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诱导式”教学法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2019-12-05 02:51王迪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王迪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诱导式教学法,让小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捕获新的知识,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诱导式教学方式跳出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局限,使小学生能够自主并且正确理解课文思想内涵以及写作手法。学生通过自发地参与学习、主动思考,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等自学能力,也让教学课堂氛围更加融洽、富有活力,教师授课不再是单方面输出。本文将立足于教学实践,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多方面就“诱导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成果,展开其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阐述。

关键词:诱导式教学法;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所谓“诱导式”教学法,是指将赋予学生学习主动权,课堂重点由教师“教”,变为学生“思”的教学方式。其核心是指,化教为诱,创造优良情景,以激发学生兴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将诱导式教学法使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诱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推敲课文中字句使用的准确性,同时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也更具自主性。对学生而言,接受诱导式教学法,亦是一个由“学”变为“思”的过程。诱导式教学法是众多教学方法之一,存在局限性也在情理之中,因此教学实践时,观察学生学习状态,进而进行教学计划和内容调整,是诱导式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诱导式教育法的核心

诱导式教育法最早由孔子提出,它注重教师和学生间“教育学”的互动,强调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即主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发进行学习。诱导式教育法的教学原则可简单分为两部分,一方面,该方法强调更多的是启发时机,即先了解小学生认识规律,把握、调整学生的心理变化状态,从而进行因时施教,在注意教学时机的同时,要注意对难易程度的把握,利用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引导,调整语文教学内容的详略。另一方面,诱导式教育法主张运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利用浅显的事物,引发深刻的思考。此外,诱导式教育法可简单分为四个重要内容,第一,学生才是学习最直接的对象,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通过学习机制的把握,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第三,根据教学需要,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也就是“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第四,诱导式教育法是一以贯之的,通过该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后,达到举一反三的佳效。

二、诱导式教育法应用策略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思考能力都基于学生亲身体验后获得的对事物的感知,其形成非一日之功,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给足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让其思维能力不断发散,形成自己的思考体系。比如《童年的发现》一课中,问学生为什么要探索胚胎发育的过程,作者是怎样通过童年的经历得到科学启示的等问题,在提问之后,适当停顿,给学生足够时间思考,思考以后给予有效引导和必要补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如果没有达到“愤”和“俳”的心理状态,则教师不宜强迫学生学习,此时需开导学生,等到学生产生求知渴望,乐于表达的时候,教师再进行教学引导,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两者的双边活动,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因势引诱能更好地为教学内容做好铺垫。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彰显个性的同时,激发出学生的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根据学生热爱童话故事的特点,通过让学生思考文中小女孩、老奶奶等一系列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前,因势诱发学生深入思考文章表达的思想内涵,理解作者对所写时代问题的讽刺意义。

小学学习时期是一个个人情感形成的时期,教师通过使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方式,给学生讲述童话、寓言故事等,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阅读的欲望。对学生情感的把控,是诱导式教育不容或缺的,因此,教师因循“情”而诱,比如《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中,通过收集相应图片或短片让学生观看,讲述不同民族的建筑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不同民族建筑风格好奇心,达到心灵的感染和共鸣,使学生心灵深处对祖国的热爱得到唤醒和激发。进而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小学生容易受周遭环境的影响,周围是图书的世界,更能使学生自主地阅读。因此,教室挂上激励学生多读书的名言警句,创造好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走进教室受环境渲染而自发进行学习。在诱导式教育法中,创造一定的情景,塑造一定的气氛,为诱导提供帮助。

三、契合小学语文教学

对诱导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在教学同时进行适当调整,在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堂中,要转变对应试教育的观念,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比教会学生答题更重要。相较于填鸭式教学,诱导式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知識的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在使用诱导式教学方法时,应转换思想,摒弃应试教育的思想限制,大胆运用于课堂之上,使学生学业更进一步。

将诱导式教学方法用于课堂上,注重课堂上培养学生联想能力和发散思维,鼓励和启发学生求异探新就是该方法独到之处。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发现、分析、解决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过程是循序渐进,由基础到困难,思考问题由浅到深,并注意新知识与旧间的联系,学生才能更好吸收所学知识。因此,教师教学的过程中,须有耐心,而非急于求成。

诱导式教学法伴随时代进步的步伐,使小学语文教育更上一层楼,它不仅落实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将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避免课堂单调乏味,利于学生全面提高语文学习素养。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诱导式教学法不失为众多教育方法中最利于语文学习的方法之一,将该方法熟练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将更为突出。

参考文献:

[1]刘晓波. 以“诱导式”教学法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J]. 考试:教研版, 2012(6X):32-32.

[2]佚名. 小学语文课堂中设疑诱导的有效运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10):255.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