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方玲 付相保
内容提要:军事后勤政策制度改革是军队政策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后勤政策制度改革,加快构建后勤政策制度体系,必须把握适应全面依法治国的大方略、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大方向、着眼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后勤的大擘画的战略定位,遵循注重前瞻性、契合时代性、保持连贯性、强化体系性、凸显创新性、确保权威性的原则导向,着眼急需,突出备战打仗、转型重塑、官兵关切、军民融合,加快建设步伐,为实现后勤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制度改革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第三大战役,是体制改革、结构调整的配套工程。后勤政策制度改革是军队政策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后勤转型重塑的重点任务。要适应时代发展、加快构建后勤政策制度体系,为实现后勤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现代军事后勤政策制度体系,必须围绕党、国家和军队事业大局,立足后勤建设发展实际,把握时代方位,把准战略定位。
党中央、习主席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运筹,作为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来设计,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来部署,开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征程。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石、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必然要率先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强国强军必须强后勤,依法治国、依法治军必须依法治后勤。后勤为军委和部队党委管家理财,天天与钱物工程打交道,涉及利益广、面临风险大、上下关注度高,更加需要跟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军步伐,加快构建系统配套、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体系,科学规范军事经济秩序、约束后勤权力运行。
按照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奋斗目标,我们到本世纪中叶要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须全面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后勤政策制度,作为军队组织形态和军事制度的体系构成,关乎军人的荣誉感获得感,关乎部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关乎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军队现代化起着根本性、全局性、基础性支撑作用。深化后勤政策制度改革,必须跳出一时一域之限,树立世界眼光、确立一流标准,加强前瞻筹划、搞好体系设计,以后勤政策制度的现代化助推其他方面的现代化,用一流的后勤政策制度保障军队迈向一流、建成一流。
后勤作为联系经济和军事的桥梁,政策制度建设应紧跟国家改革步伐、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从社会中汲取营养,厚植后勤现代化建设的根基。后勤管钱管物管工程,政策制度要强化刚性约束、规范运行秩序,卡住“跑、冒、滴、漏”浪费,把每一分钱都用到战斗力建设的刀刃上,不断提升后勤管理科学化水平。后勤工作点点滴滴都涉及官兵切身利益,政策制度建设应急官兵之所急、解官兵之所忧,激励官兵更好地奉献岗位、建功立业。
构建现代军事后勤政策制度,必须围绕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总体布局,遵循“有利于服务部队、激励官兵,有利于提升保障力、战斗力”的原则,立足国情军情,科学确定目标导向。
政策制度作为起长效指导作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以增强稳定性、指导力,防止反复打补丁、按下葫芦浮起瓢。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国家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新规相继出台。后勤领域的医疗、工资、保险、住房、采购等政策制度,经济社会关联度广,涉及官兵利益深,如果滞后于时代发展,就会制约官兵投身备战打赢的激情,甚至稀释改革的正能量,影响和迟滞军队事业。如果完全与时代发展同步,时效性可能就会不长。因此,构建现代后勤政策制度体系,应当从筹划设计开始,就要根据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三步走”战略安排,立足全局角度和战略高度,加强研究分析,努力做到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未来战争相适应,做到满足当前、适度超前,防止从起点上就慢半拍、拖后腿。
政策制度是时代的产物,重大的时代变迁和社会变化,都要求政策制度作出相应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政策制度建设与党和国家事业进程总体一致,经历了奠基时期、曲折发展时期和全面快速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多次军事立法高峰,为军队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说明,政策制度改革只有因时而动,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顺应官兵期盼,发挥应有的调节规范作用。近年来,后勤围绕改革急用、备战急需、建设急切,对一些政策制度作出相应调整,但总的看与时代发展仍存在脱节现象。党、国家和军队事业进入新时代,后勤政策制度体系应跟上时代步伐,契合时代特点、回应时代关切。
政策制度作用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应多些“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少些“硬着陆”“急转弯”。否则,不仅容易带来思想波动,而且容易留下隐患、引发矛盾。比较典型的是住房保障政策,尽管不同时期的组织方式、面积标准、保障对象的调整,符合当时条件,但由于新旧政策之间缺乏补救措施,“一刀切”的后果,造成了前后差别大、苦乐不均衡、相互攀比等问题。特别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即便一个单位、相同资质,因不同时期房源变化,执行中也会出现较大差距,背离了政策设计的初衷。由此可见,构建后勤政策制度体系,应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充分考虑历史延续性,搞好新旧政策之间的衔接过渡,防止解决老矛盾、引发新问题,真正让好政策发挥好作用、赢得好评价。
后勤政策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制定时,应注重搞好与其他改革的关联性、耦合性,从全局上进行科学统筹、从顶层上实施体系设计,妥善处理好上位与下位、平时与战时、一般与特殊、急需与长远等方面的关系,做到上下协同、横向关联、相互支撑,确保军地之间、部门之间、各层级之间的紧密衔接、有机协调。比如,修订完善联勤条例,必须充分考虑作战条例修订情况;改革军队医疗保障政策,应当密切关注国家医改动态,确保军队医保政策同步甚至优于地方,充分体现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再比如,军属在军队体系医院看病享受优惠政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如何将政策惠及覆盖到离体系医院较远的军属。只有强化体系设计,使不同政策制度之间相向而行,才能形成并发挥出整体聚合效应。
随着新军事革命加速演进,战争形态、作战方式出现许多新变化,部队战备、训练、工作、生活产生许多新需求。后勤政策制度,只有乘势创新、顺势而为,才能增强生命力、约束力。特别是这一轮深化改革之后,军队体制、结构、格局、面貌整体重塑,后勤保障的关系、需求、条件焕然一新,迫切需要运用创新思维、拿出创新举措,从政策制度层面解决矛盾问题、释放改革潜能。比如,市场经济物价频繁调整,房价变化更大,军人的住房补贴计算是否要实行动态化更新,工资收入是否需进行指数化管理,等等。这就要求研究制定后勤政策制度时,应当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走出层层“打补丁”的老路。
后勤政策制度,唯有具足权威性强制性,才能增强执行力,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规范约束作用。一方面,内容要明确。尽可能减少原则性的要求、笼统性的规定,堵住走变通、打折扣的空间,确保政策制度好操作、好执行。有的政策制度落不了地,或者执行起来达不成预期效果,原因就在“原则”二字上预留了“后门”,降低了政策应有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体系要配套。尤其是上位性的政策制度出台后,下位性的政策制度要抓紧跟上。再一方面,奖惩要加大。政策制度之所以具有刚性,就在于能够让遵规守纪者得到益处,让违规违纪者受严惩。有鉴于此,研究制定政策法规时,有必要加大奖惩条款的分量。还一方面,监督要跟上。政策制度施行后,要跟进建立相应的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机制,动态分析执行效果,及时发现修正偏差,切实让好政策惠及官兵。
随着军队深化改革的落地落实,后勤政策制度体系建设任务艰巨繁重,应着眼急需、突出重点,加快步伐。
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着力破除制约战斗力保障力生成提高的政策难题,打通服务作战、平战衔接的制度梗阻,推进后勤资源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一是弥补战备急需的,厘清各级后勤部门战备职责,规范战备秩序,明确等级战备要求,确保随时拉得出、上得去、保得好。二是制定训练急用的,为后勤部队训什么、训到什么水平、怎么组训,提供依据和规范。三是完善遂行任务急迫的,尤其是涉及平时战时转变、领导管理关系调整,以及物资储备、设施建设、力量运用等方面的,应抓紧弥补空白,必要的可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
新的领导指挥体制和保障体制下,后勤编成更加精干、结构更加优化,但要真正做到强大,还需充分发挥政策制度的“软连接”功能,让各项工作运行得顺畅高效。一是紧跟改革步伐,针对后勤力量编成调整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前瞻研究相应的法规制度,使这些单位能够迅速适应角色转变、担起职能任务。二是明晰职责分工,尽快厘清后勤各层级与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拿出健全完备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据此研究出台相关法规政策,将各级职责运行纳入法治化轨道,减少过渡磨合时间,尽快依规运行、依规尽责。三是巩固“三转”成果。尽快将“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转变工作方式”的做法经验,凝练固化为制度机制成果,切实疏通“堵点”、解决“难点”,更好地发挥新体制效能。
一是回应官兵战备训练方面的关切。深化改革后,部队实战化训练演练的强度、频度明显加强,迫切需要针对训练任务变化,加快研究出台相关补贴补助标准。二是回应官兵生活保障方面的关切。深化改革后,移防部署和任职交流趋于常态化,与之相应的是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家属随迁等问题大量涌现,迫切需要适应这种变化,从政策上予以解决,免除官兵后顾之忧。三是回应官兵成长发展方面的关切。这次改革,许多单位撤并降改,不少干部面临转岗、编余或发展受限等现实问题,一些干部还将改为文职,应尽快出台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减少官兵选择中的焦虑,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干好本职工作。
做实做好“现代后勤就是军民融合后勤”的大文章,确保融得深、融得畅,需要研究配套两大类政策制度:一类是顶层指导规范。在中央军民融合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以后勤军民融合任务建设为牵引,加强同国家各部委融合办的沟通,尽快将军民融合的原则、标准、清单等法规化制度化,尽快从顶层上为后勤各领域、各行业、各层级的军民融合提供依据规范。另一类是具体实施规范。加快配套完善运输投送、军事设施保障、医疗卫生、军需能源、军事物流、军人待遇、军队生活保障、科技信息、海外后勤保障、后勤应急动员等行业性军民融合的具体实施规范,特别是要注重梳理总结典型示范项目的经验成果,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及时跟进完善法规制度,防范和避免一哄而上、借“融”生财的乱象,真正让军地双方在融合中有明确依据、有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