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培 仲寒利
[摘 要]环境教育是新时代绿色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消费社会的到来,城市与农村都面临着因垃圾增长而影响生活环境的社会难题,但当前公众通过主动开展垃圾分类来减少垃圾数量的现象却很少见。这与中国长期以来缺少有效的环境教育有直接联系。当前,国内垃圾分类环境教育多注重一些形式上的宣传与教育,尚没有建立完善的环境教育知识体系;长期的环境教育规划尚未制定,短期运动式环境知识宣传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公众环境教育需求;环境教育方式避重就轻,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手段来推动环境教育,导致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不断累积。针对此类现象,需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地开展垃圾分类环境教育,制定长期的环境教育规划与实施方案,改进教育方法与执行方式,促使公众培养良好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建立人与环境之间深厚的环境情感。
[关键词]垃圾分类;环境教育;环境意识;环境行为;环境情感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公众的消费能力大幅提升,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每天都在消费大量的现代工业制品。与之伴随,各种包装制品、塑料袋、废纸张与厨余垃圾等废弃物的数量快速增长,造成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現象日趋突出。面对垃圾数量增长的难题,除了垃圾填埋、垃圾焚烧与部分回收利用方法之外,开展垃圾分类收集是减少垃圾数量增长和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当前公众垃圾分类的环境意识不高与环境行为不足,尚难以形成行之有效的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体系。分析来看,原因之一就是全社会整体的环境教育仍比较欠缺,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公众难以形成自觉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
结合现有的环境教育研究情况来看,大部分研究着眼于国内外环境教育经验的借鉴①、环境教育机制的构建②、环境教育的功能③等,却鲜有研究系统地论述当前环境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背后的社会根源。通过中国知网(CNKI)期刊文献检索,以“环境教育”为关键词检索到600余篇核心期刊文章;以“环境教育问题”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只有34篇相关内容期刊文章,其中核心期刊文章只有6篇。可见,当前有关环境教育方面研究并不充分,尤其是对当前环境教育所存在问题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亟待重视与加强。
从垃圾分类这一研究视角来分析当前公众环境教育状况,有助于更加准确、深刻地来掌握当前环境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理解背后可能存在的社会文化逻辑。本文试图利用实地调查与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来探究公众对环境教育的看法,环境教育对公众环境意识与行为的影响,以及公众环境意识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等问题。在明确环境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相应的对策,有效地通过教育手段来促进公众垃圾分类意识与行为的形成并保持协调一致。为了更好地推进全社会开展环境教育,本文尝试创建起一个系统完整且内涵丰富的现代环境教育体系,来提高公众的环境教育素养与培养环境实践行为。
二、文献回顾与梳理
环境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威尔士自然保护协会主席托马斯·普瑞查(Thomas Pritchard)首次提出。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加重,环境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相关概念、教育现状方面的梳理来掌握当前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为后续相应的对策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一)环境教育概念界定
当前学术界对环境教育概念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说法。197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会议认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概念是为了发展和评价人及其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问题做出决定,对本身的行为准则做出自我的约束。”①这一概念也被很多国家在开展环境教育过程中推广使用。与此不同,1972年英国学者卢卡斯(Lucas)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卢卡斯模式”(Lucas Model),把环境教育概念归纳为关于环境的教育(about)、为了环境的教育(for)、在环境中的教育(in)三者的结合。他同时指出,其中任何两者或三者的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教育②。国内学者徐辉从跨学科角度对环境教育进行了定义。他认为,环境教育是以跨学科活动为特征,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他们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的一门教育科学③。从学术界研究情况来看,对环境教育的概念并没有开展深入、具体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来进行论述,至今学术界并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环境教育概念。当然,从实际研究情况来分析,环境教育需要结合研究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环境教育方案,切实执行公众环境教育的相应制度。
(二)环境教育研究现状
当前的环境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法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关注环境教育的应用性研究、国内外经验借鉴以及环境教育法律方面。
第一,大中小学校加强环境教育的应用性研究。当前环境教育方面的研究绝大部分聚焦于大中小学校环境教育应用性研究。一是侧重于环境教育内容的研究,例如在中小学校课程中融入环境教育的内容①、制定一些专门的中小学校环境教育课程②以及环境教育内容的发展研究等等。二是侧重于环境教育方法的研究,例如中小学渗透式环境教育方法的推广、实践性环境教育方法的探索以及环境教育方法的变化与发展等研究。大部分研究都着眼于当前中小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采用教育内容改变与教育方法改进等手段来应对,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单一化”的内容与方法的研究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并没有深入分析问题背后所存在的社会根源,难以抓住环境教育问题的本质。
第二,国外环境教育经验的学习与借鉴。一是国外先进学校环境教育经验的学习。通过学习国内外发达地区的环境教育经验,为国内环境教育提供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机制等方面的有益经验③。二是通过国内外地区环境教育情况的比较来改善中国环境教育机制。通过比较发达国家环境教育的经验,探讨发达国家环境教育之所以成功所存在的共性,进而完善中国的环境教育体系④。此外,通过中外环境教育的比较,还能比较直接地反映国内外在环境教育方面的差距以及国内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国内环境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⑤。由于国内环境教育起步相对较晚,通过国外发达地区成功的环境教育经验的学习与借鉴,有助于理清今后国内环境教育的发展方向,提高整体的环境教育质量,但同时也需要从国内经济、社会、文化等实际情况出发来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三,环境教育立法方面的研究。环境教育法治建设是保障环境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当前,中国在环境教育领域内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缺乏,难以有效地推动全社会开展有效的环境教育。结合中国的环境教育理论研究、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经济社会背景、公众环境意识与行为等方面,环境教育立法已具备相应的理论依据和立法依据,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环境教育立法方面的经验,可以着手制定《环境教育法》⑥,切实从法治层面来推动环境教育。也有学者提出,在环境教育立法的同时也需要建立相应的规范体系,以此完善环境教育机制⑦。可见,从法律层面来看,这是实现环境教育的必要步骤,有助于形成比较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水平。
(三)环境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环境教育研究情况来看,国内相关研究总体起步较晚,研究内容缺乏具有中国特色与特征的表现。在环境教育理论研究方面,鲜有突出的研究成果,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实际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剖析仍不到位,多学科交叉研究较少,难以准确抓住环境教育的本质问题;从总体上来构建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的研究仍较少,当前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單一性方面,缺乏系统性。
第一,关于环境教育的理论研究相对偏少。环境教育理论研究仍很不足,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一些应用层面的分析与概括,缺少对实际问题的概念总结与理论提升。理论研究的不足必然导致当前环境教育缺乏足够的思想指导,难以从根本上推动国内环境教育的进步。理论研究的不足也反映出当前研究没有抓住环境教育背后存在的社会文化根源,不能从社会机制层面去把握当前环境教育的实情。
第二,对环境教育存在问题的关注仍不足。当前大部分环境教育研究主要关注一些成功经验借鉴以及中小学校环境教育机制的构建等方面,缺乏对环境教育问题的全面分析。从环境教育的落实与发展来看,只有准确地把握住当前环境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深入地理解环境教育的全过程。正是因为缺少环境教育问题方面的剖析,尤其是环境教育所面临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方面原因的研究,致使当前环境教育难以真正在学校、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主体中开展起来。若不清除现有的障碍和困难,环境教育就只能浮于表面。
第三,有关环境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主要着眼于一些学校环境教育机制的设立与发展,但缺乏系统性体系构建的研究,且关注面也相对较窄。根据环境教育体系构建的目标,环境教育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发动全体公众积极参与,通过自身的环境行为来保护与改善周边环境,构建和谐的人与环境关系。但是,当前研究缺乏这类全局性、整体性的研究,存在“碎片化”研究的问题,顾此失彼,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动环境教育的起步。
基于上述问题的分析,本文试图从垃圾分类这一环境行为切入来分析当前环境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理解其背后存在的社会文化逻辑,从全社会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环境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症结。另外,本文还尝试以垃圾分类环境教育为研究内容提出一系列解决对策,从环境知识宣传、环境行为形成与环境情感培养三个层次来完善当前的环境教育体系,实现公众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改善,建立人与环境之间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垃圾分类环境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环境教育是一种系统性教育,不仅仅是环境知识的学习,更是环境情感培养、环境法律宣传、环境责任树立的一个过程。根据环境教育相关概念与实践调查的分析,笔者把环境教育分为三个层次,即环境情感的培养、环境行为的形成和环境知识的普及,并按照这三个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组成金字塔结构(见图1),由此反映环境教育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笔者长期以来一直关注长三角地区垃圾分类的研究与实践,多次到上海、杭州、南京、金华、合肥等地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对当前各地的垃圾分类教育情况有相应的了解,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全面的总结,形成一个垃圾分类环境教育方面的整体性分析。
(一)重视垃圾分类基础知识的宣传,缺乏系统性的环境教育
开展垃圾分类已成为社会新时尚,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6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2018年,习近平在上海调研时进一步提出开展垃圾分类是一种社会新时尚。可见,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大文明”。随着国家层面重视垃圾分类,全国各地陆续出台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推进城市和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成为当前社会热点话题,各级政府都把垃圾分类知识普及作为重要的日常工作内容,通过电视、墙画、网络、宣传册等媒介来进行多方位宣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众去了解垃圾分类知识。
但是,当前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呈现“碎片化”倾向,缺乏系统性教育内容。从环境教育内容的构成情况来看,垃圾分类教育不仅包括环境知识的普及,还应涉及环境实践与环境情感方面的内容。当前垃圾分类环境教育只着眼于一些基础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没有关注环境实践与环境情感的教育。垃圾分类知识的教育内容也比较单一,主要是一些垃圾分类口号、标语、精神,至多是垃圾分类具体知识的宣传,缺少对垃圾分类法律知识、垃圾分类生态价值、公众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说明。通过笔者2018年在上海长宁区某个小区的访谈,可以进一步了解当前街道、社区层面垃圾分类知识传播情况。
[访谈1]我们小区按照上级政府要求,开展多方面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在小区进出口等显眼的位置设立宣传栏,宣传垃圾分类的要求、告知居民垃圾分类的分类类型以及垃圾分类积分的一些规则。我们同时也组织过社区志愿者在小区内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让小区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2018年8月10日)
该小区是上海市试点垃圾分类社区之一,在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方面走在前列,但仍存在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与教育不到位的问题。从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地区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形成完善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机制,更不用说开展系统的环境教育。因此,改变当前“碎片化”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方式,是开展公众垃圾分类的前提,需要决策者认真思考垃圾分类环境知识如何能够有效、系统地推广。
环境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环境管理,应避免趋向于采用简单化、清晰化的管理手段。单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推广垃圾分类知识,短时间内可能会有一些效果,但只能浮于表面。这也是当前环境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不能树立正确的环境教育理念,只追求短期政绩考核的要求,注重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人数、次数以及影响面,却忽视环境教育体系的构建,难以从基础知识、技能知识、法律知识等方面来全面宣传与普及。从根本上来看,这是由于环境管理者没有真正理解垃圾分类环境教育的内涵,采用了不恰当的行政管理方式来推动环境教育的开展。
(二)重视学校垃圾分类知识的教育,忽视公众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
当前,中小学校重视垃圾分类知识的教育,注重学校垃圾分类的开展。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工作,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与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到2020年底,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100%,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教材,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中小学校通过在日常课程学习过程中设立垃圾分类相关的课程,促进中小学生学习有关垃圾分类知识,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学校垃圾分类的覆盖面。与此同时,学校通过垃圾分类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小手拉大手”的作用,通过中小学生的言行来影响家庭成员,促进家庭住户垃圾分类的推行。
与学校垃圾分类知识的专业化教育相比,社会公众的垃圾分类知识教育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根据笔者在长三角地区的实地调查情况来看,当前公众的垃圾分类知识教育主要是通过媒介宣传为主,示范、口口相传为辅等方式来进行。从城市社区的情况来看,主要是通过公共媒体宣传、社区内部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示范等方式来推进垃圾分类知识的教育;从农村社区来看,限于村民的教育水平,垃圾分类教育主要通过口口相传、行为示范、相互模仿等方式来推进。虽然近些年来全社会都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并通过网络、电视、报纸、街头广告等方式来促进垃圾分类知识的推广,公众也掌握了一定的垃圾分类知识;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相应的影响面仍比较窄,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如何提高农民的垃圾分类知识水平与改变垃圾分类价值观念,依然任重而道远。
笔者曾在浙江金华地区对农村垃圾分类开展调查,了解到当地农村垃圾分类方法经历了多次变化与调整,最终形成了符合当地村民生活特点的垃圾分类“两分法”(可腐烂垃圾与不可腐烂垃圾)。当地农业部门的一位负责人提到:
[访谈2]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在农村搞“四分类”垃圾分类方法,即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与其他垃圾。但是,受老百姓的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四分类”方法难以有效地推广开来。虽然前期我们做了很多的宣传工作,但大部分村民反映搞不清楚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之间的区别,尤其是一些年纪大的老年人更难以接受这种分类办法。迫于无奈,我们只能改变现有的垃圾分类方法,改变为可腐烂垃圾与不可腐烂垃圾的“两分法”。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符合农民原有的生活习惯,也比较容易理解和操作。(2018年3月15日)
上述案例一方面反映出当前农村垃圾分类需要结合农村社会实际来开展,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农村垃圾分类的宣传与教育仍然比较欠缺,缺少一些有质量、有深度、有效果的垃圾分類教育。从垃圾分类的整个流程来看,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是实现垃圾分类的前提,也是提高公众垃圾分类意识、形成垃圾分类行为与培养环境情感的基础,影响着整个垃圾分类系统能否成功运转。而从当前公众垃圾分类宣传与教育情况来分析,大部分宣传仍停留在较浅的层面,没有实质性、长期性的宣传与教育方案,难以有效地推动公众环境意识、环境情感的培养。
环境教育不能采用“一刀切”行政管理推行方式,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开展。从教育方式来看,学校教育具有相对一致性,也便于垃圾分类环境教育机制在中小学校设立。但是,从全社会的情况来看,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群体接受环境教育有着较大差异,需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否则难以真正落实环境教育的内容。而从当前的环境教育方式来看,教育方法缺乏灵活性、自主性,无法与现实社会状况相吻合,更难以从公众的需求视角入手来开展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方面的宣传与教育。
(三)注重运动式垃圾分类教育,缺少长期的环境教育规划
当前垃圾分类教育侧重于短期运动式的宣传模式。随着垃圾分类成为全社会的新时尚行为,各级政府部门都开始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与制度来宣传垃圾分类与推进垃圾分类活动。近两年来,垃圾分类宣传越来越频繁,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移动终端等方式来向公众普及各类垃圾分类知识,短时间内促进公众了解垃圾分类知识与掌握垃圾分类技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运动式垃圾分类教育基本是以政府部门为主要发起者,通过行政命令式指派方式来推动市县、街道、社区等各级部门进行宣传与教育,有助于垃圾分类信息的全面铺开和推广。但是,运动式垃圾分类教育方式也面临着“一阵风式”推广的问题,只注重表面和形式上的宣传而忽视真实效果。
垃圾分类环境教育缺乏长期、系统的教育规划与方案。无论从当前大中小学校还是公众垃圾分类环境教育方面的情况来看,都没有形成相应的长效教育机制来准确、有效地开展垃圾分类等方面的环境教育。2019年,笔者在杭州某大学进行调查时,发现当前大学生环境教育仍存在不规范、不健全、不重视等问题。
[访谈3]学校一般会在世界地球日、环境日、植树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大学生社团举办一些环保宣传活动,或者一些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来进行专业化的环境知识学习。大部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过程中会涉及一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内容。但是,如果从专业性、系统性环境教育方面来看,当前大学尚没有形成规范的环境教育模式。从长远方面来看,加强大学生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且文化教育程度较高,比较容易接受环境保护方面的新理念、新知识,建立环境教育的长效机制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培养良好的环境意识。但当前的大学生环境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做很多工作。(2019年3月7日)
教育是百年大计,环境教育同样是长久之计。实现全社会公众全面开展垃圾分类,需要长期有效的垃圾分类环境教育的推行。从中国台湾、日本等垃圾分类较成功地区的经验来看,可能需要经过二三十年的环境教育的推行,才能逐步促使公众树立起环境意识、环境行为与培养良好的环境情感,从而通过自身环境意识的带动,自觉地践行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行为。
运动式环境教育虽然短期效果好,却难以从根本上在全社会建立起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短时间内开展运动式垃圾分类环境教育,利用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资源来推动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往往容易出现流于表面、形式主义的问题。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社会大工程,必须制定长期教育规划与实施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地稳步推进。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运动式垃圾分类宣传与教育不仅难以取得效果,而且还会因为政府的功利性行政行为而导致公众失去对环境管理者的信心,进而更不利于今后垃圾分类环境教育的推广。
三、垃圾分类环境教育的路径选择
针对当前垃圾分类环境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需要结合现有的经济背景、社会基础、文化条件提出一些对策。在垃圾分类环境教育方面需“对症下药”,逐渐缓解垃圾分类机制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建立具有长效性、系统性的垃圾分类环境教育体系是根本之策,也是培养公众垃圾分类意识与行为的必经步骤。
(一)分层次、分阶段地推进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首先,注重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的层次性。垃圾分类知识包括垃圾分类基础知识、垃圾分类技能知识、垃圾分类法律知识等方面,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层次化的宣传与教育。一是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宣传,让公众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含义与内容,掌握开展垃圾分类的前因后果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二是注重垃圾分类技能知识的传授,促使公众知晓垃圾分类具体是如何开展的。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应如何准确、有效地开展垃圾分类并了解中端运输、末端处理情况。三是普及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知识,使公众明确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垃圾分类不仅仅是社会责任,更是法律义务。开展垃圾分类的普法教育,让公众了解垃圾分类不合理与不合规可能遭受的行政处罚后果,同时也使公众有权利去制止各类偷倒、乱倒垃圾的行为。
其次,注重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点、线、面”结合,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一是改变当前垃圾分类“一阵风”式的宣传方式,建立“点—线—面”的宣传手段。当前垃圾分类要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部门为重点开展对象进行针对性的宣传和教育。在此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内利用逐步推广的方式来达到面上的宣传,促进全社会公众都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中来。二是注重垃圾分类宣传知识的全面性与深刻性。在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达到一定范围之后,需要重视相关知识教育的深度,争取把垃圾分类知识有效地灌输给每一位公众,使公众准确理解垃圾分类的过程与内容,培养公众自觉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分类行为,并形成强烈的环境情感。
再次,采用合理、有效的宣传途径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面对不同地域、年龄、文化等群体,应采用不同的垃圾分类宣传策略与教育方式,因人施策,更好地发挥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与环境教育的正面效应。其一,不同年龄段的群体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对于年轻群体的垃圾分类宣传与教育,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等媒介来传播垃圾分类知识,便于年轻人快速、有效地理解宣传知识,也容易改善年轻人自身的垃圾分类行为。对于老年人群体而言,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的宣传效果可能会更好,与群体的日常生活习惯相符合,更容易被接受。其二,不同地域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与教育方式也不同。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较高,宣传册、文字材料等方式都能够被居民所接受,教育途徑相对更多。但在农村社区,受村民文化水平、生活习惯、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口口相传、村干部示范、集中座谈等方式可能更有效果,也符合农村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特点。
(二)制定垃圾分类教育的长期规划,建立公众环境教育体系
垃圾分类环境教育必须建立长效运作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群体进行分阶段、分步骤的环境教育,并坚持不懈,切实改变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与行为。
第一,学校垃圾分类教育机制的设立。首先,在学前教育阶段,结合幼儿教育的整体策略来开展环境教育。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动画片和游戏活动,把垃圾分类的知识传送给孩子;从幼儿日常学习过程中就养成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利用各类亲子活动的参与方式,组织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一些垃圾分类的竞赛活动,加深孩子的垃圾分类环境教育意识。其次,在中小学阶段,结合课程学习来完善垃圾分类环境教育。结合中心学校的思政、生物、化学、语文、卫生等课程学习内容,把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等内容融入书本中去,通过多学科、综合性学习,促进中小学生从小就养成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习惯;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环境保护知识竞赛与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一致。再次,在高校学习阶段,应进一步加深垃圾分类环境教育,促使大学生成为垃圾分类的先锋。改革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把垃圾分类等环境教育知识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去,并作为相对完整、独立的一个部分,使得大学生能够获得系统的环境知识教育;加强高校各类环境类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定期举办垃圾分类拼比与竞赛活动,促使大学生树立起较强的垃圾分类意识与行为;强化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等环境法律知识的学习,明确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与义务,提高自主意识与参与水平,推动全社会垃圾分类气氛的形成。
第二,公众垃圾分类教育机制建设。一是要加强各政府部门决策者的垃圾分类环境教育。政府部门是推动垃圾分类的主要发起者与管理者,对全社会垃圾分类机制的建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各政府部门的决策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水平,这样才能够全面、长远地作出垃圾分类等环境管理的决策。需要加强各类决策者的垃圾分类环境教育,通过专业化的环境教育培训活动,并利用“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的考核机制来敦促政府决策者作出正确、合理的环境决策。二是加强公众垃圾分类的日常环境教育。首先,营造家庭环境教育氛围。开展家庭垃圾分类环境教育势在必行。垃圾分类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开展,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垃圾分类的家庭教育模式,可以促进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家庭的学习效率且更容易转化为日常生活习惯。其次,强化垃圾分类的职业化教育能力。利用个体职业化教育方式,比较容易把垃圾分类等环境保护知识灌输给每一位社会公众,促使公众更好地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践行垃圾分类、培养环境保护情感。再次,普及全社会垃圾分类等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垃圾分类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将会进一步促使公众明确自身的环境权利与义务,深入、广泛地推动垃圾分类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开展。
(三)促进理论与实践教育的相辅相成,培养公众的环境情感
环境教育具有多面向的教育内容,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都需要个体积极参与。只有通过长期、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才能培养公众良好的环境情感,并积极转化为日常实践行为。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互通,稳步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与改善环境行为。一是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把垃圾分类融入日常垃圾分类的宣传与教育过程中,切实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同时,通过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实践的开展,来带动与影响周边人群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并总结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垃圾分类知识。二是定期评估公众的垃圾分类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水平,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来定期监测与评估公众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水平,准确地掌握当前垃圾分类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垃圾分类教育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三是将实现垃圾分类视作一种新时尚。全社会都开展垃圾分类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长期努力才能逐步形成,因此,这个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组织等主体都能够主动参与进来,为实现最终目标而常抓不懈,促使每一个个体养成垃圾分类的行为习惯。
第二,鼓励公众多与大自然接触,培养公众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情感。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等生态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些思想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人类与自然界长期直接接触的结果。而且,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自然界。通过人与自然界的直接接触,参与一些环境保护活动,更有助于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生态、认识环境,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自然界的存在以及人类行为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通过类似的体验活动,有助于人类自身形成强烈的环境情感,培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使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通过环境情感的培养,更有助于利用环境教育来改善公众的环境行为,使践行垃圾分类、保护生态环境成为衡量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重要标准。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垃圾分类作为研究视角来考察当前环境教育的现实状况,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来分析环境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当前垃圾分类教育问题背后所存在的一些社会文化原因。首先,环境管理者没有真正理解环境教育的内涵,以环境行政管理方式来推行环境教育,通过简单化、清晰化的管理手段来开展环境教育,势必会导致环境教育存在单一化发展的问题,系统的环境教育体系难以建立起来。其次,政府决策者倾向于“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来推行公众的环境教育,忽视了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环境行为差异,致使环境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再次,短期运动式环境教育方式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推行环境知识的宣传,容易出现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等问题,难以促使公众接受稳定、长期的环境教育。归根结底,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性、需要分阶段实施的社会民生工程。
面对当前环境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尝试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来改善环境教育体系。其一,环境教育并不是一项环境管理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宣传与教育,树立正确的新时代环境教育理念。其二,充实环境教育的內容,形成包含基础知识、技能知识、情感知识的综合性环境教育知识体系,建立环境教育的长效机制。其三,改善当前环境教育的方法,需要改革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环境教育有效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去,注重实践教育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切实地把环境教育与公众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安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