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梦
(合肥市委党校 管理教研室,合肥 230031)
安徽省践行新发展理念行动,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7年生产总值(GDP)为27 518.7亿元,2018年生产总值为30 006.82亿元。安徽省GDP连续两年全国排序虽都为第十三位,但增量为2 497.52亿元,增速为8.0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长三角地区,安徽GDP总量仅逊于上海(32 679.87亿元),与江苏省、浙江省GDP差距较大,但增速位居长三角第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即只关注量的增加,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减速增效是我国当今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由于我国经济呈现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因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大任务。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打造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和中国样本,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安徽省是长三角重要成员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安徽省深度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实力,逐渐缩小差距,等高对接江浙沪。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及区域经济协调性发展,也必将是理论界和专家学者关注的研究对象。
从可查的相关文献看出,目前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内容开展研究。1.理论性研究。代表性的研究有:关于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战略布局(胡鞍钢、谢宜泽、任皓,2019)[1]、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历史必然性(李彩华,2019)[2]、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题与对策(郭春丽、易信、何明洋,2019)[3]、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与趋向(王永昌、尹江燕,2019)[4]、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基本路径(余泳泽、胡山,2018)]5]、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保平,2018)[6]、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旧动力转换的产业优化升级路径(张永恒、郝寿义,2018)[7]等。2.城市群研究。以城市群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赵倩、沈坤荣,2019)[8]、推进我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研究(杨兰桥,2018)[9]、世界级城市群国际比较和区域高质量发展路径的选择(沈坤荣、赵倩,2018)[10]、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江三良,2018)[11]等。3.评价类研究。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李金昌、史龙梅、徐蔼婷,2019)[12]、深圳(施洁,2019)[13]和宁波(马丁玲、颜颖颖,2018)[14]高质量发展评价、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黄顺春、何永保,2018)[15]等。
综上,可以看出关于高质量发展集中于定性研究,主要围绕其概念、内涵、意义、政策、路径、方式和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对象为国家、城市群或个别城市。而关于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量研究鲜见。本文拟借鉴相关文献,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定量研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情,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安徽省深度参与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遵循系统性、重要性、综合性、特殊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参考相关文献的指标设置,构建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指标如下:生产总值(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以2017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上述指标数值为样本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2018年度《安徽省统计年鉴》和2017年度各地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数据统计口径、计算方法、度量单位相同,具有可比性,具体数值见表1。
表1 安徽省经济发展原始数据表
运用SPSS23.0版本软件对2017年安徽省16个地市的7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因子、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其中,KMO检验值为0.704,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值为183.684、自由度为21,显著值为0.000,小于0.005,表明本次选取的指标数据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表3、表4、表5。
1.方差贡献率
由表2可以看出,前2个特征根大于1,且累计的方差贡献率已达到86.372%,超过85%,因此,提取2个因子。
2.成分矩阵
对成分矩阵按照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得到旋转成分载荷矩阵。再用成分矩阵,分别除以特征根的算术平方根,得出向量成分矩阵。成分矩阵、旋转矩阵、向量矩阵如表3所示。
表2 解释的总方差
从表3的旋转成分矩阵中,可以看出,在第一个公共因子F1中,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载荷较大,所以F1作为经济规模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载荷取绝对值)、城镇和农民人均收入载荷较大,故F2作为经济效益因子。
3.因子得分及排序
根据向量矩阵计算出F1和F2及综合因子F得分。F1=0.441*生产总值+0.06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4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450*固定资产投资+0.441*财政收入+0.325*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0.34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F2=0.165*生产总值+0.59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094*固定资产投资+0.162*财政收入-0.515*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0.49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F=(F1*0.4810+F2*1.236)/(0.4810+1.236)。F1、F2、F得分及排序见表4。
表3 成分矩阵、旋转成分与向量载荷矩阵
表4 各地市的两个成分、综合因子得分和排序
(1)经济规模因子F1分析。合肥F1得分为7.148,最高,说明合肥经济发展规模和总量水平最大。池州F1得分仅为-1.706,最低,经济规模和总量居全省最后一位。合肥经济规模因子得分高出池州8.890,差距相对明显。合肥、芜湖、马鞍山和蚌埠F1得分均大于零,四者经济发展规模高于全省总体平均水平。皖北地区(除蚌埠)和沿江地区(除芜湖、马鞍山)F1得分均小于零,经济发展规模低于全省均值。
(2)经济效益因子F2分析。阜阳经济效益因子得分为1.728,居全省第一位。马鞍山经济效益因子得分为-2.971,排序第16位,即全省末位。阜阳经济效益因子得分高出马鞍山4.699,差距比较大。宣城、铜陵、淮南、芜湖、池州经济效益因子得分均小于零,低于全省经济发展效益。其他11个地区经济效益因子得分均大于零,高于全省均值。
(3)综合因子F得分分析。根据表4,合肥综合因子得分为5.817,最大,表明合肥的经济发展实力最强。池州综合得分为-1.679,最小,经济发展实力相对最弱。合肥综合得分比池州高出7.496,二者差距较大。合肥、芜湖、马鞍山、蚌埠综合得分均为正数,表明发展实力高于全省经济发展平均值,而综合得分为负数的其他地市经济发展实力低于全省均值。
4.聚类分析
依据F1和F2得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经济综合水平分类图,分类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2017年各地市聚类分析结果
合肥经济实力最强,独成一类。芜湖和马鞍山经济发展较强,归属第二类。淮南、铜陵、宣城和池州经济发展相当,属于第三类。皖北地区的淮北、阜阳以及皖西、皖东、皖南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较低,为第四类。
本文运用了因子、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经济发展差异性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2.合肥经济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排在第一类区域。
3.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济发展质量总体上较高,合肥、芜湖分别属于第一、二类,经济实力较高。蚌埠归入第四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差。
4.沿江地区除芜湖、马鞍山外,其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较低。皖北除蚌埠外,其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也不是很好。皖南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相对优于皖北地区,皖西地区经济也是很一般,排名靠后。皖东的滁州经济实力中等。
因子、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能将多个错综复杂信息的原始变量,通过代数变换综合成为较少的公共因子并进行归类的优势,这些方法广泛用于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研究领域,能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加强区域经济协调性发展。安徽省各地由于政策优势、区位条件、自然禀赋、产业基础等不同,经济发展实力差距明显。为缩小省内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必须进行区域经济协调性统筹发展。区域经济协调性是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安徽省深度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
2.发挥合肥创新引领力作用。合肥要发挥在全省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大对15个地市的政策、创新、技术、信息、人才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合肥都市圈、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皖江经济带、G60科创走廊建设。鼓励合肥在全省各地开设产业园,进行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转化指导。
3.制定区域发展差异性政策。根据全省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特征,结合安徽省情和各地实际,制定针对性和特色性政策。后发地区要找准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理念。对接经济发展先发地区,内外因联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