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业 魏江峰(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我们的项目是在互联网+的创新推动背景下所研究的,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一带一路等政策的实施,国内企业面临着升级转变,需要与高校合作,高校应该抓住这一背景进行发展。我们的项目,立足于这一背景,结合学校的资源平台与企业的发展问题,进行合作共赢。企业将发展面临的问题发布到我们的网站,我们立足于高校的平台来进行解决。我们学校的一些先进的思维方法和项目创新发布到网站上,企业可进行选择。企业与学校互利共赢,既可以立足于社会发展,又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这是我们项目的优势。同时,可以吸引有创新创意意向的相关个人(老师,同学等)来将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展示在我们的网站上,推动高校创业创新的“互联网+”发展,加强对于成果的利润转化以及推动高校的参与热情。校利利高校高新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网是基于国家鼓励高校技术成果转化政策下,由黑龙江七色堇互联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现技术开发,由佳木斯大学在校学生具体运营的高校高新专利技术成果资讯信息交易平台,为高校研究机构、科研机构、教师、学生所拥有的专利成果进行挂牌和介绍,为企业提供相关工艺、技术、包装等类型专利的查询与交易对接。
受到社会主义市场化的影响,我国的就业模式逐渐转化成为“双方自主,各取所需”的新模式,在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下,大学毕业生与相关用人单位从被服的地位,转变为两个相互平等、各取所需的新形态,就业者有自主选择的权力和方向。这就促使大学生要具有更高的素质能力和知识储备,用更强的独立创业者精神和相关知识的运用来迎接新模式的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前进发展不竭动力源泉。以高校为本进行创业的学生团体或是社会团体在校园里基本属于弱势群体,随时可能被各路大佬捏死。而且部分领导对校园创业创新的理解片面化,认为只是个心血来潮没有其他利用价值等等问题都反映了创业创新的难度,从侧面也不难发现诸多商业机会。
针对我校的现状和具体情况,我们展开具体措施。我校是黑龙江省创业创新训练基地之一,每年都会有校级和省级乃至国家级的项目产生,同时我们拥有优质量的教师指导团队。所以,我们立足于大学校园中,在佳木斯大学开展项目积累经验形成模式。我校创业创新模式分为以下几种。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自主的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完成相关研究目的。(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项目创业团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运营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和总结相关经验等方式来参加企业的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项目团队,在学校指导教师和与之相关的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进行研究,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来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将创新创意成果直接转化。
筹建运营,进行人员培训,规定策划案,与学校和相关个人加强沟通与合作。不断查阅资料,借鉴丰富经验。
很多创业创新创意的团队只停留于初步构想方面,一些已经成型的思路和设计在相关比赛结束以后也只能“折戟沉沙”我们在项目开展之初便组织座谈会和宣传会。与大家交流相关成果和想法,并说明专利转化网的好处,互利共赢。鼓励大家都积极参与其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获得实际的效果。宣传过程中我们吸收了大量意见并收获了许多优秀的相关项目参与其中,这样就迈开了工作的第一步为以后的发展打好了基础。
在取得宣传成果以后我们便开展了下一步工作。需要有一个信息处理机构,我们首先便成立了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中进行文章和视频宣传。我们的一些促销活动,营销热点,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上对用户进行告知,这部分关注公众号的客户肯定比外边做地推的客户要优质。对于一些产品知识,信息介绍方面,整理成型,方便客户进行查询。在这样一个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中。让电子商务对接产生集中效益,有效减低成本。在操作层面当中,以云计算技“互联网+”的大背景为基础,立足于佳木斯大学的后台信息集中化处理,以服务企业为导向。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革新完善,建立实训基地,并将相关的项目落地实施。基地的建立与运营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现代高校专业培养的目标。满足了在不同时期,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专业实训,并提供相关实习实训场所,是培养独立自主创业和创新性思维的重要举措,满足不同客户的特殊需求。
众所周知,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也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在当今世界,缺少雄厚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国家将会失去创新驱动带来的发展机遇。在21 世纪,综合国力的提升,就是科学技术与教育方式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高素质人才的储备竞争。而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所担负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动力的责任。着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目标的完成。我们立足于时代的需求,实践在高校中。通过我们的方便渠道来让更多的创业创新项目走出校园的大门,历练市场的洗礼。只有这样一个好的项目才能不会被埋没,才能发挥出它的生命力。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我深感创业的不易。大学生的创业优惠政策不断丰富,但这些有着创业梦想的创业者如何能走上光辉的创业之路却实属不易。每一段创业的路途不会一蹴而就,而掌握充足的就业与创业知识与理念,却是每个创业者的必须。只有不断尝试勇于开拓者才能最终走向胜利的彼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