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摘 要: 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很多时候并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往往采取敷衍或严厉的态度对待,这种不恰当的处理方式不仅伤害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对教师自身和历史课堂也是有弊无利的。原因是一些初中历史教师未能理解课堂上“意外问题”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将着重从学生、教师、历史课堂三个方面论述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意外问题”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意外问题 学生 初中历史课堂
历史学科涉及古今中外,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自然科学等方面,知识体系庞杂,内容繁多,前后因果关系明显。但历史课,尤其是初中历史课,考虑到学情、授课时长等因素,课堂上呈现的历史知识大都浅显、片面,存在深入度不够、关联度较弱、留白过多等问题。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多疑的年龄阶段,思维活跃、发散,老师讲述时的历史细节,或者PPT中呈现的一张图片,更或者与自己经验相冲突的史料,都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在课堂上向教师发问。教师上课要完成教学任务,根据课程标准将每节课的知识分出重难点进行讲授,教师的备课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主要工具,因而有可能事先无法预料到学生的突然发问,我们将这类“教师事先没有准备又是由历史课堂上的知识引起的学生突然发问”归类为历史课堂上的“意外问题”。
很多教师害怕课堂上出现“意外问题”,尤其是实习教师与刚入职的新教师,害怕由于事先功课未做足被学生问住、挂在讲台上,有损威严;有的教师则因为上课时长有限,担心解答“意外问题”耽误上课整体节奏;各种因素导致一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对待“意外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或者敷衍,或者无视①。笔者认为,导致“意外问题”被如此对待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师没有意识到“意外问题”的价值。认知决定行为,只有让广大一线教师认识到“意外问题”对于学生、教师及课堂等方面的价值,教师才会谨慎认真地对待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本文拟将从学生、课堂及教师发展这三个方面论述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的价值,希望改变一些教师对于“意外问题”的看法,从而改变处理“意外问题”的方式。通过对“意外问题”的恰当处理,将初中历史课堂变得更加民主、生动与富有创造性。
一、对于学生:表达疑惑,渴望答案
首先,学生会根据课上知识点提出问题,至少说明学生在认真听课,这是学生给予教师最好的反馈;其次,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是抱着求知的心态参与课堂的,也说明提问的学生足够好奇“真相”到底是什么,表达他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这是学生喜欢历史的表现;最后,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勇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这种看似挑战老师权威的事情,这是学生勇敢的表现。以上三点足以说明,大多数初中生在历史课堂上提出问题,是其积极主动参与历史课堂,确有问题想要弄明白,是表达他们的疑惑,并渴望得到解答的表现②。
从大多数学生角度讲,初中生之所以在历史课堂上提出“意外问题”,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或者故意挑战教师权威,而是因为某个历史细节不清楚,想要得到教师的进一步讲解;某段历史材料内容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与他们的认知有冲突,渴望教师专业的解释等。教师应该谨慎对待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处理方式的恰当与否会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從小的方面看,历史教师处理“意外问题”的方式会影响学生对某个历史知识点的理解,教师敷衍了事,学生便失去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知识的机会;从大的方面看,历史教师对“意外问题”的处理会影响学生对历史教师的印象及之后对历史学科的喜爱程度,毕竟初中生看待事情还不够理智,容易被情绪左右,如果某个历史教师没有认真处理他们的问题,容易导致提问学生失去对历史的爱好与追求,心态差一点的学生甚至直接放弃对历史学科的学习。考虑到以上两个方面,历史教师应认真对待初中生的“意外问题”。
二、对于教师:意料之外,成长机遇
由于初中历史课是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历史教材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活动。历史教师们的备课工作围绕教材展开,课前准备工作限制在一定知识范围内。教师与初中生年龄差距大,兴趣爱好截然不同,导致初中生提出的问题,历史教师没有料想到,更不可能做准备,问题在历史教师的意料之外。初中历史课上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知识点实在太多,历史教师在意料之外的情况下能够完美解答的概率不大,这对一些历史教师来说是尴尬的事情。凡事都有两面性,初中历史课上学生提的问题有时候比较偏、比较细,这对于历史教师来说有好处,尤其在促进教师自身成长方面是难得的机遇。我们将初中历史教师分为新手型与熟手型两类,分别探讨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对于两类教师自身成长的作用。
新手型教师有强烈的维持尊严的需要,学生提出自己一时半会解答不出的问题时,新手型教师第一反应通常是教师的权威被挑战。维持权威这一需要迫使新手型教师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仔细钻研每堂课上涉及的每个知识点,有利于新手型历史教师熟练掌握历史知识,促进新手型历史教师快速成长;熟手型教师在大量重复的工作中很容易陷入“职业倦怠”,课堂上学生的“意外问题”便是打破教师“职业倦怠”的一剂良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就得想办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使熟手型历史教师重回激情燃烧的状态:分析学生心理、查找相关资料、与学生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熟手型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最好的方式。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不是麻烦,反而是促进初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自身成长的珍贵机遇,更是处于职业倦怠期的历史教师找回动力、充满活力的源泉。
三、对于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宽松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01年版)》实施建议第七条提出: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质疑和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对历史进行有意义、有创见的阐释③。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的一声声“为什么”最能体现教学环境的宽松与民主,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基本教学原则。
首先,有“意外问题”产生于课堂足以说明课堂环境比较宽松民主,这是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等学习能力的土壤;其次,“意外问题”反作用于课堂,如果一节历史课只有教师讲授学生机械学习,或者只是教师设问学生作答,这节课或许条理清晰、过程顺畅,但难免觉得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这时候如果学生主动提出困惑,会使历史课更加鲜活生动,更能体现课堂的民主,有利于历史课堂宽松氛围的营造;再次,教师对于“意外问题”的恰当回应,既是对当前问题的回应,更是对民主课堂的保护,只有教师认真对待学生鼓起勇气提出的问题,采取正确合理的方式解决,才是对学生好奇心最大的保护,也是对课堂民主的支持,更是对学生主体这一教学原则的坚持。最后,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01年版)》实施建议,教师有义务积极构建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说明不仅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认真对待,更应该在“意外问题”方面“反守为攻”,主动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综合以上三点论述足以说明,“意外问题”是学生求知欲的外在表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机遇,更是初中历史课堂宽松氛围的体现与促进因子。“意外问题”不是麻烦,也不是问题,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对于学生、教师及课堂都是有益的。有问题提出,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主思考问题的表现,恰当的处理,是尊重学生、尊重历史知识的表现;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更会影响学生之后对历史课的参与度、对历史知识的坚持学习,还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
认真对待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提出的“意外问题”,既是对学生的尊重,又是对教师自身职业的尊重,不管出于何种动机,能够根据问题查找资料、寻找解决方法最终找到答案,这一过程从历史教师专业成长角度讲,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每一堂课都有相应的课程目标,但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与方法,笔者认为,只有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才是历史教学得到充分发展的前提,教师正确处理历史课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即是对民主课堂的维护。面对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教师的处理方式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也会影响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更会影响民主课堂的打造。至于何为正确恰当的处理方式,还需广大一线教师共同研究。
注释:
①王芳.学生提问与教师专业成长[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②叶小兵.浅谈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7(2).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8.
参考文献:
[1]王芳.学生提问与教师专业成长[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2]叶小兵.浅谈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7(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8.
[4]赵红梅.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以《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04).
[5]谭传金.转化學生的质疑为教学契机的一次尝试[J].中学历史教学,2018(12).
[6]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
[7]刘士芳.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研究[D].曲阜:山东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