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梅,张 红,宋宝丽,郭迎新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北京 102300)
在行PICC置管的过程中,上腔静脉中下1/3处属于导管置入的最尖端位置。PICC置管具有便捷性、安全性高、并发症概率低等优势特征,因此在当前的临床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对于静脉高营养患者而言[1]。提升穿刺成功率并确保导管尖端位置的合理性,能够为PICC置管成功奠定良好基础。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分析PICC置管中血管超声检查应用的临床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所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共计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21~87岁,疾病类型:骨科肿瘤18例、淋巴肿瘤8例、消化道肿瘤24例、肺癌7例、食管癌20例、口腔癌23例。所有研究对象的导管尖端位置均为7~8肋的右后侧,留置导管长度约35~56cm。其中,有80例患者实施静脉PICC置管,12例患者实施超声引导PICC置管,剩余8例患者实施塞丁格法导管置入。
所有患者的手术操作均在静脉导管室由专业的PICC置管专科护士所完成,具体的操作方式分析如下:首先要告知患者PICC置管操作的主要目的,使其对该手术操作有所认识和了解,减少其不安感和恐惧感,同时对患者的基本病情和血管情况进行评估,引导其对同意书进行签署。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使患者保持恰当的体位,确定导管长度,对穿刺部位进行常规化消毒。当导管进入到合适的位置之后,可对患者的颈内静脉进行超声检查,若未发现异常情况,可撤除导丝。将导管固定好并进行肝素液封管,通过X线片检查导管的置入情况。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患者颈内静脉出现明显异常,要及时对导管位置进行调整,在消除异常现象后在进行X线片检查。
Ⅰ级血管:通过患者皮肤表面可轻松触及动脉,未出现变硬现象,滑动正常,血管微微突出皮肤表面;Ⅱ级血管:滑动正常,但有变硬倾向,通过皮肤表面可触及动脉,但可见轻微塌陷;Ⅲ级血管:血管变硬,不易滑动,通过患者皮肤表面难以触及静脉,且血管出现较为明显的塌陷。
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共出现Ⅰ级血管患者70例、Ⅱ级血管患者25例、Ⅲ级血管患者5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了双臂血管评估及准备。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出现语言交流状况不佳的患者共计6例,因此需使用动脉探头压迫静脉压。在完成穿刺之后,需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血管位置进行调整,经过X线片检查来确保导管位置合理。
穿刺操作以及后续的导管调整措施将会对PICC置管有效性和成功率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导管导入的顺畅性以及导管尖端位置的精准性。因此,在正式手术之前,必须要对患者的血管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查,如此才能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此外,在PICC置管之前,不仅要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还要参考其病情特点、治疗需求以及导管维护条件等来精准的评估其血管情况,之后对导管型号以及穿刺的部位进行合理确定[2]。
在PICC置管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需配合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以免出现导管异位的问题。对于颈部活动受限、配合不佳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将静脉探头置入其颈内动脉区域,在挤压力的作用下,观察患者经颈内动脉的闭合情况[3]。
一旦在PICC置管出现异位的现象,便很容易使患者产生静脉血栓、导管阻塞以及静脉炎等问题,此时需立即对导管位置进行调整,在对导管尖端位置进行确定后,再开始血管超声检查。通过血管超声检查,能够详细了解患者的颈内静脉血管情况,若血管内回声点较强,可静脉推注生理盐水。若血管内血流异常,则需要对导管位置进行调整。在撤除导丝之前,需对导管位置进行再次调整,以提升穿刺成功率。若患者在穿刺之前未接受血管超声检查,则在完成穿刺之后,需采取相应的导管固定措施,之后进行X线片检查。若未能实现一次性穿刺成功,在调整好导管的位置后,在再次进行X线片检查,以达到降低导管感染和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概率,同时也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避免射线伤害[4]。
综上所述,将血管超声检查应用PICC置管操作中,可大幅度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导管感染和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概率,减轻患者的生理痛苦和经济负担,且更加有助于护理人员掌握,操作简单便捷、安全性高。但在正式实施之前,医护人员一定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血管状况等有同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对导管类型和穿刺位置进行确定,以此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升手术质量和效率。由此可见,在PICC置管操作中实施血管超声检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可在后续的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