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需求导向下《职业形象塑造》课程项目化改革研究

2019-12-09 12:24陈金花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
营销界 2019年47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模块职业

■陈金花(九江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

一、项目化改革对于《职业形象塑造》课程教学的意义

(一)项目化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项目化改革实际上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导向的具有重要性实践意义的探索性的学习模式,建构主义理论主要的观点与意义总结为下述三个方面:

1.知识层面上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强调的是,课程中的知识并这句话看不懂?,实际上是对现实情况的一种假设,不是最终的问题答案。已有的知识则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不断进步而被新知识所替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具体问题分析与解决的综合性过程中,侧重于情境的再创造,而不是简单地进行专业知识的运用。

2.知识获取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是,学习者在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针对发展需求有效的借助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科学的运用具有价值性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高效地获取所需的知识。学习并不仅仅是各个阶段信息资源的累积,更主要的是因新旧经验的冲突所产生的学习观念的转变以及整体结构的重组的综合性过程,即学习过程实质上是新旧知识这个词合适吗?双向过程。

3.知识传授方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专业知识传授方面更加关注的是广大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基础,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全面的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已有的知识视为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针对学生的学情需求和课程目标有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在整个教学实践中,学生如要科学高效地获取这些新的知识经验,则需要合理的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们按照自身的理解重新进行意义建构。

(二)项目化改革对高校《职业形象塑造》课程教学的意义分析

高校的《职业形象塑造》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和价值性需要针对经济社会需求进一步提升,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1)当前高校的《职业形象塑造》课程内容主要呈现的是碎片化的知识原理与规律,形象设计实质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现实中仅凭借这些碎片式的原理与规律,无法有效解决现实中复杂性的问题。

(2)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实现《职业形象塑造》课程的基本目标,该课程属于一种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需要引导学生科学的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与应用技巧。

(3)教师与书本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呈现者,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常是被动式的接收知识而不是自主的进行知识建构与实践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学生的求知欲且无法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基于上述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可知,项目化改革能够有效的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够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趋势有效解决当前高校《职业形象塑造》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三、《职业形象塑造》课程内容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

经济社会需求导向下《职业形象塑造》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主要关注的是基于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思想下,以具体的任务过程为指导,结合具体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有效的实现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与素质方面的要求,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优化与重组的综合过程。主要设计了三个模块:

第一大模块—仪容仪表模块,此部分涉及到四个具体的方式:1.职业色彩的具体定位;2.职业着装装扮的方式与设计;3.职业妆容的分析与设计;4.职业发型的合理设计。这四个部分涵盖了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即色彩基础方面的专业性培训与实践、个人职业色彩的分析与实践、男士与女士的职业着装所需注意的具体事项、眉形的打造、职业唇妆的打造、职业眼妆的设计与卸妆环节所需注意的细节、职业发型的设计。

第二大模块—行为举止模块。该模块涉及到两个重要的项目:职业仪态的专业性培训与具体情境体态语言的规范性训练,主要的任务体现在四个层面,即基本体姿的有效培养与训练、面部表情训练、各类行业服务手势的应用、情境体态语言的规范性运用。

第三大模块—各类行业的专业形象理念,主要涵盖各行各业职业气质与职业素养、职业形象的综合性培养。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职业气质类型的分析研究;二是职业情商的强化;三是求职面试形象的规范性设计及技巧;四是面试过程中针对实际情况有效的展示自我。

四、《职业形象塑造》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经济社会需求向导下《职业形象塑造》课程项目化改革设计,需要严格的遵从下述三大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严格遵从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有效结合

高校的《职业形象塑造》课程的项目化改革设计过程中,教学内容需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性需求,合理的遵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与原则,与具体岗位的实际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结合。

(二)严格遵从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有效结合

《职业形象塑造》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是以现实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过程为标准,针对实际情况合理的设计学习性人物,通过相关的任务与项目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载体,进而达到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效结合,真正的实现学以致用的有效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

(三)教学场所与工作环境有效结合

从《职业形象塑造》课程的教学场所层面综合性的分析,该课程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与手段创建与职业环境、实际工作环境相协调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思考与处理问题,《职业形象塑造》课程项目化在此阶段中重点关注的是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及强化。

五、案例分析—以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形象塑造”课程中的职业色彩定位项目为例

首先,教师提出具有争议性和疑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学们通常会选择什么颜色的职业装去参加酒店面试?这个问题是整个职业色彩定位项目的主线。

其次,教师为了科学性的引导学生,接着进一步提出更加深入的问题。比如,针对色彩基础专业性培训方面的,教师在此情境下提问“大家结合你所参加的酒店面试,分析哪个颜色的职业装最适合酒店行业?”“为什么每一种颜色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体验?”“色彩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接着,教师在上述问题的分析与解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问题的拓展与深化,引导学生分析“自己最适合的职业色彩装扮”,此部分内容涉及到个人职业色彩定位方面。

根据上述案例分析与设计可知,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在以往的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学情需求,进一步的对《职业形象塑造》课程进行规范性的设计与优化,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层次的问题设计,确保所设置的每一个问题始终高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在高校《职业形象塑造》课程改革设计的综合性过程中,教师有效的借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思想,严格遵从广大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更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分析、探究与应用,在此基础上通过问题有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的进行问题探究,进而达到有意义的知识建构的有效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模块职业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职业写作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我爱的职业
著作权法的作品观: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