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究在淋巴结核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淋巴结核患者中选取5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进行分组,即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参照组,而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的患者纳入研究组,两组各为29例。记录两组入院治疗时间,并对护理依从性与焦虑情绪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对比发现研究组入院治疗时间短于参照组,并且依从性(96.55%)优于参照组(68.97%),以上数据差异检验值均为P<0.05;同时,护理前两组SAS评分相对接近,组间差异检验值为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均已下降,但研究组降幅大于参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检验值为P<0.05。结论:在淋巴结核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并对其焦虑情绪进行改善,从而缩短入院治疗时间,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淋巴结核;护理;健康教育
淋巴结核是一种淋巴结经结核菌感染后导致淋巴结发生肿大并伴低热等临床症状的结核病,该病可发生于人体腋窝、腹股沟与颈部等部位,并且在颈部发生的淋巴结核以溃疡型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该种类型患者临床护理难度较大,若是淋巴结核脓水得不到有效治愈,不仅会为患者身心带来困扰,而且将会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极易损害其他组织功能或是引发不良反应发生[1]。我院深入分析,发现淋巴结核患者病情难以治愈的原因通常是因为患者缺乏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治疗依从性较低[2],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故我院在收治的29例淋巴结核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开展健康教育,现分析应用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淋巴结核患者中选取5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1)患者经X线、结核菌素试验等相关检查明确病情,并伴淋巴结肿大与低热等临床症状;
(2)患者自愿加入此次研究,并且已阅读此次研究相关资料。
排除标准:
(1)合并认知或精神疾病患者;
(2)不肯配合或是无法完全参与研究者。
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进行分组,即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参照组,而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的患者纳入研究组,两组各为29例。参照组: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为23岁,年龄最大为56岁,平均年龄为35.18±3.27岁;其中,左侧病变13例,右侧病变10例,双侧病变6例。研究组: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为23岁,年龄最大为55岁,平均年龄为34.28±3.14岁;其中,左侧病变15例,右侧病变7例,双侧病变7例。在性别、年龄与病变部位比较上,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研究组单一接受常规护理,方法:
(1)用药指导:定时提醒患者服药治疗,在服药时向患者讲解药物名称、作用与不良反应等,同时向患者强调合理、规律的治疗原则,促使患者形成积极服药的意识,养成坚持按时按量服药的治疗习惯。护理人员对患者服药期间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主动鼓励患者坚持治疗,避免自行停药或是更改药物剂量对疗效造成影响;
(2)心理护理:因淋巴结核属慢性消耗性疾病,并且病情具有病程长、可反复发作等特点,需要患者长期服药治疗抑制、改善病情。同时,在患病后患者内心可引发焦虑与担忧等负性情绪,进而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传播正能量,鼓励其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疾病,以此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坚定治疗的信;
(3)饮食护理:由于淋巴结核病程较长,并且该病极易导致患者营养不良,需要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病情与疾病特点,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膳食计划,以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为主,并叮嘱患者在生活中多食用牛奶、瘦肉与鸡蛋等食物,再补充能量的同时提升免疫机制;
(4)休息与运动指导:在患者并伴严重结核病毒性症状,例如高热,叮嘱患者注意卧床休息。针对病情较轻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可适当进行工作,但避免进行体力劳动或过度劳累,每日保持充足睡眠。针对恢复期的患者,则叮嘱患者坚持进行打太极拳、散步等户外活动,增强患者体质,以此调动患者内在康复能力,促进病情恢复,但避免患者过度劳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入院治疗时间。同时,评估两组护理依从性,主要分为如下三个标准[3]:
(1)若患者全部遵医嘱进行服药,高度配合医护人员,视为完全依从;
(2)若患者部分遵医嘱进行服药,配合医护人员,视为部分依从;
(3)若患者不配合医护人员,并且忘记服药或是擅自更改服药剂量等,视为不依从。前两项标准加入依从行列,根据其总数计算总依从性。
分别于患者护理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其焦虑情绪进行评估,依据评分划分焦虑情绪严重程度,若患者评分为50~59分,表明轻度;若患者评分为60~69分,表明中度;若患者评分高于70分,表明重度。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指标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指标采用(%)表示,行X2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2组入院治疗时间
分析表1两组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入院治疗时间短于参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检验值为P>0.05。
2.2 比较2组依从性
分析表2两组数据,在依从性对比上发现研究组(96.55%)优于参照组(68.97%),且组间数据差异检验值为P<0.05。
2.3 比较2组焦虑情绪变化情况
分析表3两组数据,护理前两组SAS评分相对接近,组间差异检验值为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均已下降,但研究组降幅大于参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检验值为P<0.05。
3 讨论
临床近些年针对淋巴结核患者的治疗以开始从整体出发,并且重视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旨在于在开展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此坚定患者的治疗信念,确保患者做到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治疗,并且注重补充营养,补偿疾病的消耗,实现早日康复的目标。在健康教育过程中,主要由护理人员负责组织患者开展该项工作,针对性的讲解淋巴结核的相关知识,为患者提供了解疾病的机会,从而纠正疾病知识误区与错误的想法,并改善患者患病后的负性情绪。同时,为避免部分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后对于疾病缺乏深入的认识,护理人员将总结健康教育中所讲解的知识发布于医院公众号,有助于患者再次了解疾病后提高对治疗的重视程度,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此外,健康教育强调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可有效弥补患者在传统护理无法全面了解疾病的不足之处,有助于患者在接受专业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后自我调节内心情绪,通过提高依从性促进疗效的提高,进而缩短治疗时间。结合本研究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入院治疗时间短于参照组,并且依从性(96.55%)优于参照组(68.97%),以上数据差异检验值均为P<0.05;同时,护理前两组SAS评分相对接近,组间差异检验值为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均已下降,但研究组降幅大于参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检验值为P<0.05。
综上,在淋巴结核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积极性的提高以及治疗时间的缩短均具有积极影响,故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唐玲,陈新.延续性护理对艾滋病合并颈淋巴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2):35-36.
作者简介
王雅妮(1988-),女,安徽省蚌埠市人。大学本科学历。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