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扶贫:关于社会资本弥补的研究

2019-12-09 15:42李颀
营销界 2019年21期
关键词:弊端要素贫困户

李颀

一、研究背景

随着扶贫进程的推进,我国扶贫模式也不断与时俱进,习主席自2013 年湖南湘西考察提出要精准扶贫这一概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着重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扶贫息息相关。

如何实现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效率?在全社会探索过程中发现只有赋权于民,通过提高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方可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核心思想。在充分体现民意的基础上,鼓励农民真正参与扶贫,发挥农民的力量,才能使扶贫确实解决民生问题。因此,参与式扶贫发展模式是实现贫困农民脱贫的有效路径, 其要旨在于强调全面提高农民的内生发展能力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机制。但是在参与式扶贫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该模式下的内生弊端,阻碍了我国参与式扶贫的进程,本文讨论在社会资本下是否使这种行为得到改善。

二、相关概念

社会资本,相关概念由Collier 教授提出,指影响人们相互合作能力的一种社会制度。作为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源以及影响力,通过形成多元构成的社会主体,在公民合力下完成共同的目标。这一过程中更好地整合资源,利于生产要素的相互流动,提升工作的效率。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本,同时可以增加无形的政治资源,扩大对公众的影响力,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完成建设参与式扶贫这一目标。

三、参与式扶贫弊端

(一)贫困户无法达成公意

参与式扶贫即通过激发贫困户自身积极性,为谋取市场利益而自发完成扶贫工作,在这一工程提供一系列资源,同时在扶贫过程中提高贫困户的参与意识,赋予知情、参与、监督等各项权力。但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贫困户无法与政府达成公意,即部分贫困户希望通过直接帮扶,享受社会保障的资源,缺乏作为扶贫主体者的主人翁意识。

(二)精英俘获资源严重

在结构性贫困团体内部,受地域条件影响,边缘村镇会出现真正贫困户无法参与扶贫活动,即参与式扶贫大大受阻。其主要原因即城镇内部精英对分放的扶贫资源进行拦夺,同时本应该良好行使的决策权、参与权无法施展,这让真正渴望通过参与式扶贫的真正贫困者无计可施。在地域限制以及中国传统的民不与官斗思想观念影响下,贫困户的监督权也无法得到保障。

(三)项目评估环节失去真正效力

村镇内部急于完成扶贫工作的任务指标,大多数注重完成绝对贫困,却忽视了相对贫困的存在,在扶贫者公众的精神心理层面上如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无法得到很好的实现。因此,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以及最后完成阶段忽略了对贫困户的民意调查。另外,贫困者心声无法得到重视,缺乏作为项目主体,真正认可参与式扶贫工作,间接降低公信力。

四、社会资本对弊端的弥补

(一)提高受众参与理念

社会资本发挥作用,利用多元主体合力完成扶贫工作。真正让贫困公民参与到扶贫工作,在信息共享和交流沟通中,提升受众者的思想道德意识和科学技术水平。在社会资本运用中,形成社会动员机制,支持扶贫市场发展,激励受众者积极参与,通过共同追求市场利益,达成公意一致。

(二)形成内源式发展

摒弃参与式扶贫中精英俘获现象,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形成内源式发展,扩大扶贫过程的内生动力。社会资本发挥重要角色,提高调查频率和内容实质,使受众在自主建设能力方面得到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农民的培训,教育过程中树立内源式发展的重要意识,使真正受众主体参与到扶贫工作中,通过内部的组织合作以及扶贫实践,引导受众主体参与利益核心圈层,保障其扶贫利益。

(三)营造良好公共环境

社会资本核心要素即:信任要素、合作要素、互惠要素和规范要素。通过社会资本在政治宣传和政治参与下使受众者认可,在合作过程中实现真正的和谐,防止扶贫价值偏离和结构功能异化,将扶贫工作制度化、法律化。在社会和受众群体间形成良好的互惠群体,共同实现各自的利益,通过明确的扶贫程序,让参与式扶贫形成一种理性的自觉,真正的将扶贫资源得到最大程度优化。保证受众群体在精神心理层面的需求,解决扶贫工作的各项重要工作。

五、结语

参与式扶贫作为“自上而下”的一项扶贫工作,真正让扶贫主体积极参与并获取收益离不开引导社会资本的参与,国内外参与式扶贫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相应的弊端。在我国更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我国国情,通过社会资本的引导和贯彻参与式扶贫制度中,才能实现受众群体积极响应号召,无所顾虑地追求其相关利益,从而保证扶贫资源得到真正的利用,弥补参与式扶贫的相应弊端。

猜你喜欢
弊端要素贫困户
跟踪导练(四)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及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