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层次的活动中推进名著阅读

2019-12-05 02:48冯霞
语文建设 2019年10期
关键词:阿长孙悟空西游记

冯霞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名著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一大板块,也应该设计多样化、多层次的活动,或思考或探究或比较,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一、追问细节,体验情感

《朝花夕拾》中的10篇文章,有5篇提到过阿长。鲁迅先生不写母亲却反复写阿长,可见长妈妈在鲁迅心目中所占的位置。因此教学中笔者就将第一个活动设计为“比较阿长和自己的生母”。

学生会产生很大的疑惑:长妈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让一个大文豪念念不忘?在“给阿长设计身份证”的活动中,我故意设置圈套,直接在姓名一栏填上:阿长。细读文本,学生会发现:阿长是代替了之前的真阿长,至于她的名字,鲁迅未去探问。我再提问:“为什么一个无名无姓的底层妇女让鲁迅怀念了三十多年?少年鲁迅和她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从细节上引导学生认真读文本,又让学生贴近作家的原始情感,将教学重心引到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情节上。

又如教学《西游记之三调芭蕉扇》,我尝试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学生耳熟能详,怎么教好、教到位,这是对教师的考验。在作了大量准备的前提下,我从比较入手,带领学生走进《西游记》,又走出《西游记》。

第一个比较:“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的“调”字可否换用其他动词(或写出“调”字的同义词)?

这是词语比较,这个比较的目的很明显,是让学生了解情节,为下面的比较作铺垫。

第二个比较:“铁扇公主”是鬼,是妖,是仙,还是女人?

这是人物形象比较,目的是让学生在全面把握人物的基础上,體会作者在铁扇公主身上寄寓的情感。顺着这条比较的线,学生顺藤摸瓜,一步步厘清老者、少年男子、樵者、灵吉菩萨乃至“玉面狐狸”和牛魔王对“她”的不同称呼,每个称呼背后是不同身份的人对“她”不同的情感态度。通过这个细节,一个全面的、复杂的铁扇公主就出现在学生面前。

设计这样的比较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走出文本,进一步体会铁扇公主复杂的人生经历,也与整体故事情节呼应,明白孙悟空为什么一开始借扇时彬彬有礼地称呼她嫂子。要知道以孙悟空的秉性,他见到妖魔鬼怪,是二话不说抡起金箍棒就打。

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时,应指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可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透过细节思考问题。

二、比较情节,理解情理

完成了第一步情感上的阅读指导,还要在“理”上与学生进行深层探究。如《西游记》中孙悟空本是不入流的“妖猴”,却神通广大,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经菩萨点化,成了唐僧的徒弟,保护其去西天取经。他本可以一个筋斗云就到灵山,却和唐僧经历了重重磨难,历时十六年才到达。孙悟空的西行之路,也正是他的自我完善、自我成熟之路。而他与唐僧的三次“矛盾”,也可以看成是他的三次情感宣泄,从他的三次出走中,我们可以读到他情感的变化。

在指导阅读时,我以“孙悟空的三次出走”为切入点,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梳理出孙悟空三次出走的原因,采用图表和思维导图归纳。

三次出走:

通过比较孙悟空三次出走的原因和状态的不同,学生基本能看出孙悟空的改变,由之前的主动离开,到唐僧驱逐才离开,再到后来的走了又回,他对唐僧的感情由“义”向“情”转变。他本身也从做事鲁莽、比较自我的“妖猴”,向心性沉稳的“斗转胜佛”转变。而这些外在的变,都是源自他的内心的转变,为下一环节深入探究孙悟空的心理作铺垫。由情到理的比较,让学生读懂了作者,思维也在逐层推进。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次要人物的印象,我还设计了一个活动:通过分类归纳,分析妖魔鬼怪的类型。借此反观主要人物,思考主要人物的精神世界。

三、补充背景,明确情志

在名著阅读的指导过程中,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指导阅读《朝花夕拾》中《阿长和(山海经)》时,我设计的活动是:搜集鲁迅写此文的背景材料,整理《朝花夕拾》创作背景的相关信息;搜集不同学者对鲁迅散文的评价。结合鲁迅的创作经历,引导学生明白鲁迅的杂文善用犀利的词语抨击揭露黑暗的社会,鲁迅的小说主要是剖析病态社会的病根,那么他的散文呢?主要是借助回忆中的温情,慰藉自己冰冷的内心,从而汲取继续战斗的勇气和力量。回忆长妈妈的故事,即是作者这种隋志的体现。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看上去功德圆满,实际上作者还寄寓了许多难以言说的感慨。这时,教师需要适当补充作者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探究作品的一些深层意蕴。吴承恩出生在一个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他自幼聪慧,但是平生不得志,晚年以卖文为生。明朝弘治年间到万历五年,社会动荡不安,连年灾荒,奸臣当道,吴承恩生活的江苏淮安一带,曾出现饥民变乱。官场失意,生活困顿,加深了他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以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曾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西游记》所展示的光怪陆离的世界,看上去与现实毫无关系,实际上却揭示了人性、神性、动物性的彼此纠缠。教师可以设计小问题,让学生探讨“微有鉴戒寓焉”到底寄寓了怎样的主旨。

在名著阅读中有层次地设计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情感的体验到理性的认知,再到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目的的深层探讨,学生循此推进,可以逐层深入地理解和鉴赏名著,并通过探讨某个专题达到了解全书的目的,实现通过阅读名著获得掌握同类名著阅读策略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阿长孙悟空西游记
阿长最看重的是“福”
阿长与沙县小吃
阿长买《山海经》
孙悟空脸谱
我的妈妈是“孙悟空”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阿长买《山海经》
雷伊大战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