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

2019-12-05 08:40方媛媛
艺术评鉴 2019年20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教育教学

方媛媛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将关注度放在一些别的地方,就近几年来说,审美教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对于美这一概念以及人们审美的方式角度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不同时代人们对于美的概念往往有很大差别。换一种说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范围会不断扩大,每扩张到一个新的领域后,就会在那个领域中不断深挖与发展。需要知道的是,当一个领域的生产力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时,需要其美学层次也随之发展到相应的地步;这样的话对于教育就有严格的高要求,需要其独树一帜。从个人角度出发,美的规律具有重大意义,人不仅需要通过美的规律对客观的事物进行改造,同时也需要通过其来完善自身,使自身变得更加完美。不容分说的是,无论是文明还是教育,一旦缺少了美,那么其就是有缺陷的或者畸形的。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   教学   教育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0-0125-02

审美教育这一名词,简称“美育”,其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对学生的审美方式进行纠正、对学生的审美标准进行塑造、对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在自身保持美这一原则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深层激发学生。在高等职业舞蹈教育中,对美的要求是很高的,老师们也自然而然非常关注美育,好的美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在舞蹈考试中的形体分数,还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甚至对学生的素质起到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外在美内心美结合的优秀人才。

一、民族民间舞与审美观的内在联系

民族民间舞大多数人应该都了解过,一般都是随着诗歌或者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根据各个民族的不同,民族民间舞可以表现出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差异、审美的差异、性格差异或者思想信仰差异,民族民间舞在表演的时候,不仅具有给人观赏的效果,同时还起到了美育的作用。其作为学生接受美育的中介,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吸收美育知识,让学生在舞蹈实践中更加适应。在练习舞蹈的同时,学生不仅能够得到身体感官上的轻快,同时也能得到内在的升华与放松,舞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全新的境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审美水平。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的瑰宝,同时也可以算是一种精神财富,在朴实亲民的舞蹈中表现出人民之间相互的美好情感。风格鲜明又韵律优雅,让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

二、民族民间舞是对审美观的真实体验

民族民间舞在学生的美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个人修养,其实用性已经得到了验证。从古至今,很多伟大的哲学家已经对这一观念进行了验证,例如孔子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等等。这些伟大的先人一致认为,我们平常难以实际表现的道德这一方面可以从舞蹈者的动作中进行提炼,意思就是舞蹈者在表演时流露出了其自身道德水平。因为这种想法,舞蹈在美育方面的独特优势就表现出来了,我们可以系统的概括为:舞蹈艺术并不像语文英语这些学科那样采用大量的知识灌输、习题练习,而是在每一个形体动作中默默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启发学生。在舞蹈教学中,学生保持高度的热情,积极投身于舞蹈实践中去,是对其自身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的提高,是其身心全面升华的方式。在学习民族民间舞的时候,学生需要根据各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地理环境等对其舞蹈进行研究讨论,分析每个形体动作,然后再依靠着平常舞蹈练习时所受到的锻炼,反复进行学习,要细致到每一个形体动作的表演方式,尽可能的让自身融入到舞蹈民族中的情境当中去,这样才能使整个表演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赢得众人的掌声与好评,让大家充分体会到这种民族民间舞独特的美,帮助学生培养美感。

三、高职民族舞蹈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方法

美感其意义较难理解,可以解释为在某一过程中审美人在看到所审事物时产生的感受,美感是人认识美、欣赏美、评价美的关键一环,其表现为一种心理状态,能够让人身心舒畅。当然,美感是可以通过某些方法训练出来的。高等职业学校在民族民间舞方面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方法选择性的进行美育,来提高学生的美感。

(一)加强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对于高职院校的民族舞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学生们可以在情境教学的过程当中感知舞蹈的魅力。那么什么是情境教学呢?情境教学指的就是教师能够在舞蹈课堂中对环境进行自我设定,让学生融入进课堂的学习之中。学生通过感知教师所设计的特定的情景,可以对舞蹈课堂燃起更大的热情,同时也能够在这样的情境中去感知美的存在,达到情感与认知的高度融合,从而热爱舞蹈。在教师进行情境设定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参考每个学生内心对美的定义,从而“对症下药”。不仅可以参照学生的审美,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人文特征来设计特定的情境。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情境设计,可以让学习舞蹈者深有体会并且加强对所学舞蹈的认同感。当学生能够真正的融入进舞蹈的学习,就能够真正的感知到舞蹈当中的魅力。这样情与景的交融能够让学生更加的热爱舞蹈,认识到不同舞蹈之间艺术形象的差异。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了,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自然而然的达到了。

(二)加强形象教学

舞蹈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其具有形象性,形象性能够让欣赏者直观、快速的了解到一段舞蹈的精髓所在。在高职民族舞蹈当中,加强教师的形象性认識是至关重要的。所谓形象性也就是包括形体、动作、旋律等等高度融合在一起而给观众呈现的一种外观形象。通过形象性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受感染。不仅如此,通过形象性的教学,教师可以亲自示范或者是给学生观看视频,这样学生欣赏到舞蹈中的形象美,学起来也就相对容易多了。

(三)加强开放式教学

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采用封闭式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开放式教学在舞蹈中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小觑。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舞蹈中寻找到一种亲和力,教师可以让舞蹈课堂遍布整个大自然,通过在大自然中学习舞蹈,可以让舞蹈变成一门生活的艺术。高校当中的民族民间舞蹈常常包含了一个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和精神,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深刻的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对于高校的民族舞蹈的教学是非常有效的。通过开放式的舞蹈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舞蹈中找到一种回归生活的感觉。同时,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的风俗习惯所设计的舞蹈适合当地学生的学习,也会产生更加有效的学习效率。因此,在进行高职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中,加强开放式的学习是一个必须要进行的课程。

(四)充分运用情感教学法

情感教学法指的就是在指导学生进行舞蹈学习的过程中,要融入教师自己的情感,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情感教学方法可以向学生展现指导教师的内心世界,从而激起学生内心当中的一种共鸣。在进行情感教学法时,教师要能够将真情实感融入进舞蹈教学当中,学生通过观看老师的示范,可以感受到其中的韵味。同时,肢体语言在情感教学法中的作用也非同小可。使用肢体接触能够更快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样的学习热情中能够升华对于舞蹈的认识。认识得到了提高,心灵就得到了释放。不仅如此,情感教学法还能够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舞蹈当中存在的美好,感受到舞蹈是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通过情感教学法,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舞蹈的热情也就高了。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就相对而言轻松很多了,学生的内在审美也随之而得到了质的提高。因此,要想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培养,情境教学法也是不可忽视的。

四、结语

根据以上的介绍,会发现做好了高职学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审美得到质的飞跃,也能够实现一个全方位的发展。在实现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能够感知到舞蹈中存在的魅力,就会自行把握好舞蹈学习的规律,从而在舞蹈学习中更上一层楼。不仅如此,教师也应当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当前的背景下,只有高度重视对高职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才能够让我国的高职舞蹈教育质量得到提升,才能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提振.审美差异下的民间传统舞蹈与舞台民族风格舞蹈——南疆“非遗”舞蹈传承现状考察的思考[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8,(04).

[2]金浩.共舞新时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前景[J].艺术广角,2018,(05).

[3]仝妍.當代都市民间舞蹈的语言分化与审美嬗变[J].艺术评论,2018,(09).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舞教育教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提高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关于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分析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民族民间舞体态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