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娇艳(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进程符合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是促使经济提质增效大幅升级的需求体现。高等院校基于自身人才优势,搭建“互联网+”绿色农产品营销体系,不止能拓展实践育人的领域,更能延伸人才培养途径[1]。同时,高职院校提供解决绿色农产品营销问题的帮助,是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集中体现,真正意义上做到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农村贡献出自身力量。鉴于此,本文针对“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构建绿色农产品营销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起步较晚且大多数农户及农业企业对于绿色健康环保的认知远远不足,无法全面把握社会大众主次矛盾的变化情况。一方面立足于绿色农业概念发现,部分农业生产经营者尚未形成完整的绿色农业营销观念,过于看重短期利益,一味将提高农产品产量视为重点任务,忽略绿色农业及食品质量安全等方面问题,无法提升农产品总体品质,特别是对于标志性品牌建设的规划不充分不明确[2]。同时,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来看,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间关系密切,例如:以生态环境为例其空气、土壤及水分等要素均是保证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说明生态环境质量高低与农业生产具有关键性作用。
目前我国绿色农产品营销人员团队普遍由农民组成,往往需要扮演销售及生产的双重角色,一旦专业化程度不足则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营销效果。长期以来,我国农民深受封闭小农思想的限制,对于绿色农业的认知不够全面,尤其是过于封闭的思维造成难以看透绿色农业理念的本质,错误认为绿色农业产业链中种地耕田是主要任务[3]。同时,多数农民尚未经过营销方面系统训练及学习,对于绿色农产品营销的概念较为模糊,并且与城市相比,农村中绿色农产品包装及整合营销的行业领域仍处于空白阶段。此外,绿色农产品营销人才团队的人员结构较为单一,普遍存在受教育水平低下及专业理论知识匮乏的问题。
社会大众尚未形成绿色农产品品牌意识,其品牌营销策略及营销理念相对滞后,特别是影响范围广的绿色农产品往往不具备品牌营销的明显优势。同时,从事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经营方自身品牌意识相对淡薄,普遍存在品牌建设投入力度不足或重视程度有待提升的问题。相较于其它产品,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宣传强度低下,无法实现预期宣传效果,造成品牌所产生的价值无法得到消费市场的认可[4]。此外,现有的农产品市场中品牌类型多样且分布杂乱,鲜少出现品牌影响力强且企业竞争力强的局面,不同程度上影响农产品正常出口,阻碍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互联网与各个行业及领域间呈现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局面,特别是农业发展与“互联网+”联系密切。从目前我国互联网+视域下绿色农产品营销水平来看,大多数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进程相对滞后且问题解决速度较为缓慢,特别是农产品线上营销普遍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主要途径,其网络营销平台推广及销售的具体方案中创新性远远不足且实施手段单一,无法达到平均投入水平[5]。一旦网络平台技术、网络信息安全及网络传输速度供给不上则根本无法满足平台发展总体要求。同时,大众对绿色农产品了解程度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的经营者们大多数只重视销售,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推广不足,直接限制了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开发和销售。
由于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能帮助农民破除农产品营销相关消息传递的局限性,极大程度上节约农产品流通期间所消耗的成本及费用。因此在实际营销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尽可能率先建立试点高职院校,探索性搭建绿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努力寻求突破口及切入点,集中区域地理优势及高职院校技术智能优势,最大程度延伸绿色农业的产业链条,大幅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高职院校作为兼顾各种优势要素的载体,必须革新传统农业产业流通模式,主动与家庭农场、合作社及农户间建立联系,重视绿色农产品仓储及物流配送等环节。
同时,以合理规划服务区域为前提条件,充分发挥高校自身引导作用,搭建互联网+绿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并且尽可能统一绿色农产品供应市场的出货标准,以质量检测、技术服务及生产标准为切入点提出更为全面可行的规范条例。利用集成化手段组建独具区域特色的绿色农产品集中性电商平台,形成供应方电商的协同发展模式,为农户或农业合作社争取最大化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强绿色生态农业产业的活力。此外,尊重高职院校主导性地位,正确认识集成性电商平台建立的工作难度,突出其平台建立的可复制性,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夯实基础。
“互联网+”视域下绿色农产品营销体系构建的有效性与高校服务主动性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在实际营销过程中,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归纳高职院校中农业产销服务优势要素,促使其与系统间相结合,特别是营销初期,可成为试点高校服务平台的特色,有助于实现产品供给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并且与深化高校教学改革顶层设计间相联系,以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快速增长为前提条件,确保高校中智力资源及人才资源等优势要素完全投入于产销平台体系,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及价值。此外,深入剖析国内外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经验及政策,努力汲取更多实践经验为绿色农产品的营销服务。
俗语有云“独木不成林”。庞大的市场化体系无法依靠单独某一方实现正常运营的目标,往往需要搭建一体化协调机制。消费方于电商平台下单后交由高职院校提供后续服务,完成需求、购买及销售的完整过程。而上述商业链中,高职院校可主动联系地方农业供销社或农业部门予以全程配合监督,彼此间相互聚集形成密切的关系矩阵,能满足统筹多方资源的目标。同时,以农产品生产至商品供应等环节为切入点,侧重于缩短空间距离及减少中间环节,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并且打造联合性可追溯体系,确保消费者与生产者间互动平等性,给予消费者更多的主动知情权,有助于扩大供给市场。
在实际营销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必须突出体系构建的资源应用优势,充分发挥产业链中虹吸效应的作用,扩大辐射效应的范围及面积,形成可持续性的联动发展模式,并且以保证引导体系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为前提条件,将自身的发展规划及人才培养输出与体系构建间相结合,以取得理想效果。同时,从根源上认识到互联网+的优势及特点,满足多方交融联通发展的要求,创设出高校、创业者及农民间互利共赢的局面。此外,绿色农产品自身市场需求相对庞大,存在刺激全新产业聚集衍生的可能性。
受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高职院校如何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的引导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成为深受各方面关注的重要问题。现阶段我国文化、政治及经济等领域处于最为严峻的转型期间,而高等院校是兼顾公信力、科研能力及人才等优势要素的整体,不得固步自封脱离时代发展趋势。尤其是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教育改革进程,制定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方案,加大对于构建绿色农产品营销体系的重视程度,全力解决绿色农产品营销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助力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