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阁)
在中国提到公共艺术,圈里圈外都有个好玩的说法:“公共艺术是个难题,讲起来看起来都有点目眩神迷。”诚然,这个从20世纪60年代才真正变成新兴的艺术门类,对“艺术概念都还在逐步认知”的中国而言,各个词条上的释义都边界模糊,回归美育初级阶段的大众自然是雾里看花。
关于国内公共艺术现状的“纪实描述”,在大多数中国人印象中,中国“公共艺术”仅仅作为市政宣传工具与商业项目糖衣的模样。
在中国最传统的儒释道系统里,尽管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最重要的都在讲“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发展到如今则可以由公共艺术来实现承载。古希腊广场就是最早的公共空间的概念,而公共艺术的基础就依托于各个公共空间。
真正的公共艺术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面目?其实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得到一个比较精准的答案:一个具有好身份的“公共艺术”是如何被定义的——“公共艺术是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当代文化的形态”。
本期封面专题主旨在厘清“公共艺术”的概念,建立起清晰的边界,观察好的公共艺术如何呈现一个城市的思想,发挥审美功能、教育功能、标志功能、展示主题功能。在中国本土,公共艺术的发展已经与城市建设、乡村建设以及公共空间的发展需要密不可分。
必须承认公共艺术是城市的精神财富,在积极的意义上表达了当地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观。它毋庸置疑地体现着市民们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拥有好的公共艺术的城市,才是一座懂得思考和感知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