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兰
摘 要:文章以“办公软件应用”课程为例,研究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动态分组教学方法。结合信息化教学平台,通过设计制作课程教学资源库,分析与挖掘教学过程数据,对具有“类似问题”的成员进行分组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程教学实效。
关键词:大数据;动态分组;多元评价;数据挖掘
学校大部分课程在实施分组教学时多以静态分组为主,小组成员固定,缺少信息化平台支撑,无大数据分析,对小组学习效果缺乏信息化监督和统计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成员参与度不均衡,完成情况难以量化。如小组讨论学习时,主要是基础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参与多,部分学生未能较好地参与小组学习过程,达不到共同提高的效果。(2)成员集体意识不强。传统分组教学缺少对小组成绩的统计分析,小组之间缺少竞争机制,很难调动小组的集体意识,成员之间缺少互助与监督。(3)分组缺少合理的数据分析作为依据,成员之间缺少共同特性。(4)目前教学为“灌输式”,教师对所有学生讲授同样的内容,无法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无法实现教学内容的精准推送[1]。
目前,大数据环境下的教育资源供给、教育精准管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等创新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新航向。学习者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教育数据,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对这些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挖掘,能可视化地展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及时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可以为不同的学习者推送个性化的学习策略[2]。
1 动态分组教学实施
大数据背景下动态分组教学模式,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设计制作教学资源,以信息化教学平台为基础,通过对教学活动环节过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学习者个体的学习进展状态,根据学习者的进展及学习状态,针对性地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实现学习内容的精准推送。要实现教学内容的精准推送,课程资源需要按知识点组织与整理。
1.1 课程教学资源准备
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为使教学内容紧跟社会岗位与工作实际,在资源素材收集和设计开发时,将引入校外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广泛收集课程知识对应的实际岗位案例,紧跟实际应用,共建课程教学资源库。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微课件,结合实际案例和已有教学资源,按信息化教学模式整理制作微课件。
(2)微视频,将有关操作、重要知识讲解、主要案例应用等,制作成微视频,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发布,供学生课内外自主学习,实现随时随地的碎片化学习。
(3)试题库,为实现测试内容的精准推送,实现测试内容对学生的“自适应”,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拟对试题难度设置“动态难度系数”,让试题难度能合理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试卷库,优化出卷工作流程,只需维护试卷模板,根据试卷模板动态抽题组卷[3]。
1.2 教学实施流程
根据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流程,课程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
(1)课前: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平台发布教学任务,提供资源文件列表,供学生课前预习。通过线上讨论、在线测试、教师答疑等,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分析课前学习完成情况,提炼学生存在的疑难知识点,调整线下課堂教学内容。
动态分组:在每次教学过程中,将具有类似问题的学生分为一组,安排本次学习内容掌握较好的一位同学担任组长,由组长负责协调组员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组员之间有“共同问题”,有利于提高组员之间的沟通效率,提高解决问题的实效。通过对小组学习情况评价,既可提升组员的小组集体意识,又可激发组员之间的互助与监督。
(2)课中:教师重点讲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知识巩固练习和拓展应用进行指导。基础知识部分由学生通过线上平台自学,或小组讨论解决。
(3)课后:对知识进行拓展应用,巩固所学知识点。教师线上为学生提供答疑等服务,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同时可收集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下次课内可集中解答,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经过初步实践,动态分组能较好地激发成员的参与度,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也有利于对小组成员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提高教学实效。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全面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4],本项目设计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
1.3 全过程多元评价机制
在教学评价方面,由期末考试的“一次性”评价改为全过程多元评价。引入学生自评、学生助理评价、实践导师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提升评价的合理性。
(1)全过程评价,以单次教学过程为单位,参与师生均可进行独立评价。课程结束时,根据每次教学过程的评价结果,自动生成综合评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减少评价过程的人为干扰因素。提升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2)学生自评,每次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可对本次学习过程做出自我评价,如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对教学资源的有效性等进行评价。
(3)小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动态分组”教学模式,组内问题优先由组长协助解决,每次任务完成后,组长可对组员的完成过程给出评价。组员和组长均动态产生,平台对各小组进行考核,激励组长和组员的协作互助。
(4)学生助理评价,由教师选定学生助理,学生助理参与线上评价与答疑,提升线上交流的效率。如每份作业随机安排3位学生助理评价,当3位助理评价分差大于设定值时,由教师完成评价。学生助理成员可根据教学过程的进展动态调整,通过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有效发挥同组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与监督,提高学习效率,平台对每次动态分组后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根据每次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对学习效果设定一个合格分数线,对小组成员平均得分靠前(如前3名)且分数高于设定合格分数的小组,所有成员的平时成绩奖励一定的分值。对小组成员平均得分靠后(如倒数两名)且分数低于设定合格分数的小组,所有成员的平时成绩扣减一定分值,当小组成员平均得分高于设定合格分数时,不扣减。另外,每组可设定1~2名组长,负责组织督促同组成员的学习,对组长可单独设置奖惩方式。
2 结语
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通过“动态分组”模式开展教学,提升分组的合理性,增强小组成员的共性,以提升小组成员互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小组间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促进小组成员的互助,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提升。结合多元评价,合理记录和评价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程教学实效,实现智能教育。
[参考文献]
[1]赵小薇,王祎.阶段式动态分组实验与互动渐进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55-56.
[2]肖晓强,宁伟勋.“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合作式实践教学的探索[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8(11):11-14.
[3]常赟杰,高为民.大数据背景下的动态可反馈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9(4):66-67.
[4]汤景,钱志扬.动态分组教学法在“网络云Cloud”教学环境下的实践初探[J].职业教育,2014(9):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