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建毅
从古至今,英雄就是一个时代的力量和正气高峰的象征。我国从远古的神话和传说开始,就充满着英雄情结。每当说到女娲补天,我们就会想到人类始祖女性氏族部落首领那种纵横捭阖,与自然做斗争的伟大英雄母亲形象。每当一说到盘古开天辟地,我们就会浮现人类始祖用尽洪荒之力,开疆拓土壮烈画面。说到后羿射日,我们就会想到人们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伟大力量。说到精卫填海,我们眼前就会呈现一个极其弱小,但内心却极其强大的英雄的怒火在眼前燃烧……总之,人类从远古开始就凝聚着英雄情结。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英雄情结,使得诗人内心澎湃着极其壮美的英雄诗歌。故我国著名诗人雷抒雁说:“英雄,自古就是诗人垂青的一个重要题材。”而人们通常把写英雄题材的长诗归纳为英雄史诗。
如果把古代的最早的歌谣《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作为以自给自足怡然自乐和藐视“帝力”的“英雄”气概的起点,中国的诗歌英雄情结则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逐步加强。如战国时出现了写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可以说,正是这一首慷慨激昂的诗歌,直抒胸臆,表现了中国人的王霸之气和呼风唤雨的英雄气概。当然与西方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等不同的是,由于我国的历史史料较为完备,故一些宏大的叙事往往以史书记载居多,而以史诗,特别是长诗的表现方式会相对少一些。但这并不是某些评论家所说的,中国缺少英雄情结,缺乏英雄史诗。相反,由于英雄史诗最初是作为口头传唱的,作为发展最为悠久和最为完备的汉语言文学率先进入了文明和文字时代,以汉字深厚的信息储量、汉语的精炼和多重表意,我们的许多英雄诗歌随时都可以写成长篇史诗的。同理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由此而产生的英雄情结的史诗则不胜枚举。如纳西族史诗《创世纪》、彝族《俄索折怒王》等完全可以和西方的英雄史诗媲美。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更是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史诗,如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①臧克家《自己的写照》②等。而与此相关各个地方也产生了自己区域的英雄史诗,更是无法统计。
经常有人问:现代社会已经是瞬息万变,科技高度发达,网络传媒极其迅速、短视频泛滥、快餐文学、心灵鸡汤、各种短小文学作品围剿着我们的生活。一切以利益至上,文学则以发表和曝光率作为目标。英雄史诗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英雄史诗会成为过去式吗?我的回答是:英雄史诗不仅不会灭亡,而且会一直存在,就如英雄伴随着人类的存在一样。只要有人类的存在,就会涌现英雄;有英雄,就会有英雄的史诗。为什么人类会永远需要英雄史诗,而且英雄的史诗永远不会在文坛上缺席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来决定:一是英雄史诗的价值所在。二是各类文体本身就存在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分工。三是人们需要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的各种短小文体的发展,同样也需要具有深度阅读和含金量高的长篇文体支撑。现在我就上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英雄史诗的价值所在。任何事物都会伴随着其本身的价值而存在,伴随着其价值的消亡而泯灭。而人类之所以会崇拜英雄,就是因为人类本身就是一个有价值意义的存在。故我国伟大的谋略家黄石公在《三略》里说:“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
可以说,任何一个英雄,从出生到其生命的结束,就其生命属性来说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其闪光点在于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在日常生活中则表现出他们的道德坚守。而这正是英雄的精神价值所在。读者和社会正是通过历史学家的史记、文学家的文学作品来知道英雄的事迹。要不然我们是无法知道古代的英雄的。而我正是通过诵读 《宝林之歌》③后,才知道烈士彭宝林的英雄事迹的。这部长诗总共达2700 多行。共分为九章,连同“引子”和“序歌”一共十一章。与许多无病呻吟的诗歌让我难以下读相比,对这部长诗我几乎是在一天之内把它读完的。其中主要原因是英雄情结吸引了我。如作者在“序歌”里说:
…… ……
我看见,崛起的高楼,翻腾的海洋
我看见,改革的道路,开放的新星
此刻,我不是虚构动听的故事
是在展示一颗美丽的心灵
此刻,我不是在描绘斑斓的图画
是在复制一帧时代的缩影
我要歌颂客家人的故乡
培育出大地的娇子、人类的精英
我要歌颂光辉的时代
…… ……
可以说这一段不仅直抒胸臆,而且大气磅礴地表现了诗人对英雄、对时代的呐喊。我小时候就曾经为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而感动。或许诗人吴振尧也正是因为他参加自卫反击战的特殊经历,让他更能感受到英雄的脉搏,故他接下来说:
…… ……
我曾经是个写诗的战士
那是在自卫反击的坑道里
当炮声渐渐停歇
侵略者滚出国境
摘一朵英雄花放在面前
我的诗魂便带着鲜血的炽烈
…… ……
读完这些,于是我感觉到了英雄彭宝林是惠州人民的骄傲,是民族之魂、民族之光和民族之脊梁。和目前社会流行盲目追星、历史虚无主义相比,今天重温英雄史诗,恰恰是人们对英雄的呼唤,对民族之魂的歌颂,一个民族只有存在英雄之光,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果说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韩愈的“文以载道”是从社会教育价值来肯定文艺作品功能的话,那么英雄的史诗则不仅做到了文以载道,而且会让一个永不磨灭的活生生的英雄丰碑和正义雕塑矗立在人民广场、人们随时让英雄鼓舞着自己的灵魂站立、让邪恶的势力无法立足、让胆怯的人们有了力量成为英雄!所以,当我读到《宝林之歌》的第七章“勇士碧血,青春花环”:
英雄彭宝林
…… ……
黑社会成员扣动了枪机
他受伤了,他的血在流淌
而他没有感觉,也听不清
他流着鲜血喘着气
他的生命向死亡的路上奔去
他此刻在地板上东歪西倒
两只手紧紧地抓住歹徒
…… ……
当我们读完这一段段,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诗句时,看到的不仅仅只是一个英雄与邪恶搏斗的画面,我们想象中的不仅仅只是一段故事,更是它本身用正义之魂换来的感染力。正是这些实现了英雄史诗巨大的社会价值,我完全可以肯定地说:英雄事迹可以促进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同时在弘扬社会正气中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只有人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才会从根本上降低社会的治安成本。事实上今天无论是惠州,还是全国各地不断降低的犯罪率正是法制健全,特别是千千万万个英雄卫士和全体公民不断提升自己辨识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的结果。
荆轲刺秦王(插画)
英雄史诗的艺术价值也是无可估量的。首先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绝非偶然。所以英雄往往其本身的成长和英勇事迹就极为丰满,英雄事迹的本身就是艺术家进行正能量艺术创作的力量源泉。所以伟大的哲学家托·卡莱尔说:社会是建筑在英雄崇拜这个基础上的。
二是各类文体本身就存在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分工。现在就如一千多年前伟大的文学家曹丕所担心“文人相轻”变成了“文体相轻”。经常出现各种文体以自己的文体优势来鄙视其他文体现象。甚至出现了不问含金量,只要阅读量所谓作品拥有的读者多,名字在社会叫得响的方式来评论文体的好坏。认为长篇作品,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长诗会因为读者的不断减少而出现消亡。这显然是一种短视。事实上不是哪个文体就一定是好作品,当然也不是某个文体就不好的问题。作为文学作品,关键是作家写得好不好。同时每一种文体的角色定位和分工显然是不同的,这就注定了绝大部分的文体都会长期存在。因为要表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家族,如果没有宏大叙事的中、长篇小说恐怕很难表现社会宏大场景、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同理,要表现一群英雄人物,或者某一个英雄人物的生活或者英雄生活场景,也就永远离不开英雄的史诗。所以,为了表现“文革”时期张志新烈士的英雄事迹,我国著名诗人雷抒雁在1978 年写了英雄史诗《小草在歌唱》:
…… ……
我们有八亿人民,
我们有三千万党员,
七尺汉子,
伟岸得像松林一样,
可是,当风暴袭来的时候,
却是他,冲在前面,
挺起柔嫩的翅膀
肩起民族大厦的栋梁
…… ……
这首诗写于1978 年,即使到已经过去了40 多年的今天,我们读来依然充满了力量。张志新烈士的事迹也可以用散文和小说或者其他的体裁来写,但要诗人和读者能直抒胸臆,又能表现那种波涛汹涌的英雄气概,我认为,英雄的史诗来得更为直接。
同样当我们再次重温诗人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的另一段:
…… ……
母亲呵,你的女儿回来了,
她是水,钢刀砍不伤;
孩子呵,你的妈妈回来了,
她是光,黑暗难遮挡!
死亡,不属于她,
千秋万代,
人们都会把她当作榜样!
…… ……
我们不仅依然为英雄的事迹而感动,更会因为英雄的诗歌而获得力量。而相对于其他文体往往不具备有直抒胸臆,满足这种在短时间内迸发强烈感情的要求。因此文学作品每一种样式的存在,无论就其本身意义和社会需求都是不可或缺的。至于韩寒发表的《现代诗和诗人怎么还存在》等认为“现代诗歌和诗人都没有存在的必要,现代诗这种体裁也是没有意义的”,街头巷尾也流行说:诗歌会消亡,认为诗人和长诗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显然是对诗歌,对文学发展的整体历程不了解造成的偏颇,或者说是对现代诗歌止步不前及无病呻吟所表达的一种愤懑而已。我们大可不必对此当真。
三是人们需要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的各种短小文体的发展,同样也需要具有深度阅读和含金量高的长篇文体支撑。确实随着高科技不断地参与,特别是电子媒体的广泛发展,我们的文学创作获得了空前的繁荣。上一代作家们出版一本书动辄发行几万册,十几万册,上百万册,在我们读中学时还一直羡慕作家因发表作品或出版书籍而获得优厚的稿费,而成为“富人”时,到今天早已是时过境迁。除了极个别体制内或兼任大刊的编辑或者因商业运营而成功的作家,还能说得上是成功人士外,大概说到作家,基本上是和“负人”或穷人相提并论了。纸质刊物和书籍的阅读量正在逐渐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与之紧跟而来的是当今社会期刊地不断减少,人们生活节奏的加速。继而与之形成对应关系的是:作家们纸质刊物的发表、单本书籍的出版数量减少是环环相扣的事情。于是出现了好作品很难发表,非名家的书籍很难卖,作家们辛辛苦苦地写作,最后垫钱出版,还得请人欣赏,已经成为作家们的心病。于是作家们要么放弃写作,要么在行业里苦苦支撑。于是一些代表浅度阅读需求的快餐文化,很快成了部分作家和诗人寻求的突破口。于是这些年各种短小精悍的文体获得了不少作家和读者的追捧。于是“微小说”“微散文”“蚂蚁小说”“绝句小说”“绝句散文”等各种文体一下子涵盖了大江南北。与之而来对应的各种研究中心和比赛层出不穷。自封的大家如自封齐天大圣一般。于是便有许多人预言以长而出名的长篇小说、英雄史诗会消亡。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从文化的承载量,尤其是对需要深度阅读的读者来说,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长诗中的英雄史诗本身功能,都是短小微文体无法取代的。如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长诗《自己的写照》这部长诗第一章写少年时代的遭际。第二章叙述因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受迫害逃往他乡。第三章记南下赴武汉。第四章忆投笔从戎,参加大革命。第五章描绘战场上的情景。第六章表现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下“我”的悲惨处境。第七章写返乡与逃亡。第八章展露国内外风云,呼喊“我”再起来。如诗中写道:
是什么声浪从八方涌来
叫着我的名字直喊?
一会又细细地向我耳语,
一会语气转成了指点,
忽然变得像三峡的湍流,
挟着愤怒朝我耳中有直灌,
…… ……
整个作品以1000 多行的自传体来叙述了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情历程,整首诗歌以大气磅礴的气势表现时代风云中的个人思想变迁,感情慷慨悲壮。而这些恰恰是一般短微文体无法表现的。
当然,客观地说,各种短小精悍的文体只要你写得好,自然不乏大家。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大家都曾写过许多了不起的短小精悍的文体。但这并不能用许多作者的发表次数来判断其本身的水平。包括各种网络媒体的快餐文化获奖并不代表某一个作家的写作水平。所以我们对各种文体要客观公正地看。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除了需要在街头巷尾流传各种短小精悍的微文体,更需要优秀的长篇史诗和其他长篇文体支撑民族精神,承载时代的文化宝库。
纵观以上几点,我认为无论是哪一种长篇文体,尤其是英雄的史诗不仅不会消亡,而且会继续发扬光大。暂时的沉寂就如英雄工作间隙的休憩,在时代的号角中,它永远不会缺席,也不可能缺席。这个世界就如托·卡莱尔所说:“全人类对英雄的崇拜昨天有,今天有,将来也一定有。”最后我将套用艾青的诗歌来说:
为什么,我们对诗歌这块土地爱得深沉
因为英雄的眼里总含着泪水
为什么,我们对英雄的史诗爱得如此深沉
因为诗人的眼里总含着英雄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