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远方
(东莞康华医院麻醉科,广东东莞 523000)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术中麻醉方法的选择关系到手术是否顺利,同时也关系到术后身体的恢复。B超引导下进行精确的神经阻滞能够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对机体生理的影响较大,不良反应更少[1-3]。本研究以60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主要对象,旨在评价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8岁-60岁,平均(42.13±2.58)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9岁-60岁,平均(42.18±2.62)岁。两组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开放外周静脉,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对侧,双手自然摆放在身体两侧。
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单纯肌间沟臂丛顶点法阻滞麻醉,将B超探头放置在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从锁骨上方开始,逐渐向乳突方向行纵向扫描,缓慢向上移动探头。确定第4颈椎横突尖端后,在前中斜角肌间隙可见类圆形低回声呈束状排列的臂丛的上、中、下干,在超声探头的外侧部位皮肤处穿刺,经中斜角肌推进,到达神经干回抽无血后注射10 mL 0.75%罗哌卡因(AstraZeneca AB,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764,75 mg/10 mL)+10 mL生理盐水,5 mL 2%利多卡因(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668,5 mL:0.1 g)+5 mL生理盐水。
观察组行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同样行臂丛神经阻滞,并在B超引导下行颈浅丛神经阻滞,将探头横向倾斜置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大致平环状软骨上极水平可见颈浅丛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部,经探头外侧进针至此处筋膜间隙缓慢注射5 mL 2%利多卡因+5 mL生理盐水。
1.3 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4-6]:优:患者完全无痛,且术中无需辅助镇痛药物;良:切皮时无痛但术中牵拉时有疼痛感,需要少量药物辅助镇痛;差:手术野阻滞不完全,借助镇痛药物仍无法完成手术,需改变麻醉方式。麻醉优良率=(优+良)/n×100%。
观察指标:(1)计量指标:①统计两组患者的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②对两组患者麻醉即刻10 min、用药后10 min、用药后1 h、手术结束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进行测定,并进行组间统计学处理。(2)计数指标:汇总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喉返神经阻滞、膈神经阻滞、霍纳综合征,计算后进行组间统计学处理。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涉及的各项资料及数据分析均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用统计学软件中的t检验和卡方检验计量指标、计数指标,并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率(%)以表示计量及计数指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 经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10 min、用药后1 h、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指标较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优势,具体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阻滞完善时间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阻滞完善时间为(14.56±2.36)min,对照组为(20.51±2.42)min,有显著差异(t=12.446,P=0.000)。
2.4 两组患者的麻醉安全性比较分析 经比较麻醉的安全性,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见表3。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麻醉方式的选择关系到手术疗效,也关系到预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确切的麻醉方式,对全身的生理机能干扰性相对较小,是上肢手术、肩部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7-9]。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肌间沟臂丛顶点法阻滞,选择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可获得较好的效果,麻醉优良率更高,患者用药后10 min、用药后1 h、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指标更稳定,阻滞完善时间更短,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这说明此种麻醉方式不仅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同时也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采用B超引导可以为穿刺提供实时影像,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反复穿刺的次数。并且,神经阻滞麻醉的术中管理相对较为简单,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提高麻醉的安全性[10-12]。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
表2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指标(Mean±SD)
表3 两组患者的麻醉安全性比较分析
综上,在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中选择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可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阻滞完善时间更短,麻醉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