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津华
[摘 要] 工匠精神的塑造作为为企业和机构提供创新人才的品质保障,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至关重要。从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出发,针对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工匠精神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和其中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借鉴及工匠培养的对策。关注学生未来的工作中工匠精神所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为中国工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培养;中西差别;借鉴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230-02
一、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
谈到“工匠精神”,德国机械和日本电器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高等职业教育与中国发展和区域经济繁荣密切相关。在高职教育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其为中国提供了数以万计的技术和技能人才,但是,当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普遍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道德修养和专业化的培养。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社会普遍认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关键,而企事业单位也很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高职学校在教育中把学生的专业素养、精湛工艺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放在同一个重要位置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这也是工匠精神培养的核心,由此可見,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意义重大。
二、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现存问题分析
(一)高职学生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多数学生在高考中得分较低,基本学习素养和素质较差。很多高职学生并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在面对升学、专业学习、考试等问题方面处于比较迷茫和困惑的状态。缺乏清晰的自我定位,学习自信心不足、厌学情绪严重、对高职学习缺乏积极性,这些都是当前高职院校中学生在工匠精神培养中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二)学生尚未树立正确的奉献精神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年纪比较小,其思想成长状态并不成熟,并且很多高职学生在面对社会工作和所选择的职业时,仍然具有高压心态,甚至出现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的状况,高职学生尚未意识到职业的平等性和社会责任感,在不同职业工作的人都具有社会贡献价值,都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的优秀人才,但是高职学生有一部分存在错误的职业观,缺乏奉献精神,难以从社会和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另外,在工匠精神培养中,外部条件只是基础,学生主观意识才是关键。需要高职学生能够主动养成目标明确、坚持不懈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精神,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工匠精神的塑造。
(三)高职学生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代高职学生在学校期间并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课堂学习中,听课不认真、玩手机、作业抄袭等情况十分普遍。而且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也没有养成向优秀者学习的端正态度,在实际学习中,对待知识缺乏严谨的态度,面对学习中的问题缺乏钻研精神,依赖心理和错误的学习习惯比较多。这种不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都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中的严重问题。
三、中西方工匠精神的差异
“工匠精神”是东西方社会制度中的两个不同概念,西方的“工匠精神”是指工业中的“工匠精神”;东方的“工匠精神”是工艺中的“工匠精神”。前者强调相同的一致性,强调精致感。虽然从表面上看,二者具有相似性,但实际上却存在天差地别。如果我们制作一个装备,每个产品的误差不应超过0.02毫米,这属于西方的“工匠精神”类别。然而,东方的“工匠精神”实际上并不关心工作的错误,而是在充分利用原材料的基础上是否能把它做得漂亮,做得实用,做得精益求精。
如果在非遗产领域倡导“工匠精神”,则不是规模严格统一,而是为了使每件作品都独一无二。如果在两块玉石的表面雕刻蝙蝠,但两块玉石的雕刻会存在左右对照差异性,根据西方的“工匠精神”标准,这两只蝙蝠只能处于相同的位置,这取决于机械化生产的本质。但是,如果遵循机械化生产的标准,由于两块玉石不在一个位置,则必然会有一块不能使用的玉石。但是在中国的“工匠精神”中,则不会考虑这两块玉石是否完全相同,而是关注玉石表面蝙蝠雕刻的地方。因此,西方的“工匠精神”和东方的“工匠精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另外,工匠精神还涉及师徒帮带的问题。一位工匠教500名学生,这500名学生遵循同一师傅的风格,导致产品同质化。相反,如果每个家庭开设一家商店,那么每个家庭都将拥有自己独特的作品,并拥有自己独特的产品。
同时,传承“工匠精神”需要有一定的载体。中国古代人谈到了“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祭祀业的祖先。铁匠纪念太君老君,木匠纪念鲁班……而这些行业先祖受到纪念的原因则与行业的稳定性与监管是分不开的。但有时人们无法管理它,因此需要创造一个上帝,让上帝进行人的管理。这其实利用的是人们对神的畏惧心理。如果有人削减工作,它将违反行业祖先的规则,并将受到应有的惩罚。这并非迷信,虽然信仰行业的祖先不仅没有赚钱和更好的生活,但却有利于社会发展。这是一种俗信。人们希望通过这种信念维持社会秩序,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古代,任何从事同一行业的人都会聚集在一起制订行业规则。业内人士既是规则的制订者,也是监管者。一旦有人违反规定,他们将受到严厉惩罚。如果禁止使用化学肥料种植豆芽,如有人违反规定,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将这个人投票推出行业公会。而现在只说“工匠精神”,却并没有相应的行业组织。
由此可见,“工匠精神”并非如此简单,继承“工匠精神”自然需要卓越的能力,但更需要强大的责任心。通常,任何具有祖传秘方或高科技含量的工艺品都不会轻易传授给外人。“祖传秘方不能传给女人,也不能传给外界”的规矩对后来的社会发展都有十分大的影响。
另外,继承人将手工艺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也十分重要,且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很有作用。从此可以发现,手工艺的继承者可以更全面、真实地向下一代传达工匠技艺的核心内容。但如果只是作为一名外部学徒,工匠技艺可能并不能被100%传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应对手工艺的传承中,就必须有一个监督措施,如果继承者的后代需要学习核心手工艺,但是却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在这种技艺难得到传承的情况下,继承者的头衔可能会被剥夺。
四、西方工匠精神的借鉴及培养工匠精神的对策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工匠精神培养有很多需要借鉴的地方。
(一)学校方面培养对策
首先,学校必须改变传统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学校也应该培养学生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和理解。在培养学生时,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该是启蒙者和设计者,同时向学生传达工匠精神的深层次内涵。
其次,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培养自己的工匠精神,因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效果。
最后,班主任定期举办相关的主题班会,教育学生培养工匠精神,主题课将主要通过举例、播放关于工匠精神系列纪录片,或者举行课堂活动等方式进行。主要目的是通过课堂会议让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工匠精神。通过这些方法,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灌输工匠精神的内涵。
(二)家庭方面培养对策
家庭在孩子的发展中也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父母以正确的人生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动力,以正确的人才观让孩子自由发展,以正确的发展观让孩子健康发展,用正确的亲子视角培养孩子的平等、信任和理解。这些构成了孩子手工艺学习态度的基本要素,而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也需要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社会方面培养对策
首先,社会必须赋予工匠一定的社会地位。在当今社会,老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收入相对较低,这给年轻一代选择工匠职业带来了一定障碍。作为工匠没有发展前景已经成为社会固有观点。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工匠行业,国家应该大力支持工匠,提高工匠职业的社会地位。
其次,企业应积极配合学校,承担培养学生的责任。在学生工艺水平的培养中,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企业可以将自己的需求和经验引入学校,从而使学生的培训具有针对性。公司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岗位,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体验企业文化和产品生产过程。企业的工匠培养目标是要努力追求卓越、寻找缺陷并解决,努力发现产品的缺陷和不足,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品牌,让用户得到最大的满足,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让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参与进来。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教育培养,也是学生工匠精神塑造的关键。
综上所述,培养和提高工艺精神,并将其推向为国家战略,对我国高职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從高职院校工艺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比较中西文化差异,主要是从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工艺精神的原因分析,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培养工艺精神的对策。希望通过各种努力,在培养学生求学期间工艺精神的同时,也能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工业进步做出贡献。学校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我国社会转型的需要,是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工业技术发展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匠人”,实现职业学校学生的人生梦,在当代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栗洪武,赵艳.论大国工匠精神[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2]李丽.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4):24-29.
[3]张娟娟.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回归与重塑[J].职教论坛,2016(35):35-39.
[4]陈昌辉,刘蜀.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在呼唤,职业教育应担当[J].职业,2015(20).
[5]徐健.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极致绽放[J].江苏教育,2015(44).
[6]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
[7]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编辑 张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