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举措,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

2019-12-06 08:49冯安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意见发展

冯安华

2019年9月30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意见》明确鼓励发展在线教育,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在线教育机构充分挖掘新兴教育资源,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同时,《意见》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部门协同监管、加强行业自律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意见》将对在线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刊记者为此邀请华中师范大学王继新教授对《意见》进行了解读。

王继新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次。

记    者:您認为2019年9月30日出台的《意见》有何社会背景和重要现实意义?

王继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办好网络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线教育是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在线教育用户使用率为20.1%,2017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1734亿元,并将长期保持 18% 左右的复合增长。但是,当前在线教育还是面临不少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在线教育平台存在授课质量参差不齐、虚假宣传、霸王条款、任性停课和退款难等。为促进在线教育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意见》明确鼓励发展在线教育,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在线教育机构充分挖掘新兴教育资源,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构建扶持在线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从建立规范化标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落实财政支持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在线教育发展。《意见》对于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讲话精神,有效地促进在线教育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记    者:《意见》提出,强化对在线教育的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建立在线教育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完善身份认证、双向评价、信息管理机制,维护良好教育秩序。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王继新:由于目前在线教育准入标准不健全,导致不少无资质或师资水平低的在线教育机构频繁发生办学乱象。并且,有些在线培训机构直接采取网上注册收费的形式,往往会出现财务纠纷甚至携款外逃的恶性事件。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不利于人民群众享受高质量的“互联网+”教育和个性化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立足于开放环境和维护网络安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了进一步厘清在线教育的权责边界,有效规范管理,切实维护在线教育的信息安全,《意见》提出,强化对在线教育的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建立在线教育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完善身份认证、双向评价、信息管理机制。这对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在线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在线教育的监管,重点保障数据和信息安全,强化隐私保护,建立严密保护、逐层开放、有序共享的良性机制,切实维护好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记    者:《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在线教育资源的备案审查制度,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师生个人信息安全。制定在线教育准入负面清单,对负面清单适时动态调整。您对此怎么理解?

王继新:近几年来,在线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不少较为突出的问题,例如,存在在线教育规章制度不完善,在线教育资源准入标准缺失,在线教育监管机制不健全,在线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等问题。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在线教育是未来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在线教育监管服务体系,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线教育机构办学资质与资源的审核是构建在线教育监管服务体系的重要前提。为此,《意见》提出,完善在线教育准入制度,明确准入条件与资质认证流程。

2018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信工作会议上郑重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网。就在线教育而言,部分培训机构直接照搬国外教学内容,且在教材使用和教学管理上较为混乱,甚至出现有悖于我国教育方针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严重影响到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为此,《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在线教育资源的备案审查制度。这表明国家对在线教育进一步加强底线管理和风险防控,有效保证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个“以共治求善治”的过程,是多元主体发挥基于现代教育价值能动性共同促进教育教学的能动作用,但这并非意味着只需要政府简单的“简政放权”,更应该是政府发挥核心主体作用,发挥其在教育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为“以共治求善治”扫清障碍。这就需要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负面清单所载明的就是底线、禁区。在线教育实行负面清单模式,清单之外的政府不再审批,各类主体都可依法平等进入,这样就可尽量缩小政府审批的范围,加上清单相对明确和透明,有利于减少审批自由裁量权,防止对在线教育的不当限制和行政垄断。

记    者:《意见》提出,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开发英语、数学及音、体、美等在线教育资源,补齐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短板。请您结合所在的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近几年的工作,谈谈您的体会?

王继新: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使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短板”。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协同创新中心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实施“互联网+学校、课程、教师、学生”的策略,通过“教学模式、体制机制和技术环境”三方面的创新,促进农村教学点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针对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难题,通过建设双轨数字学校、建立数字学校章程、数字教师“线上线下”教学制度等规章条例,为信息化促进农村教学点“开齐课,开足课”提供了机制保障。以学科为抓手,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同课异构”等研修活动,构建校本教学数字教育资源,逐步实现“优课优资源”。

在试验的基础上,提供“互联网+在地化”整体解决方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流动,有效地补齐了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乡村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短板。针对贫困地区的地域特点、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了双轨数字学校模式、城乡互助“双师”模式、有组织的MOOC模式、适切性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教育新模式,通过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这些创新模式的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流失率和辍学率显著下降;学生的学习兴趣、自我效能、学习成绩等都发生了积极变化;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增强;留守儿童通过电话、网络与父母沟通机会明显增多。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意见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