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文化格局下戏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9-12-05 02:51王晓婷
戏剧之家 2019年31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传承戏剧

王晓婷

【摘 要】多元文化模式是戏剧继承与发展的内在逻辑的真实表现,也是对戏剧继承与发展的客观描述。它跨越戏剧的本体论和外部因素之间的界限,贯穿戏剧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呈现为三维、多层次的复杂系统。本文重点研究多元文化格局下戏剧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戏剧;传承;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1-0021-01

戏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艺术自诞生以来,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已成为中国文化生活的重要支撑,成为中国人主要休闲娱乐方式之一。因而,如何传承戏剧经典,实现传统戏剧的传承发展与现代转化,成为戏剧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多元文化格局下戏剧的传承

人类文化事业都需要接班人,戏剧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兴起以及伴随的经济利益和物质世界的快速发展,对戏剧的传承形成了巨大威胁。作为一种舞台艺术,观众无疑是决定其生存的主要因素。而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多媒体时代,盗版光盘触手可及,文化生活极其丰富,时间就是金钱,人们可以在电影院购票看电影,但不愿购票看戏剧。毕竟,中国戏剧的古老艺术形式已经远离当前生活和大多数人的审美取向。笔者认为,从当代戏剧的发展趋势来看,最强大的接班人应该是当代青年。我们如何培养和提高年轻人对戏剧的兴趣和爱好?如何使戏剧成为普及的大众艺术?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决。

二、多元文化格局下戏剧的传承的创新

戏剧如何创新?创新了还能够叫戏剧么?戏剧界有两种相反的态度。有人认为,戏剧作为中国最古老、最民族、最传统的艺术,应该保持原有的风味。从中国戏剧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它与歌舞有着根本的区别。可以说,歌舞是相对单一的,而中国戏剧则是丰富多彩的。从古代戏剧到元杂剧,明清时期回汉合流,京剧改革,中国戏剧始终沿袭着改革、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历史证明,对于戏剧来说,“创新”不是今天出现的一个词。也许今天的中国戏剧似乎正在走下坡路,但没有人可以忽视它内在强大的爆发力。“创新”无疑是揭开中国戏剧与当今社会生活之间关系的关键。

三、多元文化格局下戏剧发展

当代戏剧的发展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容和主题;另一个是形式。当代戏剧从内容和主题上对历史剧和寓言剧进行了创新。剧作家和戏剧评论家广泛青睐的是“历史剧”。所谓富有表现力的,就是历史之神、人物之神、作者之神。与早期的戏剧不同,新编的历史剧不再严格要求内容和人物与历史事实完全一致。例如,陈亚贤的《曹操和杨修》,如果曹操的形象仍然是按照传统戏剧的模式建造,作者没有进行创新,即使演员再次表演,也不会让观众跨越数千年的距离,真正掌握其灵魂的变化轨迹。寓言剧甚至更偏离历史轨迹。例如,“金龙蜻蜓”和“山鬼”都是非历史人物,试图在缩短人们心理距离的同时引发更深远的思考。

这种内容和主题的创新无疑打破了中国戏剧主要依靠演员支持舞台的局面。它将观众的眼球从各种各样的歌曲、阅读和戏剧中吸引到剧目本身,将纯粹的娱乐观看转变为反思性观看。这种方式似乎更符合现代意识,似乎将戏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甚至可以说是与世界接轨。然而,戏剧属于中国,戏剧表演起源于劳动人民。如果这种创新不受控制,它将继续接近西方戏剧的悲剧美学。

戏剧的创新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西方歌舞特別是西方戏剧的影响,中国戏剧也开始力求形式多样化。其中,舞蹈的美感还有表演技巧,赢得了更多的年轻观众,无论戏剧的主题是否合适,都将决定走“小剧场”模式。当然,这种创新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如《惠州女人》《骆驼祥子》,以及白先勇版《牡丹亭》等都打破了一些传统的制约因素,受到观众欢迎。然而,当这种形式的创新被贴上“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标签,并被抨击为“大规模生产”时,形式开始大于内容,对戏剧文化的传承就不是太好。

总之,创新是中国戏剧进入现代、走向未来的途径。如果我们谨慎行走、安全行走,就会走得更远。通过在多元文化格局下对戏剧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让戏剧的传承得到发扬光大,我们相信,中国戏剧必将摆脱目前的困境,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王伟.梨园内外皆逢春—浅析《梨园春》栏目品牌创新策略[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2]王玉坤.全本戏与折子戏—青春版《牡丹亭》热议带来的启示[J].戏剧文学,2013(09).

[3]吴平平.戏剧传播研究:起源与展望[J].戏剧文学,2009(03).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传承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