后到,大胆启用、破格提拔,切实让他们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作用。五是包容。要理解、支持、鼓励他们干事创业,包容、包涵、谅解失误。(宜城 梁华伟)
为“三门干部”扎根基层创造机会
“三门干部”缺乏做群众工作基本功的现象不免让人担忧,但现实是,有的“三门干部”虽然工作在基层,却难以了解一线工作实际。 “三门干部”文字理解能力强、熟练掌握办公软件,基本承担了全部的文字工作,包括写材料、报表等,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与群众说不上话,重要协调工作使不上力,很难直接从群众那里获得认可,事业心也难以得到激发。因此,要想尽办法创造“三门干部”去农村工作的机会,让他们深入到田间地头去,向实践、向群众要力量,让基层工作更接地气。(红安 雷娜)
“三门干部”需练内功
要善于把握“三个转换”
“三门干部”要善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把“短板”转化为“长板”。一是把理论优势转化为实践优势。“三门干部”思维活跃,学习和接受能力强,要善于运用自身优势,学习专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二是把家国情怀转化为现实目标。基层工作是琐碎的、复杂的,有理想、有冲劲固然重要,但现实很骨感,还必须结合实际,脚踏实地地去创造。三是把精神信仰转化为工作的原动力。年轻干部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工作的原动力,始终坚持和不懈追求。 (竹山 余修勇)
端正心态投身基层
“三门干部”要以平和的心态主动求教群众,真心实意拜基层老党员、老干部和生产一线工人、农民为师,虚心听取他们意见,尽快熟悉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正确决策作依据;要怀着深厚的感情融入到群众当中,与群众坐一条板凳,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愿意说实话、主动讲实情,从而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急,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主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上接受锻炼,经受风吹雨打,不为一时挫折退缩,努力提高解决复杂矛盾、处理综合问题和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云梦 黄永强)
需修好群众工作“三门课”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想要健康成长、脱颖而出、实现抱负,还需修好三门群众工作“必修课”。一是要修好群众工作入门课。以交朋友的态度,与群众沟通交流,主动融入群众圈子,和群众打成一片,以心交心、以诚换诚。二是要修好群众工作语言课。用群众听得懂、能接受、接地气的乡音俗语,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讲出来,让群众乐意去听,也听得明白。三是要修好群众工作心理课。及时消除群众的顾虑,用耐心的态度去倾听、解释,及时化解群众怨气,真正获得群众的认可、接受。 (襄城 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