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000安顺市人民医院,贵州安顺
类风湿关节炎为慢性全身性炎症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有滑膜改变、肉芽肿形成、关节软骨破坏等。患者临床症状为关节肿胀、畸形、压痛、僵硬及体温升高等。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比较常见,其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能够快速、明显的改善患者关节炎症状,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对此,2015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对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现报告如下
2015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3~65岁,平均(43.6±3.6)岁;病程3~24个月,平均(8.6±0.2)个月。观察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3~67岁,平均(43.6±3.6)岁;病程3~25月,平均(8.7±0.2)个月。
方法:①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碟呤片以及来氟米特片进行治疗。甲氨碟呤5~12.5 mg/周,1次/周,口服;来氟米特片20 mg/次[1],1次/d,睡前口服,连续治疗6个月。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泼尼松片进行治疗。泼尼松片 20~30 mg/次[2],1 次/d, 早餐后 口服,连续治疗6个月。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CRP水平比较(±s)
组别 n ESR(mm/h)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0 57.2±4.5 28.9±1.6 28.2±2.4 17.4±1.1观察组 20 57.2±4.5 24.4±1.6 27.2±2.4 15.3±1.1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炎性因子(ESR与CRP)、晨僵、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数、DAS评分、VAS评分变化进行统计和比较。⑴VAS评分为10分制:①重度疼痛:评分7~10分。②中度疼痛:评分4~6分。③轻度疼痛:评分1~3分。④无痛:评分0分。⑵DAS评分:①高度活动:评分5.1分以上。②活动:评分3.2~5.1分。③缓解:评分2.6分以内。
两组患者ESR、CRP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后ESR、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晨僵、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数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晨僵、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AS评分及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DAS评分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3。
类风湿关节炎是比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炎症反应具体是指在炎性细胞以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下,造成患者骨质流失,进而导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其对于患者机体内的部分抗体能够起到抑制作用,进而减少对于骨骼的损害。当前,糖皮质激素逐渐被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对于蛋白质、糖、脂肪的生物合成以及代谢均能够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同时还可发挥抗炎功效[3]。
泼尼松具有抗炎以及抗过敏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细胞膜以及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进而减少炎性液渗出,同时,其对于机体毒性物质的生成以及释放也能够发挥抑制作用。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数比较(±s)
组别 n 晨僵(min) 关节肿胀数 关节压痛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0 54.8±7.6 18.9±1.3 12.1±1.3 6.7±0.5 15.2±3.6 9.4±1.1观察组 20 54.8±7.7 16.7±1.3 12.1±1.2 4.3±0.4 15.3±3.6 6.2±0.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ESR、CRP水平及晨僵、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DAS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AS及VA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AS及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DAS评分 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0 4.5±0.4 2.2±0.3 7.7±1.2 3.1±0.1观察组 20 4.5±0.4 1.9±0.2 7.7±1.3 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