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恶性叶状肿瘤2例并文献复习

2019-12-09 11:15:45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4期
关键词:叶状乳头上皮

蔡 钰,韦 慧(通讯作者)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放射科 上海 200235)

1 病例资料

病例一:女性 37岁 10天前无意触及左乳房一蚕豆大小质硬肿块,无疼痛,肿块与月经周期无关,无乳头溢液、溢血,无乳头内陷,无乳腺皮肤改变,不伴有发热、畏寒。

行左乳改良根治术,将乳房、胸肌间淋巴结、腋下和锁骨下淋巴结切除送病理。病理:(左乳肿块)乳腺恶性叶状肿瘤,肿瘤最大直径约3cm。免疫组化:CK(-),CD34(-),Desmin(-),SMA(-),S-100(-),H-Caldesmon(-),ALK(-),Ki67(约30%+),CD68(-)。

病例二:女性 22岁 发现右乳房肿块1年余逐渐肿大变形,当时约鹌鹑蛋样大小,轻度肿痛,月经前后加重,后肿块逐渐增大,遍及整个乳房,伴有乳头下方局部皮肤出现破溃出血、皮肤有色素沉着,乳头凹陷,皮肤有桔皮样改变,右乳质地坚实,无明显压痛,双侧腋窝淋巴结不大。

一侧乳腺切除标本,皮肤,大小26×16.5cm,皮下肿块,大小22×20×14cm,有包膜,切面多结节状,部分肿块,结节状,灰白色,编织状,质中。

病理:(右侧乳房)叶状肿瘤,细胞丰富,部分区域易见到核分裂像(20/10HPF),考虑恶性叶状肿瘤,部分区域肿瘤内导管上皮及肌上皮明显增生,肿瘤未累及皮下组织层,上下切缘、内外切缘及基底切缘未见肿瘤残留。

酶标(D)CK5/6-,AE1/3上皮+,CD34(+),VIM(+),Desmin(-),S-100(-),SMA间质(+),Calponin(+),P63(-),Ki67(50%),PR上皮(+),ER上皮(+)。

2 检查方法

病例一患者进行了乳腺增强MRI检查,病例二患者进行了乳腺X线及乳腺增强MRI检查。乳腺X线检查采用了数字乳腺机,摄片包括双乳内外侧斜位(MLO)和头尾 位(CC)片,乳腺MRI检查采用 PHILIPS 1.5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前用20G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患者俯卧于乳腺专用的相控阵表面线圈上,双侧乳房自然悬垂于线圈孔洞内,乳头位于线圈中心,平扫采用轴位T1WI、T2WIFIR及DWI(b值分别为50、400、800)序列,增强采用THRIVE 3D 序列,TR 4.37ms,TE 1.64ms,层厚1.5mm,层距1.5mm,扫描层数110;共扫描7次,每次扫描约1min,第1次扫描为不注射对比剂的蒙片扫描,第7次为双乳矢状面扫描,第1次扫描结束后,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快速注射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剂量0.2mmol/kg,速度2.0~3.0mL/s,于10s内快速推注,继而快速推注20mL生理盐水冲管,然后再连续 扫描5次。原始图像传至PHILIPS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上,感兴趣区(ROI)选在肿块明显的区域,绘制出时间-信号强度动态曲线(TIC)。

3 乳腺X线及MRI影像表现

X线钼靶是乳腺疾病普查的首选方法,对于乳腺叶状肿瘤也有很好的显示,较小的病灶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的结节,肿物体积较小、活动良好、边界清楚时与乳腺纤维腺瘤常常较难区别;较大肿块边缘可呈特征性分叶状改变,但大多仍边界清晰,肿块密度高于正常腺体密度,钙化少见,可伴有透明晕环或微小钙化;乳腺增强MRI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等T1、长T2信号影,增强后肿块多不均匀强化,较大的肿块呈等T1、长T2信号为主,内可见斑点状短T1、短T2信号影,这与肿块的出血、坏死、粘液样变有关,部分肿块内可见低信号非增强分隔影及囊性病变,或可见多个肿块融合样的边缘分叶状改变,DWI序列(b值=50、400或800)可见弥散受限改变,增强后时间-信号强度动态曲线为上升型、平台型,MIP图像可以清楚显示内乳动脉增粗、肿块供血血管。

4 讨论

乳腺叶状瘤是来源于乳腺纤维上皮罕见的肿瘤类型,占所有乳腺肿瘤约0.3%~1.0%[1]。多年来,研究人员关于乳腺叶状瘤的命名和分类存在许多争议,直到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组织学分类组将其命名为叶状瘤,并根据间质细胞量、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相的多少分为三种亚型:良性、交界性和恶性[1]。乳腺叶瘤的病变往往是单侧的、单一的、结节状的、无痛的肿块,有潜伏性恶变和缓慢的进展的特点,肿块可以长期存在,或在短期迅速增大,高度提示恶变。而且乳腺叶状肿瘤是具有高复发率的肿瘤(16.7%~40%不等)[2],多发生在术后的4~12个月[3],可以发生组织学级别的升高,肿块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肿块内出现短T1信号影,均提示肿块有交界性、恶性的可能,交界性和恶性肿瘤具有不同程度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没有适当的治疗,就会有快速生长和转移的趋势。所以说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术后定期随访显得十分重要,可以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降低复发率、评估预后等。

目前乳腺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原则为外科手术治疗,辅助化疗的作用仍存在很多争议。乳腺增强磁共振技术不仅可以清楚的显示出肿瘤的大小、边界,对于胸大肌、乳腺皮肤、乳头、腋下淋巴结等情况都可以客观显示,可以帮助外科进行术前评估、确定行手术范围,有文献认为手术切缘是影响复发的重要因素,且建议手术切缘>l 厘米,Mangi发现所有复发病例均发生在手术切缘<1厘米[4]。MRI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软组织分辨率,对于病灶的显示也有这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临床工作中,需要与乳腺纤维腺瘤鉴别,这两者均是乳腺纤维上皮来源的肿瘤,这二者在临床表现及影像特点上也具有相似性,但乳腺纤维腺瘤是良性肿瘤,发生恶变的几率极小,但乳腺叶状肿瘤不同,具有潜在恶性及高复发率的特点,有文献对于两者的MRI表现进行了对比性研究,文献指出两者MRI表现在病灶形状、T1WI和T2WI信号、非增强低信号分隔和囊性病变有统计学差异[5]。肿瘤大小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但一些研究表明,恶性的叶状瘤与良性、交界性肿瘤相比体积往往更大[6]。为了防止术后肿瘤复发,可以采取术后辅助放疗,若肿块巨大,无法彻底切除的肿瘤可以进行姑息性放疗[7]。恶性肿瘤转移主要是通过血液,主要转移至肺、胸膜、骨头,很少有淋巴结转移。复发或已发生远处转移的乳腺叶状肿瘤提示预后较差。乳腺叶状肿瘤虽然少见,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体检意识的加强,所以肿瘤的早期诊断越发重要。

猜你喜欢
叶状乳头上皮
乳腺叶状肿瘤并完全梗死影像表现1例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2+1)-维破裂孤子方程的群叶状方法和显式解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6
被宝宝咬住乳头,怎一个“痛”字了得!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2
彩超诊断乳腺叶状肿瘤16例分析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手部上皮样肉瘤1例
乳腺叶状肿瘤48例临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