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12-06 06:26张玉秀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意义

张玉秀

摘要:数学是小学学校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任务并不仅仅局限于数学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教学手段也逐渐成为小学数学老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本文就是结合个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意义;策略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一直以考试为中心,主要是通过教师讲授,让学生掌握大量的数学知识,不断进行做题练习,积极为考试做准备,追求的是考试成绩。在这样的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总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记忆知识,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主要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之一。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思维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形式。人们通常指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就是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包含观察、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逻辑推理等能力。这些看起来很高深,难以理解,其实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善于利用数学思维来思考问题,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培根也曾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由此可见,思维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小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大脑思维尚未成型,正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老师要抓住这一时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学生具有了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必然会得以提高,并且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更是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以下几方面是本人教学经验的总结。

(一)融入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小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化教学,会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游戏中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思维活跃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表内乘法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玩“跳方格”的游戏。老师在地面上画两组方格,并且在方格上写一些数字,告诉学生游戏规则:根据老师说出的乘法算式,快速算出结果,并跳到对应的方格。每个小组的一名成员计算正确并跳到正确方格之后,轮到小组的下一名成员出战,从上一名成员的方格开始跳。如,老师问“4乘以5等于?”第一组中的一名学生快速跳到了写有“20”的方格中,那么第一小组加5分,并且第一小组的第二名出赛者站到“20”的方格中继续接下来的游戏。而第二组的学生跳错之后,第二名出赛者要从起点继续接下来的游戏。这样学生一看自己小组落后,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起来了,会更加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老师的算式,并观察方格的数字,以便快速准确地跳到正确位置。通过这样的小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巩固学生的表内乘法知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优化课堂提问环节,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性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变式问题、探究性问题以及相近相似类问题,通过不同类型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在提问环节,老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就像一位哲人所说的:“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以后就是两种思想。”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可能会从别的同学那儿得到不同的解答思路,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在教学分数的相关知识,有这样一道题:有两条一样长的绳子,第一条剪去它的7/8,第二条则剪去了7/8米,那么两条绳子剩下的部分,哪一条短?并说出原因。这样的题,学生们按照常规思路应该是先求出两条绳子原长度,然后根据条件,求出剪去的长度,最后根据剩余的长度来比较长短。但是本题中,两条绳子的原长度无法计算。所以这时,老师可以根据这个问题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这两条绳子在什么情况下,剪去的部分能一样长?什么情况下剪去的部分不一样长?此类探究性问题会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但是,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在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光厚.浅谈数学思维的培养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J].同行,2016(11).

[2]苗小宝.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維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5(17).

[3]韩淑娟.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4,01.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意义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