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
摘 要:网络流行音乐是音乐产品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有线和无线方式传播的,其主要特点是形成了数字化的音乐产品制作、传播和消费模式。本文就网络流行音乐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网络;流行音乐;发展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音乐的广泛而又快速的传播与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密切相关。目前,无线通信和网络媒体正逐步取代原来以唱片为主的传统的传播方式,成为音乐传播的主要途径。网络流行音乐是音乐产品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有线和无线方式传播的,其主要特点是形成了数字化的音乐产品制作、传播和消费模式。然而由于我国的音乐版权保护水平还很缺乏,使得流行音乐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遭遇了版权问题,阻碍了我国流行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 网络音乐对流行音乐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音乐产业变革
互联网音乐企业除了给流行音乐产业带来大量新的资本外,更多的还是进行了产业变革。传统的唱片产业只热衷于生产能保证盈利的产品,而将一些探索创新的项目交给下游企业去做,使得整个流行产业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互联网时代的音乐刚好相反,只有创新才能保证收益,于是流行音乐的风格类型变得多元化。如近年来流行音乐的民谣类型音乐以及大量的独立音乐,正是基于豆瓣音乐小站、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等的扶持。其它如摇滚、说唱、嘻哈、雷鬼、电子、古风等风格的音乐也在网络开放环境中慢慢成长起来。
(二)完善音乐传播机制
在网络时代,音乐传播可以通过朋友圈分享进行自媒体传播,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音乐平台进行面向大众的传播,还可以通过发行专辑、现场演出等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进行传播。很多传统艺人也融入新的网络传播坏境,如汪峰借助《中国好声音》宣传新歌,并通过全网络同时发布等。此外,网络音乐传播还表现在各门类音乐都有了广泛传播的可能,如当前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与域外音乐等都取得空前的传播态势。在音乐传播中,每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出现都会改变人们对外在世界的理解认识系统,也会对音乐的传播、生产、接受等各方面产生影响,最终影响音乐文化的变迁。不管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介,都对音乐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彼此之间也无高低优劣之分,都是历史的产物。每一种传播模式都不会凭空消失,在不同的时代都有其生存的空间,当代流行音乐的传播更是多种新旧媒体合力传播的结果,这得力于互联网将各种媒介融合了起来,促使网络时代的流行音乐获得了最大程度的传播。
(三)降低音乐消费成本
音乐的接受与消费是检验其本身最为重要的环节。网络时代的音乐消费已经和传统音乐消费大相径庭了。网络让音乐消费变得民主化,网络让音乐消费成本降到最低,无论是免费音乐还是付费下载,抑或是数字专辑购买,在线演唱会观看等,都将成本降到最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流行音乐成为大众最为常见的消费品。互联网音乐平台内容五花八门,不仅仅是听的功能,听、看、玩、唱同步进行,在线K歌,铃声剪辑,歌曲评论,明星互动、音乐分享、音乐制作等等都可以在音乐平台上完成。互联网时代的音乐消费让受众有了发言权与评判权,音乐平台提供的互动评价让职业批评和业余批评交融在一起,从留言到弹幕,一首歌曲成千上万条的评论成为受众听歌时一道不容忽视的风景。
二 网络流行音乐的发展困境
(一)网络歌曲低俗化
一些网络歌曲是内容庸俗、低级趣味的“垃圾音乐”。为了哗众取宠,提高点击率,甚至还涉嫌黄色歌词,这使网络音乐不仅显得不成熟,而且显得层次很低。由于不能像对传统媒介一样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管理,使得一个时期内低俗之风蔓延,成为相关文化部门、有识之士包括学生家长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一时间大有“谈网色变”之势。
(二)音乐传播非法化
我国网络流行音乐市场仍然存在着部分网络音乐产品格调不高,侵权盗版、非法链接、非法上传和下载等侵犯知识产权、破坏市场秩序的问题,一些单位擅自传播未经审查的进口网络音乐产品,甚至在少数网络音乐作品中出现了侵害民族风俗习惯、影响社会稳定的内容,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我国网络音乐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 网络流行音乐发展的对策
(一)培育网络音乐市场
注重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音乐产业。建立优秀原创网络音乐产品评选、奖励和推广机制,提升网络音乐制作质量和水平。奖励思想性强、艺术性高、音乐内容和网络技术完美结合的原创网络音乐产品。支持中小网络音乐企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硬件企业投资、兼并、收购文化内容经营企业,形成以资本为纽带、技术为支撑、内容为核心的网络文化企业集团。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经营信誉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音乐企业。
(二)实施音乐产品审查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传播的网络音乐产品,必须经文化部批准进口或备案。进口网络音乐产品,必须经文化部内容审查后,方可投入运营。已经文化部内容审查的进口音乐制品通过网络传播的,需由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依法办理手续。从事网络音乐进口业务,必须由文化部批准的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经营。对擅自传播进口网络音乐产品的,由文化部门依法查处,并提请通信管理部门对相关网站依法予以处理。
(三)建设健康网络环境
合理协调音乐内容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的关系,反对不正当竞争和行业垄断,打造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和产业链,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市场环境。网络音乐企业对不以赢利和商业营销为目的的网民自行模仿、编创和表演的音乐产品要加強审查。倡导网络文明,强化网络道德约束,建立和完善网络行为规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的网络音乐创作,自觉抵御不良内容的侵蚀,摈弃网络音乐产品的低俗之风,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国峰.当代网络流行音乐的发展现状及特征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8):368
[2]张平.试论互联网对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J].电视指南,2017(12):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