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欣欣 张大为
摘 要:新时代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依托。近年来,沈阳民营经济在规模和数量上发展态势良好,但距离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在全面剖析沈阳民营经济发展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破解路径,以期为沈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营经济;现实困境;破解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强调:“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明确提出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面位振兴。沈阳作为东北的核心和代表,如何在新一轮的东北振兴中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呢?推进沈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重要实现路径,民营经济是沈阳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力量。2018年,沈阳市民营企业数量占市场主体95.3%,民营经济吸纳全市80%以上的从业人员,贡献全市税收收入的46.7%。可见,民营经济在沈阳经济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将是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必由之路。
1 沈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1.1 思想观念保守,不重视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沈阳地区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影响,对民营经济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民营经济发展缺乏信心,没有平等对待民营经济,导致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困难,融资困难,享受不到平等的产业、税收、技术、人才等政策;政府也没有构建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制度,使民营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社会对民营经济发展缺乏信心,将民营经济视为“体制外”经济。青年人就业不愿意选择民营企业,认为不稳定;社会资本投资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不高,认为风险高,收益与风险不成正比。最终,导致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制度保障缺失、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的现实困境。
1.2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驱动不足
目前,沈阳的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这些行业大部分处于产业链条的中低端,属于市场准入门槛低、没有核心技术壁垒、竞争激烈且投资产出效益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然而,生物医药、电子科技、新型材料等这些科技含量高、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中高端技术产业在沈阳民营经济中比较罕见。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榜单中,辽宁省仅有7家企业入围,沈阳市只有“沈阳远大集团”一家企业进入,遗憾的是,2017年该企业也跌出榜单。可见,虽然沈阳民营经济在数量和规模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创新驱动不足,行业分布大都集中在没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中低端行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3 民营经济营商环境不良
从营商环境的角度来看,市场准入门槛高、融资困难、生产要素成本高以及税收负担重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首先,从市场准入门槛来看,虽然政府近几年相继出台了一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政策和意见,但实际上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三门”仍然没有完全清除。市场准入的高门槛,限制了民营企业的经营范围,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其次,融资困难是制约包括沈阳在内的整个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民营企业融资的基本途径是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公司,许多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抵押资金不足等原因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从民间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又要承担高额利息成本的压力,使民营企业融资举步维艰。资金、劳动力及技术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的生产要素,创新驱动不足加之融资困难,已经使沈阳民营企业发展承担了较重的资金和技术成本。随着东北地区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供给短缺现象日益凸显,又使得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着用工成本上升的困境。生产要素成本高已经成为制约沈阳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此外,近年来,沈阳市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但有些不合理的项目并没有完全清除,短期内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受到税费的影响。
1.4 民营经济人才严重缺乏
民营经济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最关键是人才,民营企业竞争的核心也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術人才的缺乏是制约辽宁民营经济发展关键因素。一方面,民营企业多是家族式企业,在管理上思想保守落后,企业权力比较集中,限制高级管理人才职能的发挥,导致人才流失。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于民营企业引进人才的扶持政策,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在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很难享受到优惠政策,导致民营企业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此外,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用人机制,容易出现高级技术人才流失的现象。
2 沈阳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破解路径
2.1 深化思想解放,用发展的思维对待民营经济
突破思想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是首要的。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多维地看待民营经济。从经济体制上看,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从发展目标上看,发展民营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从当前发展形势上看,辽宁要真正走出低谷,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民营经济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化解产能过剩的危机,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大力扶持和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型发展,发展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需要民营经济担当主力。因此,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必须要客观地、正确地看待民营经济,必须要认识到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继续深化思想解放,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2 积极破解转型困局,提升转型升级能力
(一)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沈阳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大阻力在于创新驱动不足,民营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就企业自身而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尽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在同类产品中要具有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通过“走出去”,向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学习,寻求与国内、国际研发机构的合作,以强自身的研发能力。就政府而言,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给与相应的资金、技术以及政策支持;实施区域创新驱动战略,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为民营企业、高校与科研单位牵线搭桥,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型民营企业。
(二)结合地区产业特色,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围绕沈阳市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产业、航空产业等,做好相关产业的配套,以国有大型企业为龙头,为其提供零部件、测控设备等生产、维修等相关的配套服务,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在产业振兴背景下,依托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自身的升级发展。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引导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开展国际间产业链投资合作,融入国际合作共建,借助国际产业链发展,带动沈阳市民营经济的发展。
2.3 针对突出问题,持续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
(一)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
首先,要持续放宽民营企业准入领域,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采取与民间资本联合、联营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既能弥补财政资金不足,又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此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混改,既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又能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最后,引导民营企业进军金融保险、物流配送、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引导民营经济投资康养产业、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不断延伸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和发展空间。
(二)破除融资障碍、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
金融机构要转变经营理念,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商业银行要加快建立符合民营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政府引导要发挥引导和协助作用,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担保等。同时,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放宽金融市场准入,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起设立和参与组建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此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开展识产权、专利等质押贷款,不断发展民营企业资金供给方式。
(三)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民营企业成本
落实好“营改增”等减税降费政策,降低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同时要取消一切不合理的乱收费,适当调整民营企业“五险一金”等有关缴费比例,降低用工、用地、用能、物流等成本和其他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盈利空间。
2.4 持续提升民营经济人力资本水平
一是积极培育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现代企业家精神的民营企业管理者。将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纳入本市的人才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沈阳高校的教育资源,开展对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提升民营企业家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大力倡导创新创业精神,鼓励大学生、科技人员等各类人员创业,对于好的创业项目要重点扶持。二是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对于民营企业引进的高端人才实行平等的人才政策,对其家属就业和子女就学给与政策支持。三是鼓励开办各层次职业院校,支持和引导职业院校根据沈阳市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并给予一定补贴。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以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为民营企业培养适应其發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雪松,于东明.沈阳市民营经济发展概况与瓶颈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
[2]安玉新,王永东.沈阳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研究[J].辽宁经济,2019,(03).
[3]满海红,张强.沈阳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及发展现状提升分析[J].辽宁经济,2017,(12).
[4]王淑珍.激发沈阳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的对策[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3).
[5]刘静.沈阳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