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应生
(宜良县农业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云南宜良 652100)
宜良县早春气温回升快,无霜期长,光热条件好,种植鲜食葡萄成熟期比周边县(区)早熟15~20 d,比北方早熟30~45 d,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为提高果农生产管理水平,促进果品生产提质增效,现将鲜食葡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目前宜良县推广种植的葡萄早熟品种是夏黑,中熟品种是阳光玫瑰,晚熟品种是克瑞生。
选择通风向阳的平地或缓坡地、梯台地,pH值在6.5~7.5的肥沃砂壤土种植。行距2 m、株距0.7~1 m,南北行向(有利通风透光)开沟定植,开沟规格为宽80 cm、深5 0~6 0 cm,沟底垫20 cm厚秸杆或草皮,将表土与腐熟有机肥、磷肥混匀回填于沟的中层,再回土理墒,墒面高出地面1 5 cm左右。每亩施有机肥3~5 t、磷肥l50~200 kg。定植时间一般为11月至次年l月。栽苗时理顺根系,栽好后浇透水、覆盖黑色膜,以减少杂草为害。
1)搭支架。葡萄整形多采用“单篱架独主干多侧蔓均匀分层形”。定植前在葡萄种植沟内栽上水泥桩(或木桩),桩距6~8 m,边桩入土深60~70 cm,其余桩入土深50 cm。在桩上拉3层10~12号铁丝,第一层距墒面60 cm,层间距40~50 cm,架高2 m左右。
2) 幼树整形。定植当年春季主干萌芽抽枝后,选2个壮枝培养作主蔓,将主蔓向左右两边缚固定于第一层铁丝上。主蔓长至第二层铁丝高时摘心,并水平绑缚于第一层铁丝上。主蔓上长出的夏梢(侧蔓)选留2~3枝培养作结果母蔓,每枝间距l 5~2 0 cm,多余枝及第一层铁丝下再发的枝全部剪除。结果母蔓长至第三层铁丝高时摘心,结果母蔓的夏芽除顶芽留下外,其余夏芽全部抹除。
3)结果树整形。葡萄生长快,一般定植次年结果。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时每个结果母蔓留2~3个壮芽剪截。春季萌芽抽枝能见花穗时,每个结果母蔓上留一粗壮结果蔓,无结果蔓时则留一预备蔓,抹除多余枝蔓。留下的枝蔓长至11~13片叶时摘心,其枝上所发夏芽除留一顶芽外,其余夏芽及时抹除。生长期间视枝蔓高度及时绑缚于铁丝上。绑缚要做到枝蔓摆布均匀、位置固定而又不影响正常生长。
春季施尿素50~100 g/株,葡萄萌芽前和新梢长至30 cm左右时分两次施 (定植当年的小苗应于春末新梢长至30 cm左右时施30~50 g/株);幼果期施复合肥100~200 g/株,果实膨大期至转色前施硫酸钾100 g/株,也可结合喷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3次,每次追肥必须灌水。采果后的l0月底至11月,结合深翻土壤亩施有机肥3 t左右、磷肥l50~200 kg。生长期间要搞好中耕锄草、春灌夏排(水)。葡萄行间不宜间种瓜类、禾本科、高秆作物,套种作物须距葡萄50 cm。
1)病虫害。目前宜良县推广种植的葡萄品种多属欧亚种,易感黑痘病。此外,在葡萄生产上易发生高温干燥型病害白粉病、高温高湿型病害白腐病及炭疽病、适温高湿型病害黑痘病、冷凉高湿型病害灰霉病及霜霉病。主要虫害有红蜘蛛、透翅蛾、天牛、金龟子、粉蚧、黄斑叶蝉等,虫害可促进病害的传播。
2)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根据各个时期对易发病提前喷药预防。在防治上应综合应用农业、生物、化学等方法,如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施肥提高抗病性,安装杀虫灯、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等。目前生产上使用的防病药剂有波尔多液、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氟硅唑、科博、苯醚甲坏唑、霜脲-锰锌、代森锰锌等,可根据各个时期病虫害发生种类选择相应药剂。喷药要适时、适量,一般来说,无雨时20~30 d喷1次,雨季7~10 d喷1次,喷药应在上午11点前或下午5点后。
果穗套袋可减少病虫害及鸟害,防果面污染,减少果锈,使果面光洁、色泽均匀,生产优质果品。套袋方法:一是疏花。春季现花穗时,选留着生位置好、长势健壮的花穗,疏除多余花穗,选留量应根据品种特性定。除长势强、花穗小的每枝结果蔓可选留2个花穗外,一般每枝结果蔓选留l个花穗为宜,亩产量控制在1.5~2 t为宜。二是疏果。谢花后10~15 d,果粒有绿豆大时疏除小粒果、畸形果、病虫果。三是喷药套袋。疏果后及时喷杀菌剂,待药液干后即可套袋。对上色品种可于采收前一周摘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