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一海
在浙江绍兴越城区鲁迅路姜家园小区一公寓房内,住着一位102岁的老人。老人一生痴爱武术,用86年的武术生涯,见证了绍兴近一个世纪的武术沿革。
这位老人独居的 “陋室” 只有几十平方米,没有崭新家具,却各处几乎都有奖状和荣誉证书;他虽然年过百岁,却高大而健朗;他自七岁开始练武,97岁的时候还到杭州参加了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并获得了三块金牌和耄英奖;他就是出生于1917年的获得的武术终身成就奖的徐柏贞老人。
老人独居多年,在这个四楼的居室里一直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经常有习武爱好者慕名前来拜访他。在他的学生中,有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刚刚成年的年轻人,年龄跨度之大,数量之多,令人称奇。86年的武术生涯中,数以千计的徒子徒孙是徐柏贞老人这辈子最大的财富。翻阅老人的照片,有许多他和别人的合影。徐柏贞指着一张照片说:“这是我在府山上教学时候收的学生,那时候他还是个中学生,你看,现在他的孩子都这么大了。” 岁月带走了许多记忆,但师徒之间的情分却没有被忘记。平时,徐柏贞家里也经常有徒弟、学生出入,有时候他们还会带着自己的家人前来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武林前辈。
2017年绍兴国际马拉松“文化越马” 的宣传片中,片头有徐柏贞老人穿着一身太极服精神抖擞打太极拳的场景,许多人看了宣传片后都来找他,细问之下才知晓老人竟然已经满百岁了,有人笑称,徐柏贞绝对是绍兴武林的形象代言人。
外人根本看不出徐柏贞有102岁了,从他的身体灵活度、面部肌肤紧致度来看,至少比他的实际年龄小20岁。而这一切与他习武从不间断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每天早上5点多,徐柏贞就会如闹钟般准时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阳台上吐纳深呼吸,然后练上半个小时的气功,再打上一个套路的太极拳。“我天天要练,不练就难受,前两年还去鲁迅故里打,现在多数在家里打。” 他说,每次练完就会觉得浑身舒畅,练武的人身姿挺拔,练武也能让人耳聪目明。
确实,现在的徐柏贞依旧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笑着表示:“不能说百分百,但还是保留了70%。” 他说:练武术是锻炼,武术界有一句谚语:“拳起于易,理成于医”。“拳起于易”,指武术的起源受到《易经》等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影响;“理成于医”,则明确提出武术理论的形成直接来源于中医药。我国古代有所谓 “医武一家” 之说,如天下武术正宗少林寺、武当山,都传有大量验方秘笈。当然其他的运动也一样,就是要坚持,坚持下去对身体的好处就会感觉得到。
因为从来不间断练武,所以徐柏贞老人在96 岁的时候,依旧能够走上赛场,为绍兴代表队带回3枚金牌和1 枚耆英奖牌,虽然那是他武术竞技生涯的最后一次亮相,却被许多人深深记在了心里。
徐柏贞还是一位热心慈善的义工。因为徐柏贞是位独居老人,绍兴市欢乐慈爱义工团的义工常去看望慰问他,老人在感动之余,就想着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自己最擅长的就是武术和气功。所以他就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加入到了义工团的队伍中,成为绍兴年龄最大的义工之一。那一年,徐柏贞刚好100岁。
两年多来,他先后十多次参加义工团组织的活动,为困难群体上门服务,他用自己的武术知识为大家尽可能解除一些病痛,“这是我在强身健体之外, 觉得最值得自豪的地方。” 徐柏贞说。
中国自古就有个养生术语叫做“ 仁者寿”, 即德者寿。《礼记·中庸》:“故大德……必得其寿。” 德者寿的观点是儒家养生思想最为集中而典型的体现。 德者寿的原因,儒家有 “天佑说”“情志说” 等看法,以后者的看法较为科学。现代心身医学理论认为,人是大脑皮层统率的完善生物体。因此,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道德感是人的一种社会性高级情感。自我道德感的满足,缓解了这方面的情感矛盾,减少了心理冲突,并通过大脑皮层,又给生理机制带来良性影响,从而有益于人的健康。明代吕坤《呻吟语》说:“仁者寿,生理完也。” 即 “仁者” 在形、神诸方面都完全具备了有利于生命延续的全部积极因素。
老人的百年人生历程中,武术已经深入他的血脉。从习武中,他收获的不仅有健康的体魄,还有乐观的心态。这些都是他的养生精髓所在。
在采访过程中,徐柏贞老人还在客厅里给笔者打起了少林拳,他说少林拳的精气神特别足,打出来有气势,而太极虽然看上去绵软,却十分考验功底,年纪大了以后他就主攻太极,杨氏太极、陈氏太极都喜欢。
饮食上,徐柏贞老人基本吃素,他每天的菜除了蒸菜就是饭焐菜,每天会吃上一个蒸蛋、一杯牛奶,还会吃几颗桂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