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研究与实践

2019-12-05 09:28张丽娟任勇攀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9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职业院校指标

张丽娟 任勇攀

[摘           要]  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是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Delphi法、层次分析法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的标准、“一标三维”的专业诊断模型和指标体系,然后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专业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和处理,为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诊改工作提供经验型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诊断模型;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001-03

专业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单位,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出台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和构建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通知,对各职业院校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责任,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试行专业诊改,倒逼专业改革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开展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是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有效举措。

一、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实施思路

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根据专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和目标,依据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学习、创新、存储、改进等工作流程,利用可行的评价手段、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基于大数据平台,对专业建设发展各方面进行诊断、分析与评价,找准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对策,调整纠正专业建设发展方向,形成纵横联动的8字形“专业建设质量改进螺旋”,不断促进和规范专业的建设和改革。

(一)目标体系

针对学校现状进行SWOT分析,编制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和具体专业建设规划,将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进行分解,明确各专业各项工作的目标、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形成学校专业发展规划与具体专业发展规划的目标执行链。将年度规划任务落实到年度工作计划中,实施层层分解落实,制定相应任务完成的考核标准,并将任务完成情况与部门绩效考核相结合,确保规划建设任务完成。

(二)标准体系

根据学校“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制定完善各类专业标准体系,包括合格专业、品牌专业、重点特色专业和现代学徒制专业等质量标准,从专业条件、专业开发和培养规格三个角度,明确师资配置与建设、课程建设、设施与设备配置、教学实施、学生教育、社会服务等内容的建设质量指标。各专业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各自专业标准。

(三)健全考核性诊断和质量报告制度

建立学校、部门、专业三个层级的质量分析、报告、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反馈实施、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反馈质量诊断结果与改进建议。

(四)建设质量管理平台

集成教学管理、教研科研、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和績效考核管理一体化,对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校本质量管理系统平台,逐步将学校各项工作与质量管理系统平台结合,实现工作过程状态数据的实时采集、审核管控、数据分析,将状态数据作为人才培养质量和工作绩效判断的主要来源和分析依据,完善校本数据平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状态分析、监控、预警、激励机制。

二、专业诊断指标建构原则

(一)动态发展原则

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持续性的系统工程。因此专业建设诊断指标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性标准,只有兼具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诊断标准,才能促进发展基础较好的专业进一步完善,也能促进发展基础薄弱的专业进一步夯实,促进不同发展周期、不同发展水平的专业同步改革发展。

(二)系统整合原则

专业诊断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性、整合性的框架体系。既重专业建设经费、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等教育投入,又重人才培养质量、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等教育产出;既重专业建设基础等背景分析,又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等专业建设过程,兼顾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既重应有目标达成度,又重评价目标相对发展,兼顾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既有对实体要素(如资源、条件)的定量评价,又有对非实体要素(如背景)的定量与定性的整合评价。

(三)决策导向原则

专业诊断指标与其他评价模式不同的关键在于这种评价模式以改进为主要导向。专业建设诊断的目的在于检测专业建设目标的达成度,及时发现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明确专业建设改革创新的方向,为学校领导、专业负责人、专业师生等进行决策提供准确、实用、详细的信息,以更好地指导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

三、高职院校专业诊断模型构建

(一)基于Delphi法建立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诊断指标集

专业建设涉及方面较多,如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仪器设备、招生就业等,因此采用Delphi法科学系统确定专业评价指标集。首先通过专业调研、专家访谈、查阅文献等手段列出专业建设的各种因素,设计制作调查问卷。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包括校外企业专家)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4分为很重要,3分为比较重要,2分为一般重要,1分表示不重要。经过三轮反复,集中专家意见,最后通过Delphi法计算出指标因素集。

(二)“一标三维”专业诊断模型构建与内涵分析

基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及评价现状,借用CIPP评价的理念与模式,本研究提出“一标三维”专业诊断思想:

“一标”是指一个目标,每个专业首先根据学院的专业发展规划、学院各层专业发展标准与实际情况,将专业的目标设定为“合格专业”“品牌专业”“重点特色专业”“现代学徒制专业”和“淘汰专业”中其一,从而形成具体专业发展建设方案,确定具体专业建设目标。

“三维”是指三个维度,分别是专业条件、专业开发、培养规格三个诊断维度。“专业条件”包括“师资队伍配备、建设经费配备和专业实训条件”,“专业开发”包括“专业调研要求、校企合作建设、培养方案制定和专业资源建设”,“培养规格”包括“学生职业发展、学生专业技能和学生职业发展”。

专业建设“一标三维”的诊断模式根据社会分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专业发展,以核心目标为导向,以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撑,以课程教学为重心,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关键,以学生核心能力发展为目标,构建专业诊断指标体系,通过诊断改进,不断引领专业建设活动,提升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专业指标体系设计

通过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根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的原则,基于专业诊断“一标三维”模型和专业核心要素分析,充分考虑“条件性指标、过程性指标、成果性指标”三类指标的选取和指标的相对独立性,由此细化出校内专业诊断层次结构模型和三级指标体系。

而合格专业、品牌专业、重点特色专业、现代学徒制专业和淘汰专业的指标体系,在把握共性的基础上,分别对一、二、三级指标同一层次内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确定出相应的指标权重系数,分别形成相应的指标体系标准,确保专业诊断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形成性和有效性。专业诊断标准的三级指标如下表:

四、大数据背景下专业诊断数据挖掘与分析

将专业建设关键要素、标准指标,进行质量标准说明,设定诊断预警线,制定改进结果与认定、信息化平台上传资料的要求,按照“明确任务—完成任务—整理上传资料—总结分析—提交审核—任务完成”工作闭环流程,以各个专业自诊为主,及时采集岗位职责落实、年度计划落实、项目建设等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数据,实施过程诊改和结果诊改相结合的自主诊断改进,通过学校驾驶舱、专业驾驶舱、课程驾驶舱、教师驾驶舱、学生驾驶舱等进行数据展示,包括分数、排名、对比、雷达图等,动态展示各专业建设、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各专业根据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周期,自动生成自主诊改报告。

基于數据平台实施的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实现了“线下到线上”“黑箱到透明”“被动到自觉”“静态到动态”四个方面的转变,将原来线下的工作,搬到了线上;原来看不到的工作情况、进度、质量,在平台上透明可见;由原来被动地完成工作,到现在自主、自觉完成工作并进行诊改;由原来相对静态的工作状态,到实时动态自我监控工作进程和完成比例等。通过四方面的转变,师生员工积极主动、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的内生动力得到有效强化,各专业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任占营.专业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点[N].中国教育报,2016-01-26(04).

[2]王亚鹏.校本专业诊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逻辑起点[J].教育与职业,2017(21):56-57.

[3]袁洪志.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258-265.

[4]周俊.基于质量提升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35-38.

[5]龚佑红.基于状态数据平台的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诊改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12):286-288.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职业院校指标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