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稻米生态栽培技术规程

2019-12-05 02:45周双庆王依山吴路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技术规程

周双庆 王依山 吴路平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机稻米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文总结了有机稻米生态栽培技术规程,包括选地、育苗、插秧、本田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有机稻米;技术规程;生态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0-0022-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在稻米生长发育过程中,将有机肥料作为稻米的养料,不施用化学肥料,同时采用物理、生物、农业等非化学方法防治病虫害,这种培育稻米的技术称为有机稻米栽培技术。在稻米有机栽培过程中,保证稻米的环境符合无“三废”污染的要求是关键,同时,应健全土壤培肥体系,将有机稻米健壮成长作为栽培目标,同时防治病虫草害,最终实现有机稻米的稳产高产。现将有机稻米生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选地

要求种植场所未受到城市和工业污染的种植场所,且土质肥沃、水质充足、土壤中矿物质含量达到相应要求,以实现高产的总目标。

2    育苗

2.1    壮秧标准

有机稻米处于大苗阶段,秧龄40~45 d,叶龄4.1~4.5片,根数18~20条,苗高在17 cm之内,单株带蘖率可达80%以上,此时有机稻米茎叶的宽度可达0.5 cm,百株稻米干重在4.0~4.5 g之间。有机水稻处于中苗阶段,秧龄30~35 d,叶龄3.1~3.5片,根数9~11条,苗高在15 cm之内,单株带蘖率可达30%以上,此时有机稻米的茎宽在0.25~0.30 cm之间,百株稻米干重在3.0 g之内。

2.2    育苗前准备

选择地势平整、背风朝阳、排灌条件较好、土质优渥的偏酸性或中性旱地作为有机稻米的秧田地,且每年都施農家肥来防治病虫草害。根据有机稻米的成长状态来控制秧苗田与大田的比例,大苗1 hm2大田配备秧田80~100 m2,中苗1 hm2大田配备秧田100~120 m2。

大棚苗床的床宽应控制在8~10 m之间,棚高控制在2.4~2.5 m之间,床长控制在20~30 m之间,中间留40 cm的步行道。种植户应在秋季施肥,将腐熟草炭5 kg/m2与一定量的腐熟鸡粪与猪粪混匀之后铺到床面上。同时,应通过生物壮秧剂调节床土的pH值至4.5~5.5。

2.3    种子处理

应根据当地气温条件以及稻米预期种植产量选择抗病虫草害的高质量品种,种子质量要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纯度和净度均应大于98%,发芽率大于95%,含水量小于20%。除此之外,稻米种子应该2年半更新1次。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用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浸泡种子6 d左右,或用1%生石灰水浸泡种子6 d左右,种子捞出后用清水洗净。消毒后进行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在31 ℃条件下破胸,当种子一半以上破胸后将温度降到25 ℃,然后不停翻动种子。当种子芽长长到1 mm左右时,将温度降到18 ℃左右晾晒6 h后即可播种[1-2]。

2.4    播种

当气温稳定在5~6 ℃时播种,时间为4月6—16日。播种后,用细磙将种子压到土里,然后再用草炭土覆盖0.8 cm左右。种子覆土之后,在床面上铺上地膜,待种子50%以上发芽时再撤掉地膜。

3    插秧

插秧时选择温度12~13 ℃的天气,插秧规格和质量都有一定要求,要求水不漂苗,但深度应小于1.5 cm。

4    本田管理

4.1    施肥

注意底肥与追肥相配合施用。底肥通过农家肥和有机肥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而成。追肥施用大豆饼肥, 7月初施用草木灰[3]。

4.2    灌水与晒田

插秧后,先浇灌苗高一半以上的水层,然后扶苗护苗;夏季来临之前浇深3 cm的水,从而达到保护幼苗的作用。在有效分蘖期前4 d看苗,如果幼苗长势过高,即可排水晒田,如果幼苗长势不好,建议先晒田之后再进行浇灌。

4.3    除草

可采用人工除草或中耕除草,运用中耕除草需在插秧后12 d左右第1次机械中耕,然后在分蘖末第2次中耕,从而达到除草、增温的效果。

4.4    防虫

潜叶蝇和负泥虫的防治,应于5月末将其在田地外集中杀死,避免这些虫害在田内产卵。负泥虫也可用深灌的方法防治,只漏出幼苗的苗尖,于清晨将其扫落在水中,再快速排水将其排除在田地外[4-5]。

5    参考文献

[1] 冯尚宗,唐开平,王世伟,等.稻鸭共育生态栽培模式对有机稻田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3(5):504-506.

[2] 朱凤姑.有机稻田生态演变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06(2):164-170.

[3] 黄美莲.跨行创新搞合作 稻米飘香成楷模:访广东省龙门县惠兴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慧文[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8(9):63-64.

[4] 宋伟.有机稻米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5):6.

[5] 郑佳.有机稻米的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10):142-143.

猜你喜欢
技术规程
流苏树嫁接耐寒桂花技术规程
秸秆还田钵苗机插稻12000kg/hm2产量的生育指标及生产技术规程
大白菜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保鲜技术规程
马铃薯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