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时期高教部所属高等院校的布局调整研究

2019-12-06 07:39刘洋胡晓菁
科学文化评论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

刘洋 胡晓菁

摘  要  梳理了三线建设初期高等教育部所属高等院校布局调整的历史过程。提出三线建设時期的高等院校布局调整延续了之前改变高等院校集中在少数沿海大城市、地区分布不均局面的思路,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特点——为备战而被动应对、与工业基地相结合设置专业;在偏远山村选址建校。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布局调整  三线建设

中图分类号  N092

文献标识码  A

高等院校在地理位置上的布局调整既是高等教育与国民经济建设关系的折射,也反映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围绕沿海地区及主要大城市与内地和偏远地区高校分布不均衡问题,20世纪50—70年代高等院校曾进行过三次重要的布局调整。

第一次高等院校布局调整是院系调整的产物。为迎合国家建设的需要培养专门人才,学习苏联“专才教育”的高等教育体制,20世纪50年代初进行了大规模的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这次调整提高了理工院校在高校中的比例。1953年,院系调整基本完成,“结束了院系庞杂纷乱、设置分布不合理的状态,走上了适应国家需要培养专业人才的道路”[1]。1955—1957年,根据国民经济布局情况,高等教育部再次调整高等院校的院系、专业设置和分布,以期改变高等院校集中于少数大城市的状况,将沿海地区一些高等院校同类专业迁入内地建校,扩大内地高等院校建校规模,并增设新专业。两次调整后,高等学校数量从少到多,科目设置上从综合性大学到专业大学,布局从沿海到内地、从集中到分散布局(靠近工业基地)。1964年三线建设开展之后,作为与工业布局调整相配套的一部分,高等院校的搬迁也伴随展开。

20世纪50年代进行高等院校布局调整作为建立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事件而引起研究者广泛重视,学界研究比较充分。而对三线建设期间高等院校调整研究相对薄弱①[2]。学者左兵认为三线建设时期高校的搬迁是随企业、科研院所内迁和新建一起进行,附属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防战备计划;而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是国家从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战略角度对高校所作的规划和调整,完全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内进行的([3],页167)。这个观点侧重指出三线建设期间的高校布局调整与前两次调整的出发点不同。三线建设时期高校布局调整历史过程、特点等相关研究还可继续深入。本文梳理了三线建设初期高等教育部所属高等院校布局调整的史实,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三线建设时期的高等院校布局调整延续了之前改变高等院校集中在少数沿海大城市、地区分布不均局面的思路,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特点——为备战而被动应对、与工业基地相结合设置专业;在偏远山村选址建校。

一   向三线地区迁建高等院校

1964年8月19日,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联名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其中提出大专学校、科学机构、设计机构等都要采取防备措施,内容包括:“在一线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设计机构,凡能迁移的,应有计划地迁移到三线、二线去,不能迁移的,应一分为二。”“一切新建项目不论在哪一线建设,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不得集中在某几个城市或点。”“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设计机构的安排,由张际春和韩光同志负责。”[4]此后,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讨论三线建设会议上两次发表讲话,提醒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并提出要把部分工厂、科研单位和院校搬到三线去:“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工厂可以一分为二,要抢时间迁至内地去,各省都要搬家,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不仅工业交通部门要搬家,而且院校和科研单位也要搬家。迟搬不如早搬。一线要搬家,二线、三线要加强。”[5]9月13日,李富春关于计划工作向毛泽东的请示报告中,提出用“停、缩、搬、分、帮”五种办法较快地建设第三线,“把有关的科学研究机构、设计机构和大专学校内迁或一分为二”[6] 。

1964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批准下发了《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确定了三线建设的总体目标,即“采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国家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工业基地”([7],页252)。这个“战略后方工业基地”,当然包括科学研究机构、设计机构和大专学校。因而,高等院校向三线地区的搬迁,应是题中应有之意。1964年11月间,高等教育部(以下简称高教部)根据中央加强三线建设的指示,提出《关于调整第一线和集中力量建设第三线的报告》,确定向三线地区迁建部分高等院校([8],页382)。

1965年1月18日,国家计委、经委同国家科委、国务院文教办公室等共同研究了1965年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勘察设计单位、高等学校和文教系统工厂的搬迁问题。据统计,全国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共有450多个,约14万人,其中有11.8万人在第一线,而且许多重要科学技术部门的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人员又大都集中在沿海的几个大城市。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有85%在第一线,特别是其中有83%的国防机要专业集中在一线地区。会议决定,把一线地区一些重要的、同国防尖端有关的科学研究机构、勘察设计单位和高等学校,采取“一分为二”的办法,分期、分批地迁到三线地区。按照设想,这些项目搬到三线地区以后,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将填补三线地区在铀冶金、精密合金、高温合金、稀有技术、超纯金属、半导体材料、高能燃料、特种润滑脂、特种玻璃、大型特殊压缩机、短波无线电通讯设备、铁道建筑、抗震结构、高空大气物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放射医学等研究机构和研究力量上的空白和缺门([9],页131)。1965年计划从一线搬迁到三线的项目参见表1。

按所属部委表中的10所高校情况应为:高教部4项、国防科委2项、一机部2项、铁道部2项目;具体情况为:上海机械学院(第一机械工业部主管)、唐山铁道学院(属铁道部)、成都铁道学院(属铁道部)等3所院校整体搬迁外,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现名华东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国防科委)、北京工业学院(国防科委)、甘肃工业大学(第一机械工业部)等7所院校迁出部分专业至三线地区建设。

三线建设是由中央直接部署,主要依靠中央各部委的力量执行。因而高教部和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很快便按照计划搬迁,而由地方管理的高校则没有行动。在这之前,高校管理归属曾发生过改变。从1958年开始,中央将教育部和中央其他业务部门主管的大部分高校下放给地方管理。这对改变教育管理权限过分集中,发挥地方高校办学积极性起到了很大作用。伴随着教育领域“大跃进”的思潮,高校在短时间数量巨增,全国普通高校从1957—1960年间增长了1060所,平均每年新增高校350多所。在“科学十四条”以后,国家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强调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摆在第一位,全国高校开始并完成了压缩规模任务。到1965年全国高校数量为434所,其中高教部直属高校有30所,包括综合性大学14所、理工院校9所。

高教部从14所综合性大学中选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3所学校,从9所理工院校中选择华东化工学院(上海)向三线搬迁,迁建的决心和力度很大。

二   高教部所属高校布局调整情况

中央正式批准高等学校的迁建方案后,1965年3月高教部与相关部委联系,决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四所学校在三线地区进行分校筹建工作。其中清华大学分校,代号“651工程”,校址设在四川省绵阳市;华东化工学院分校,代号“652工程”,校址设在四川省自贡市;北京大学分校,代号为“653工程”,校址设在陕西褒城;南京大学分校,代号“654工程”,校址在湖南省桃源县[10]。

1965年3月上旬,高教部批准了四所分校的基本建设设计任务书,并下达了1965年的基本建设计划和“关于直属高等学校迁建分校工作的几项原则规定”。规定要求,在三线地区建设高等学校选择校址,应贯彻“分散、隐蔽、靠山”和少占耕地不占高产田的原则;同时要注意交通方便,水、电容易解决,以便节约基本建设投资和经常费用。理工科院校应靠近工厂,以便于贯彻教学、科学研究、生产三结合的方针,并有利于推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

关于直属高等学校迁建分校工作,高教部1965年5月15日提出“迅速改善高等学校的布局,以适应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11]。迁建学校的原则是:在校址的选择和学校基本建设的安排上,贯彻执行以教学为主,教学、科学研究、生产劳动三结合的方针,建立校内外的生产劳动基地,以利于培养革命化、劳动化,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接班人;要貫彻群众路线,实行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设计、施工、使用三结合。并要在三年内完成迁建任务。

在选址上,高教部迁建的四所分校符合“分散、隐蔽、靠山”和少占耕地不占高产田的原则。它们都位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比较隐蔽;占地范围较小,主要是山坡、丘陵、石岗等荒地或低产田,所占高产田很少。清华大学分校位于四川绵阳青义镇,占用山坡地600余亩;华东工学院位于四川自贡邓关黄坡岭,距自贡市35公里,占地390余亩石岗坡地,附近有邓关盐厂、晨光化工厂、天然气井等单位;北京大学分校位于山西褒城以北的馒头山坡上(距离汉中市15公里),占用山坡地700余亩;南京大学分校位于湖南常德以西的罗家山上(距常德市13公里),占地760余亩。由于建设用地较紧、不能大量修建平房,选址变动,室外工程数量较大等原因,这也使得迁建经费吃紧,这几所学校购买设备费用不能得到满足,有三所学校要求追加投资。高教部提出,关于筹建四个分校的设备费,头两年先解决“653”北京大学,654南京大学;后再考虑651清华,652的设备费,先把选址变动过的华东工学院线的基建搞上去[12]。

四所学校迁建前后的简要情况如下:

清华大学   绵阳分校于1965年开工建设,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到1970年只迁去无线电一个系,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无线电系迁往三线以后,地处山沟深处,教学、科研和生活都有不便之处。从1974年到1980年,绵阳分校的无线电系毕业人数为1422人([13],页109)。

虽然条件艰苦,绵阳分校还是克服各种困难开展科研工作。中国第一个激光测距仪、第一套数字通信系统等科研成果诞生于绵阳。吴佑寿、朱雪龙在绵阳分校完成了“二次群数字微波通讯系统”。绵阳分校以川汉输气工程为应用背景的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于1978年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曾经在绵阳分校工作的姚彦曾撰文认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绵阳分校是我国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摇篮。直到现在,一些在数字微波通信领域奋斗了一辈子的老同志,还有一些当年的工农兵学员都想念着绵阳分校,还能回忆起共同战斗的日日夜夜。”[14]

北京大学   1964年3月,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在褒城连城山下建立,对外称“653”。北京大学迁到汉中的专业,包括技术物理系的全部,以及无线电系的一半,和从数学系中分离出来的力学系①。三个系组成了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共有师生800人。

把北京大学力学专业迁往汉中重要原因是,当时国防工业部办公室通过选址定点,决定在汉中境内建设飞机生产基地。按照“和工业基地相结合”的原则,北京大学力学专业迁往汉中分校,是为这个生产基地服务。汉中分校实行严格保密制度②。曾在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工作过的著名学者有周培源(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主管北京大学汉中分校的工作)、陈佳洱(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汉中分校从事螺旋线波导直线加速器研究)、胡济民(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汉中分校考虑核裂变理论的研究)等。

南京大学   1964年5月16日,按高等教育部通知,南京大学分校定名为中南分校,在湖南省桃源县罗家冲建校。中南分校工程代号为“654工程”,建筑面积82000平方米,总投资为1019.65万元,后实际投资为580万元。中南分校于1965年6月动工兴建,计划设数学、物理、化学、地质、生物五个系11个专业,“均系尖端学科”,学校规模定位1700人(本科生1500人,研究生进修教师200人),教职工750人。工程进展很快,至1966年,基本框架已经建成,开始安装设备。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中南分校的建设中途停辍。1970年4月19日,江苏省革委会发出“关于将湖南分校移交给湖南省革委会的通知”,决定将南京大学湖南分校移交给湖南省革委会,包括分校所有房屋、仪器、设备等;原来在分校工作以及从当地招收的工作人员留湖南,其余人员调回南京大学。

华东化工学院   1964年10月,华东化工学院派出先遣人员,先后在四川的灌县、内江、自贡、宜宾等地作了20多处的实地考察,在综合比对各种利弊因素之后,认为自贡地区作为学校迁建目的地较为适宜,并据此编出设计任务书。后由于珍珠山附近为地震中心,四川省规划设计院提出由于珍珠山地区处于地震中区,建议重新考虑选址。考虑到化工学院实验室中易燃、易爆化学药品较多,用于精密仪器防震措施支出的费用也大,第二次选址在自贡市郊区邓关黄坡岭上。

1965年3月8日,高教部确定华东工学院在四川省自贡市建立分院代号为“652工程”。根据高教部指示,华东工学院建校采取“一分为二”的原则[16]。“凡机密尖端与国防有关的专业和研究室均应迁往内地,并指定放射化工、稀有元素、放射化工机械等三个专业和菁燃料、塑料等两个研究室全部迁往内地,抗菌素专业全部留在上海。”[17]经高教部与华东工学院反复磋商,最后确定现有专业和研究室中,凡与国防机密有关的全部内迁。其它根据需要和可能,一分为二。拟在分院中先设置10个专业,四个专门化和三个研究室。1965年10月7日,“652工程”正式动工。

1966年底,高教部根据毛泽东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要进行教育工作的根本改革,就要大力提倡革命师生、革命知识分子有计划、有组织地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实行和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18],这几个分校建设都进入停顿状态。

三   高教部所属高校布局调整特点

1964年中央提出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是出于备战的考虑而计划在三线地区建立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工业基地。在这个战略部署下,高等院校同科研机构、设计机构一起,作为后方工业基地的一部分开始搬迁。因而,高教部所属高校布局调整是三线建设的一个部分,是被动应对的结果。

同样是为应对战争压力,民国时期高校内迁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被迫进行的,是为保留火种,无暇考虑经济建设,也不是为了解决布局问题。三线建设时期迁建分校,是在备战压力下主动内迁,有改善高等教育布局之意。相比于1952年和1955—1957年的两次院系调整,三线建设时期高校布局调整的规模偏小,但仍在某些方面延续了前两次布局调整的理念,因而有必要从比较的視角去分析这三次调整的异同,进而分析高教部所属高校布局调整特点。

1. 为备战而被动应对的调整

1952年的高校院系调整,主要是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培养急需人才的需要而进行的。调整的原则是从国家建设的全局出发,既考虑发展的远景,也照顾当前的需要;尽量减少普通综合大学,增加和加强专门院校,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1955年的院系调整除考虑经济建设外,带有更加鲜明的战略转移性质。主要依据是考虑到在地区布局上,原有高校多数集中在沿海和接近沿海的大城市,内地和边远地区高校数量较少,因而国家决定将沿海地区一些高校的全部和部分专业迁往内地。当时中央从“国防观点”考虑,提出:“无论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目标着眼,或是从国防观点着眼,高等学校的设置分布都不宜过分集中。”[19]调整的内容主要是将沿海一些高等学校的同类专业、系迁至内地建新校或加强内地原有学校,并将一些学校的全部或部分迁至内地建校。这次调整,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天津、广东等地的一些高等学校调出有关专业迁往内地,在武汉、兰州、西安、成都等城市建设了测绘、石油、建筑、电讯、化工、动力等工业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山东大学、华东航空学院等高校迁至内地。

三线建设时期的高校布局调整,从为国防服务延展到为备战服务。在“迟搬不如早搬家”的指导思想下,这次高校布局调整显得急迫而仓促。在搬迁过程中采取的建设分校的形式,与沿海企业向三线搬迁过程中采取的“一分为二”方式是一致的,意图都是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是在“院校和科研单位也要搬家”的统一部署下展开的。因而,这次驱动迁建分校的核心逻辑是备战需要,高校是被动应对的。

2. 与工业基地相结合设置专业

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高等院校的布局遵循着“高等工业学校应该逐步地和工业基地相结合”([19],页134)的原则。在这个精神指导下,1955年高等教育部提出“高等教育建设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及国防建设的要求”[20],将沿海一些高等学校的同类专业、系迁至内地建新校或加强内地原有学校,并将一些学校的全部或部分迁至内地建校。例如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央确定西南为无线电工业基地,急需电子工业建设人才。高教部根据中央指示,将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校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调到成都,成立全国第一所电子工业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这些调整逐步改变了当时高等学校集中于少数大城市的状况。

三线建设开展之后,高等院校向三线地区迁建分校,延续了“和工业基地相结合”的原则,迁移到分校的专业和院系都考虑到了当地的工业布局,同时着重强调国防及机密专业要内迁。例如,清华无线电系迁往绵阳,与西南被确定为无线电工业基地相关;北京大学力学系、技术物理系的全部、无线电系的一半迁往汉中,与汉中被确定为飞机生产基地相关;华东化工学院的专业设置原则是“凡属国防及机密专业全部内迁;适应西南地区资源及基本化学工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一分为二”[16],计划将放射化学、稀有元素、石油及天然气等十个专业、三个研究室迁往自贡,这与自贡地区被确定为西南地区化学工业基地相关。

3. 在偏远山村选址建校

1952年和1955—1957年的高等教育布局调整,无论是内迁还是建立分校,在新校的选址上都是内地的中心城市。尽管1955—1957年对于高校布局的地区调整,还带有战略转移性质,是“国防观点”的体现,但在选址问题上没有提出要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山区建校。三线建设时期对高校的搬迁,在从国防建设的需求出发考虑问题的原则和基础上又向前跨出一步,有着浓厚的“备战”色彩。高教部对于三线地区建设高等学校选择校址,贯彻“分散、隐蔽、靠山”方针,强调避免过分集中,不宜过大,不只是向内迁移,还要远离城市、向山沟搬迁等。

高教部迁建的四所分校在选址上都颇费周折,最后都做到了符合“分散、隐蔽、靠山”和少占耕地不占高产田的原则。这种选址方式,不但为投资、建设增添了负担,也为此后的学校正常运行留下隐患。

四  小结

以高校布局调整的视角看,在三线建设提出之前,中国高等院校的布局调整就有向三线地区调整的趋势;促使高等院校布局向三线地区调整的驱动力不同:1952年的院系调整是为需要培养专门人才适应国民经济布局的需要;1955—1957年的布局调整,有考虑到调整沿海与内地的关系,并且强调国防观点。三线建设提出之后,明确提出高等院校要向三线地区搬迁或者一分为二。这其中既有延续此前“迅速改善高等学校的布局,以适应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的逻辑,但更加强调的是为备战服务。在备战的压力下,三线建设提出的“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使得高校的选址一头扎向了山沟中去。由于此前高校布局已经基本调整妥当,以及中央部委管理高校数量有限,使得这次高校调整冲击相对不大。

20世纪中期的这三次高等院校布局调整,反映了高等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复杂关系。三线建设时期高教部所属四所院校的迁校工作部分落到实处并有所得,但与迁建分校带来的损失相比仍是失大于得,其中经验教训值得总结。高等院校的布局调整不能够忽略、亦不能破坏教育的自身需求,仅仅符合“和工业基地相结合”的要求无法令一所大学正常运转。在三线地区迁建高校,出发点是备战需求,但实际上也有改善高等院校地区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发挥教学、科学研究、生产劳动三结合作用。但高等教育虽有为国防建设服务的使命,但也有其自身发展要求。强调贯彻“分散、隱蔽、靠山”的选址方式,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山沟突击建设高校区,造成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分校脱离了正常的科研、教学环境,不但招生困难,教学、科研都难以正常进行。同大多数三线工厂一样,迁建的高校也成为远离城市的“孤岛”,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难以产生互相促进的关系;教学科研工作、师生的生活困难重重,也难以有效发挥高校知识、人才的传播和辐射作用。尽管此后的分校撤销,也给当地留下教育资源,但仍需指出的是,片面强调为工业建设服务,特别是片面强调为国防建设服务,忽略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把高等教育当作附属物,既难以达到既定目的,也会给高等教育带来极大伤害。

参考文献

[1] 李琦. 建国初期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述评[J]. 党的文献, 2002, (6).

[2] 汪红娟. 三线建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980—2016)[J]. 开发研究, 2017, (4).

[3] 左兵. 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M]. 北京: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

[4] 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方被敌人突然袭击问题的报告[A]. 陈夕主编. 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C].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4. 71—72.

[5] 毛泽东: 一线要搬家, 二线三线要加强(1964年8月20日)[A]. 陈夕主编. 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C].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4. 73.

[6] 李富春关于经济工作和计划工作给毛泽东的汇报[A]. 陈夕主编. 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C].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4. 83.

[7] 许嘉璐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第15卷)[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9] 国家计委、经委关于科研、勘察设计、文教系统搬迁项目的报告[A]. 陈夕主编. 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C].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4.

[10] 关于下达北京大学分校、南京大学分校、华东化工学院分校勘察设计任务的通知(1965年设生字第22号)[B].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

[11] 高等教育部关于直属高等学校迁建分校工作的几项原则规定(1965年5月15日)[R].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 1965.

[12] 分院150(1966年2月14日)[R].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 1966.

[13] 方惠坚, 张思敬主编. 清华大学志[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14] 姚彦. 我国数字微波通信的摇篮[A]. 攀登与奉献编委会编. 攀登与奉献——清华大学科技[C].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416.

[15] 赵建林编著. 解读北大[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6] 652工程一年来基本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R].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 1965.

[17] 化工委1965年第11号令[R].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 1965.

[18] 关于停止施工的通知(1967年1月16日)[R].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 1967.

[19]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20] 关于1955—1957年高等学校原意(院系)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1955年7月30日)[A].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C].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239.

Research on the Layout Adjust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ffiliated to the Ministry of Higher Education During the Third-Line Construction Period

LIU Yang ,  HU Xiaojing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layout adjust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ffiliated to the Ministr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Third-Line Construction. The adjustment has continued the previous idea of changing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which concentrated in a few coastal cities and regions. It also show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passive response for war preparation, setting up specialized subject in combination with industrial bases, and sel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schools in remote mountain villages.

Keywords: higher schools, layout adjustment, the Third-Line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
浅谈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规范治理模式
论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论高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及建议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