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如何做好一个汉语老师

2019-12-05 08:39李炳荣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9期
关键词:汉语新疆文本

李炳荣

[摘           要]  针对新疆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对汉语教师的教学提出四点建议:认识站长位要高端;专业储备要充足;教学形式要灵活;师生互动要频繁。将感性的经验和理性的思考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新疆职业教育;汉语教学;教育站位;专业储备;阅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254-02

汉语教师是新疆职业教育的特色概念,也是新疆教育战线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汉语作为一个工具学科,对其他专业学科起着举足轻重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又因为新疆地区汉语教育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成效,补齐短板的客观需要,又使新疆汉语教育一跃而成为职业教育的重头戏。所以,在新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如何做好一个合格的汉语教师,一些主客观因素必须考虑。

一、认识站位要高端

汉语是国家通用语言。在当今中国,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已经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水乳交融关系,自然,国家通用语言汉语,也就成了必需必然的交流工具。新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家传统文化和通用文字的普及相对滞后,在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全媒体时代,汉语教育已经到迫在眉睫的时刻。肩负着汉语教育任务的汉语教师,既责无旁贷,又任重道远。

在新疆,一个汉语教师必须有很高的政治文化站位。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所传授的不仅仅是一门普通的文化课程,其中蕴含着促进民族团结文化的历史使命以及新疆教育与全国同步发展的时代责任担当。

职业学校的汉语教育又是稳定就业的重要基础,而稳定就业又是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政策落实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教书育人,首先要考虑的是,教什么样的书,育什么样的人,说简单一点,书应该是这一代年轻学子需要的书,人是新时代需要的有用的人。进一步论,书和人都必须是社会、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的。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什么样的书、什么样的人才是社会、国家和时代所需要的。一篇文章的解读,不同的教育者会有不同的深度和广度。如果将教材仅仅作为汉语知识的载体,显然这种教学站位是肤浅的,也是不到位的。汉语(国家通用语言)除了具有一般语言的知识结构外,其丰富的文化历史人文内涵,更是国家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汉语教育教学才算是找到了根本所在。所以教育教学中,教育者必须深入发掘教材文本中蕴涵的文化历史人文精髓,确立一个高度的教育定位,设计一条科学的教学思路,知识的授受才会产生合理的社会价值。

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目前新疆汉语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意识体现。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培养的人,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正常的交流,完成生活工作的各项事务。另一层是,培养的人,必须具备思想觉悟紧跟时代、热爱生活、拥抱社会、服务他人、报效祖国的宽广情怀。所谓“有用”,即有用于社会、有益于国家、有助于他人,而要“三有”,能力固然重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思想情操更是不可或缺。

中等职业教育不比普高教育,因为没有高考的升学压力,对文化课程的要求相对力薄。从某种意义来说,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认识高度往往决定了学习汉语的热情和成效。

二、专业储备要充足

俗话说:“给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也许对汉语专业来说,新疆的汉语教育并不需要多少高深的理论水准,但是作为一门学科,作为教授者,其知识必须自成体系。

首先,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从字、词、句到段、篇、章,有其自身的逻辑构成。比如,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对文字的研究必须立足于形、音、义三位一体。同时还须从“六书”造字法角度去理解字义。词的组合方式、句法及句群知识、标点符号知识、修辞知识及段落结构知识等,这些都是教好汉语所必备的知识背景。

其次,阅读量的保证。汉语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是某一个单纯的具象,它完全融入从古至今的阅读文本之中。孤立地教授或学习汉语知识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只有在文本阅读中才能真正领会汉语,才能学会使用汉语的精要。一个汉语教师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无法将教材融会贯通地加以解读,自然也不可能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文本,更不会从文本汲取营养为己所用。我主张汉语教师首先要阅读一定的中华经典,中华经典是所有文本的文化背景,缺少文化背景的解读,往往是不健全的阅读。当然,广泛阅读当代特别是时下的中外文化书籍,这也是教育保鲜的有效方法。知识的更新总是伴随着汉语的發展,所以汉语教师必须有一种忧患意识,“知不足而后进”,是古训,也是真理。

三、教育形式要灵活

虽然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年龄上相当于普高学生,但是,在新疆职校学生的汉语基础相对薄弱,其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接受能力较弱。基于这样的学情,新疆职校的汉语教育在兼顾理性和感性基础上更应侧重于感性化模式,多采取寓教于乐的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同时,汉语教师应抓住职业教育的特点,将职业教学与汉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汉语教学思路,寻找最接地气的教育发展空间。

1.可以根据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四字法,分解汉语教学模块。设置“听力课”“说话课”“阅读课”“书写课”和语文课五个小门类,以小课的方式强化汉语学习的各个环节,并在语文课上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

2.利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成立各种汉语兴趣小组,比如“手抄报小组”“演讲小组”“辩论小组”“读书会”“文化沙龙”等等,既可丰富校园文化,又对课堂汉语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每月组织一次以专业部为单位的汉语汇报表演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质的汉语教育活动周,鼓励创新、表彰创新,奖励一批在汉语教与学中表现突出的师生。

4.推行朗读教学法和背诵教学法相结合。利用早、中、晚的三读,安排老师和学生代表,领读、齐读美文。古人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放声朗读,是一种既直观又有效的学习语言方法。对教材中提供的篇目,要求全文背诵。学期中末,学校将组织全员参与的背诵比赛。

四、师生互动要频繁

课堂无论如何都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所以如何把握好每一堂的教学,至关重要。语言本身就是交流工具,朱子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之风的清新俊朗,必然源于师生交流的畅达。课堂师生互动是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保障。当然,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习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训练思维。掌握一门语言,实际上也是掌握了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对学习者来说,也是开拓了新思路。

朱熹在给《论语》作注时,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作了精辟的剖析。他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句话用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有几层意思:一者,激活学生的质疑精神;二者,给学生一定的思维跳板;三者,让学生口与心得以畅达。而这里的每一层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任何一篇文章,对读者来说,都是作者人生的一个截面,要想全面了解认识和接受作者的思想,发掘文本空白处的价值成了解读文本的重要思维工具。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开发“空白”,引导学生思考,自疑、自悟、自得。

科学的课堂,教师不能只是一个说教者,还必须是一个虔诚的倾听者。在学生回答和主动表述时,教师都必须认真倾听,一则,只有认真倾听,才能把握住学生不是太成熟的表达中心;二则,只有认真倾听,才能让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三则,唯有认真倾听,才能为随之到来的下一个环节——评价提供真实而专业的基础。学生虽然是受教育者,但也有自己的价值评判系统,课堂本来就是师生互判的场所。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评判,既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估值,也是对课堂价值的正面向导。客观公正地评价,是学生课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依据,更是社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倾听本身就是一个“无声胜有声”的互动。

另外,互动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尤其是在新疆,在新疆的职业学校做汉语教师,只有和学生做心灵的朋友,首先在情感上建立真诚信赖的亦师亦友的关系,知识、技能的授受就有堅实的基础。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任何的规章制度,任何的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6.

[2][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汉语新疆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学汉语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与拼音
新疆多怪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