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静 史华红 陆新全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给大学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战。在研究大学生适应现状和高校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实施的德育“2+X”综合改革方案,选择研究视角,通过界定适应性及适应性教育的内涵,探讨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現实意义,寻求改进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策略,引导学生有效把握大学时光,克服适应障碍,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准备,以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9B-0009-04
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已全面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2018年高考为分水岭,高校全面迎来“00后”大学生。“00后”的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他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要显著突出,他们更向往独立、自主、不羁的学习和生活,但是面对大学学习、生活、环境等的巨大变化,往往因为终于盼来的情绪释放、兴奋过度、认识片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过上了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乐此不疲地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参与各种社团组织,准备在大学一展拳脚,大干一场。然而,殊不知自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在经历大学的考试以后,发现自己竟然活在自己编织的美梦里抑或是被别人描述的大学欺骗了,追根溯源终究是自己没有摆正位置,没有适应好大学。
本文立足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实施的德育“2+X”综合改革方案(简称德育“2+X”),在此背景下选择研究视角,期望通过研究,探讨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现实意义,寻求改进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策略,有效引导学生把握大学时光,克服适应障碍,及早做好职业准备,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
一、适应性及适应性教育的内涵
目前,适应概念比较权威的定义来自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该词典中将“适应”定义为:“适应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如对光的变化适应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变化等。”关于适应性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较有代表的如:黄希庭认为适应性是个体有效地应对、顺应自然和社会环境,包括个人独立地生活,维持自己的生活,满足个人和社会所提出的文化要求等。郑日昌认为适应性就是心理适应能力,即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与周围人们相互交往过程中,以一定的行为积极地反作用于周围环境而获得平衡的心理能力。许峰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把适应性定义为“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努力改变环境条件,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能力倾向”。
综合学者的研究,本文将“适应性”的概念界定为:个体为实现某种社会需求或者愿望,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机体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环境条件的要求,进而获得各种更好发展能力的统称。适应性教育则是指,为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心智成熟而开展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团体辅导活动等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综合教育。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是针对大学生开展的,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促使大学生的个人行为规范适应大学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并使自身不断实现全面发展的一系列适应性教育。
二、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是新时代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基础。大学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对大多数人而言,大学是最后的集中学习阶段,因此,有效把握大学阶段的学习成长机会对大学生个人能否实现其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价值至关重要。因此,高校要重视并不断加强大学生适应性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根本上消除因好奇、落差、惰性、从众等心理造成的诸多适应不良或者适应障碍现象。
为了切实加强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立足于校情和德育,我校从2017级新生开始,实施德育“2+X”综合改革,该实施方案中的“2”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德育答辩工作,“X”为德育实践项目。以该改革方案的实施为平台,渗透开展了大学生适应性教育,通过汇聚课堂理论教学、课外德育实践和阶段性开展的德育反思与答辩,持续跟踪学生的适应状况,并及时调整和干预。通过两年的运行与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打造了师生思政学术、团学实践、党政同育三维共同体,践行了“三全”育人的理念,在推动德育“2+X”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一)从育人主体角度来说,加强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前提,具有普遍性意义
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达到思想与行为正向发展的统一状态。适应性教育的核心在“适应”上。所谓适应即改变,改变传统的思维和认识、更新观念。这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从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开始,直至完成四年的学业顺利就业或者升学再造。然而,现实中很多大学生都曾出现过学习效率低、人际关系不好、心理困惑等各种适应不良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阻碍了学生人身价值的实现,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严重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缺失或者不及时。因此,加强适应性教育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前提,通过主动干预和引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坚定正确的人生信仰,熟悉大学生活与学习,培养专业兴趣,学会情绪调节与人际交往的策略。这种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为抓手,帮助大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发掘自我、规划自我、完善自我,达到实现自我的适应性教育模式,正是新时代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普遍性意义。
(二)从育人客体角度来说,加强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实现角色转换、找准个人定位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具有发展性意义
加强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有目的地实施适应性教育,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大学文化内涵和制度规范的认知与认同,促使大学生及早规划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建立职业生涯意识,进而不断鞭策个体主动适应大学生活节奏,早日实现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激发自身潜质,发挥自身才能,践行大学精神,实现自身理想。
由于大学新生都是“00 后”,当代大学新生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下成长,思想活跃,个性张扬,对社会生活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反应迅速,且富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研究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实现角色转变,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在适应大学环境中使学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确立人生的奋斗目标,顺利完成学业,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完善自我,全面发展。
大学生适应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首先,大学生适应教育有助于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水平,这是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保证。其次,大学生适应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思想素质,培养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新生尽快完成由高中到大学的转变,适应大学生活;提高新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其全面发展。最后,大学生适应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关键,为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平安、稳定、和谐校园有巨大的意义,对做好新生入学工作有实践意义。
(三)从育人内容角度来看,加强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是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化的具体表现,具有实践性意义
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其本身又很抽象,因此,高校只能借助主题化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辅以实施,实现个体成长的一种良性状态。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包括,校史校情校规校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引导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主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开展适应性教育应该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注重个体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适应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寻求不适应产生的根源,采取针对有效的方式加以引导,适应性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这种主题化的教育内容,使得大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乃至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具备较高的适应能力,面對新环境能够实现从形式适应到心理适应和行为适应的良好转变,满足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说,加强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是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化的具体表现,具有实践性意义。
(四)从育人途径角度来看,加强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是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要求,实现不断创新发展的有力抓手,具有时代性意义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国家的未来栋梁,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加强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促进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每个阶段克服适应障碍,不断发掘自身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自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较大的波动,网络自媒体带来的诸多便利和潜在的危险一股脑地涌向大学生,对其产生了诱惑,甚至依赖到不能自控自拔,这种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不断破解时代赋予的难题。作为高校和思政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了解他们的喜好,不能一味地通过强制、阻止甚至切断等野蛮暴力截堵方式试图控制大学生想跳出传统教育围墙的欲望,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教育者自身教育的话语权和主体地位不断减弱,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不断加强。面对异常丰富和碎片化的网络资源,思政教育者应当紧紧围绕在学生身边,在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或者自身有需求时能够果断出手,快速出击,这种雪中送炭疏导式教育引导方式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是时候反思真正有效且学生真正需求的育人途径,一方面,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高于以往任何时候,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像“北大学子弑母案”这样的悲剧呢?教育过度抑或教育偏离了方向和初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分配法则如何制订。另一方面,国家开展精准扶贫以来,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出生于21世纪之初,成长于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欲望和压力远没有70后、80后强烈,他们往往陷入被父母、亲人及老师的过分期望和关注及满足自我需求漩涡里,外在期许和内在需求不能同时兼顾,久而久之这种矛盾给学生埋下了爆发的种子,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样的结局没有人期望,但是我们真正反思这其中的根源了吗?父母也罢教育者也罢,真的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他们考虑,他们有追求自我价值的自由,这种捆绑式教育是真正利于学生成长,还是父母自我满足的结果。因此,新时代背景下,从育人途径角度来看,加强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是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要求,真正满足学生需求,不断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实现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有力抓手,具有时代性意义。
三、改进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策略
(一)转变“全员”的育人观念,丰富三全育人的内涵和外延
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是一项帮助大学生建立方向感、树立使命感和获得成就感的发展性工程,需要全员参与。从高校和教育者角度来看,改变传统认为入学教育即适应性教育的观念,把一切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需求作为适应性教育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短短的一段话,26次提到“青年”,从信任、关心、要求青年到关注、帮助、支持青年再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把青年工作提到全党全局的高度,这是史无前例的。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和教育者应该谨记总书记的嘱托,把培育大学生工作作为新时代的使命来完成。
从家庭教育实施主体父母的角度来看,充分尊重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不过分干预和干涉其成长过程,正确看待学生自身存在的优缺点,不要一味打造教育“别人家的孩子”,再好的教育如果违背了孩子的初衷和意愿,都会变得索然无味,没有什么比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更有利于孩子长远的发展。
从受教者个体而言,变被动式接受教育为主动寻求所需的教育。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有开放的眼光和远见,不能一味地盲从,在不违背三观教育的前提下,遵从内心的需求。
(二)延长教育时间
将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延长至整个大学阶段。目前,多数高校将入学教育与适应性教育混为一谈,尤其只重视大一新生的适应性教育问题,教育时间基本上集中在入学报到后的一个月,最长不过一个学期,很多初入校门的大学生根本还没有赶上节奏就已经终止了。这种以入学教育代替适应性教育的不良做法,是没有把握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直接表现,基础打不好会为后面埋下隐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何以体现?因此,解决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适应性问题需要延长适应性教育的时间,将其延长至整个大学阶段,贯穿于学习、生活、交往等始终。有调查显示,大学生适应性发展趋势最低阶段是大二,大三学生适应性最高。从年级角度来看,大学生经历了大一的懵懂和活跃期的沉淀,没有了激情和目标,大二开始低落一段时间,这段低迷期实际上是大学生对大学的生活与自己的目标期望产生疑问、寻求答案、找到方向、获得释然的一个自我调节阶段,因此,这个阶段不能放任学生,适当的适应性教育能够缩短低迷期,帮助大学生尽早重回轨道。
(三)丰富教育内容,各阶段有侧重
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内容与思政工作相结合,主要以能够满足学生在新起点、新转折点上所需要的知识为主。具体来讲,不仅包含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宏观适应性教育内容,还应该包含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生存,培养人际交往技巧等微观层面的内容。我校开展的“德育2+X”改革方案是在已坚持十二年的德育品牌中再发展和优化中实施的,内容体系进一步科学化,答辩实施由毕业前的集中一次答辩变为“四化”答辩,即阶段化、过程化、计量化、全员化。从年级的侧重内容和阶段方面来看,大一新生以基础教育为主,包含理想信念教育、政策型知识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学科认知教育、学风及行为规范教育等。大一为德育改革实施的第一个阶段,本阶段以适应性教育为目的,以树立三观为核心,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认识世界、体味人生、明确价值,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人生追求,积极探索人生价值的习惯。大二以成长与发展教育为主,包含专业思想教育、挫折教育、素质养成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大三以就业和升学深造的准备教育为主,包括专业技能提高教育、实习实践教育、竞赛促成长教育、升学深造教育。大二和大三为德育改革实施的第二个阶段,此阶段以论促思、完善三观,达成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目的。大四以职业选择和岗前教育为主,包括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管理办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大四为德育改革实施的第三个阶段,以辨促悟、塑造人格,实现自我提高。我校德育“2+X”改革方案自2017年9月实施以来,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以适应为主旋律,围绕三观由树立、塑造到发展和蜕变的成长规律,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辅以引导和教育,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取得良好效果。
(四)拓宽教育形式
借助各类德育机制和实践平台,多维度、多角度促进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实施和开展。大学生进入校园,不适应情况普遍存在,尤其“00后”的大学生,远离以父母家庭为中心的熟悉圈,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个跳跃过程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到适应性教育贯穿大学的整个过程,并根据学生的阶段任务和角色变化,开展不同形式教育和辅导来应对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运用自助互助的社会工作理念,开展小组成长计划、个案辅导、网络教育相结合的多元化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新集体的温暖,主动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适应能力。
从长远发展来看,建构专项解决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工作坊、运营自媒体公众号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学生以经典案例和榜样故事的推文为引领,从身边人的经历中学会自我审视与成长,增进自我认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拒绝盲从,理性对待,自我解决并克服各种不良适应问题。
(五)注重教育实效
适应性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相互补充,但是不能相互替代,切实提高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实效。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是一个细致工程,应该更侧重于学生个体的各种需求和诉求,大学生的需求和诉求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慢慢变成困惑,而困惑得不到及时排解和解决就成了将来的隐患,因此,做好大学生适应性教育要注重实效,要把解决学生的需求和诉求等问题作为核心,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高校应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把握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构建系统、科学的学校适应性教育体系,适时地对大学生进行适应性的理论教育和实践引导,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要高度重视提高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应该刻不容緩地开展这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继续努力,积极开展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相关理论的研究,完善适应性教育工作机制,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延伸,提高适应性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让所有大学生都学会去适应每个阶段的新环境、新任务,学会微笑地去面对生活中随时可能出现的不如意,学会更好地人际相处,学会独立,学会坚强,不断提高自己在大学以及今后人生道路上的适应能力,这不仅能促进大学新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对改善大学生将来的人生发展也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基金项目:2019年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省立校资助立项项目:“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9zsszsx088。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校级课题,“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8010。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1331工程”研究专项课题:“立德树人特色化品牌项目创建研究——德育“2+X”综合改革”支撑项目,项目编号:ZX-18099。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3]郑日昌.中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4]许峰.关于人的适应性培养的社会心理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