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外宣文本的翻译补偿研究
——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演讲英译文为例

2019-12-05 09:10陈怡飞徐鑫贝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译者译文补偿

陈怡飞,徐鑫贝

(广西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柳州545006)

伴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中国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国际交流活动也日益增多。外宣翻译作为别国学者了解中国文化与语言的重要沟通桥梁,在对外的交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地域风俗的巨大差异,同一种语言中很容易传达的信息,翻译成为另一种语言时却无法言表,很难找到对应的措辞,这种文化缺省现象严重制约了外宣翻译工作的顺利进行。如何把外宣文本中的话语翻译成受众可接受的语言,是全球化形势下翻译工作者所必须接受的严峻挑战。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探究外宣文本的翻译补偿研究,并尝试运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进行相关地指导,从而为外宣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外宣文本翻译的特点及其文化缺省现象

外宣翻译是各级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等通过各种媒介或交流平台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对外宣传报导的翻译。外宣文本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兼具“宣”和“译”的属性[1]。鉴于外宣翻译的这种特殊的属性,外宣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忠实、完整地翻译对外宣传的相关文本,同时也应当完成对外宣传的工作,即将一国的文化内涵通过所翻译的文本进行传播,译者所翻译的译文就是对外宣传的文本。作为翻译领域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外宣文本翻译与普通翻译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外交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话语形式,代表一国的对外形象,关涉国家利益、权利和对外关系,政策性强,政治色彩浓厚”[2]。外宣文本的翻译多关乎国家与政府的形象,内容往往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高敏感度,这就要求翻译人员清楚明确地将党的路线、指导方针、政策、立场等传递给译文受众。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选词必须认真思考,反复研究,避免引起歧义,杜绝带有个人感情的词语出现。

(2)外宣文本具有一定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文本的及时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文本在一定时期和地域有效,一旦时过境迁,政策发生变化,文本内容自然失效;二是国外受众通过阅读译文文本,迅速了解事实,并在此基础上,有了心理和文化认同感[1]。外宣文本的及时性,使得译文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留下其独特的言语特征,通过译者翻译,使受众产生一定的心理认同,如果超出相应的时间区间,译文所传达的内容就有可能失效。准确性是指外宣文本的翻译在选词上应当注重用词的唯一性,切勿使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词语,造成受众理解错误。其次,外宣翻译也应该以准确传输信息作为首要任务,尽可能做到信息的等值翻译,并且避免遗漏。同时翻译的语言应该朴实,切忌词藻堆砌、句子冗长等。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尽量减少修辞手法的使用,尽可能地追求准确,避免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和翻译文风,给译者一种翻译的真实感,从而得到更多的文化认同。

(3)外宣翻译的受众类型逐渐增多。相同的外宣翻译文本,对于一国的读者可能容易理解,但是对于使用不同语言的读者来说,或许理解起来就相对困难,甚至无法接受。这是因为不同国家之间的读者,他们往往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不同,政治倾向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外宣翻译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读者,充分考虑他们的政治倾向、宗教文化信仰等不同的特点,避免两国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冲突,进而得到读者的最大认可。

(4)译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外宣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题材,对译者自身的要求较高,除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职业道德操守以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在外宣翻译的宣传层面,译者应当充分把握好源语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应当考虑到受众的理解能力,把握自身的话语权,在译文中潜移默化地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其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有选择地进行翻译,而不是将文本全部照搬翻译出来,特别是涉及到政治敏感问题时,译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委婉地翻译或者省略。在表意和功能对照的前提条件下,译者自身可以有选择地灵活处理。这些都依赖于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外宣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中西方国家之间的各种文化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中西语言文化存在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有着各自不同的语言规范,在词法、句法等方面差异较大。如汉语句子中通常含有较强的情感色彩,语气词使用较多,而英语中往往语句自然,较少使用张扬的文风,情感的表达较为质朴。对于译者而言,如何处理两种语言之间的风格转换并熟练运用相应的翻译技巧将其准确地翻译出来就成为外宣翻译中的难点。(2)中西方之间的历史文化差异,例如,在汉语中的诸多四字成语和谚语背后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为译者的翻译工作带来了困难。

由于文化缺省,译者不仅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恰当地翻译,还要理解两种语言背后所涵盖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把两种语言间的文化背景充分考虑在内,在此基础上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对文化缺省现象进行适当地翻译补偿,从而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完整。

二、生态翻译研究中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将生物进化论融入到了翻译学科当中,突破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禁锢,同时又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依托,对翻译的本体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生态学的统领和观照下,从与翻译活动密切相关的语言、文化、人类交际等视角展开研究和描述,最后回归于翻译学的本体研究[3]。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方法论工具,生态翻译学建立的基础是对于翻译生态、翻译生态环境、文本生命、译者生存、适者生存、汰弱留强、求存择优等翻译概念的生态学阐释[4]。生态翻译理论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着作者、读者、委托者、译评者等诸多角色,他们都会对翻译作品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他们并不是翻译作品产生的直接操作者,并没有参与到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当中,真正对译文进行直接操作的是译者,只有译者既是原文的“读者”,同时,也是译文的“作者”。由此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自身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甚至十分重要,处于翻译过程的中心位置。生态翻译理论强调了“译者中心”的核心理念,破除了原文中心与译文中心的束缚,立足于整体的翻译生态环境,又不仅仅拘泥于简单的字面翻译存在。“译者中心”是对“原文中心”和“译文中心”的一种“平衡”或“解构”[5]。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讲,生态翻译学就是将翻译的过程看作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得到合适的译文,译者需要从多角度和层面来考虑问题,综合多种历史、文化因素进行翻译创作,从而使译文达到一种相对的理想状态。

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应当仅仅是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简单转换,而应当从语言、文化和交际这三个维度作出考量,即“三维转换”。语言维度上的转换,实际上就是对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相应的转换,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翻译环境和文本特点作出适应与选择,从而实现从一种语言体系向另外一种语言体系的转变。文化维度上的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两种语言之间的历史文化和独特内涵,以此作为翻译的依托,译文应当体现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交际维度的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两种语言所传达的交际目的,通过译者恰当的翻译从而使其交际目的得以实现。通过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这三个维度之间进行的转换翻译,使得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各个生态因子互联互通,从而实现了翻译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

三、生态补偿策略的具体运用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和领导班子的更新换代,外宣文本中的领导人讲话风格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受众发生了变化。过去的受众较多是一些外国学者,他们相对比较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那时的外宣翻译“从不越雷池半步”。如今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地提高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外宣翻译的受众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对中国历史文化并不了解的外国民众也加入其中。如何将政治语言翻译为这些受众可接受的内容,是全球化形势下翻译人员所面临的挑战。(2)领导人的讲话主要内容发生了变化。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大集体,领导人讲话的主要内容也多与国际接轨,针对这些问题中国领导人也提出了相应的独特见解和中国方案,如何恰当地翻译这些带有中国色彩的语句是外宣翻译工作者需要认真斟酌之处。(3)经常关注外宣翻译可以发现,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讲话中的遣词造句并不复杂,但却往往逻辑感强,雄辩有力,同时较多引用一些中国俗语和谚语。这些俗语、谚语往往蕴意深刻,对于汉语受众来说,往往通俗易懂且意简言赅,但对外宣翻译工作人员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翻译这些俗语和谚语并传达出其深层次的含义,同时又能使译语受众接受,这是译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外宣翻译的难点之一。

随着外宣文本中领导人讲话风格的变化,外宣翻译也需要新的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工作者。生态翻译学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把翻译过程描述为“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翻译原则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此原则指导下的翻译方法则是“三维转换”,即在翻译过程中侧重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间转换[6]。生态翻译学理论的“三维转化”为外宣翻译的翻译补偿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以下将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层面,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的译文为例,分别从语言补偿、文化补偿和交际补偿三个方面对政论文翻译过程中的流失的信息补偿进行讨论。

(一)语言补偿

当前的外宣文本中,多包含一些富含中国特色的谚语和俗语,这种句子中的深层含义如何进行传递,应当保留还是舍弃,如果将其舍弃,那么舍弃的语言是否需要补偿以及如何补偿,这些问题正是译者在翻译实践活动中进行适应性选择的具体表现。生态翻译学的语言补偿要求译者在词汇上充分考虑遣词造句是否恰当,在表达方式上尽量选择最合适的译文表达形式,同时通过对译者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补建,进而实现原语到译语的生态转换。

译例1:各国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营商环境,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总是粉饰自己、指责他人,不能像手电筒那样只照他人、不照自己。

在这句话的翻译中,译者如果直接将“不能像手电筒那样只照他人、不照自己”简单地翻译出来,受众可能完全不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因为在翻译的过程中这句话的深层语义流失了。运用词汇补偿的策略,可以把“指责他人”和“只照他人”翻译为具体的“check out on the weakness”,这样就可以表达出“手电筒”照的是什么,既体现了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又准确地抓住了句子的中心。这句话的翻译如下:Countries should improve their business environment by addressing their problems.They should not just point fingers at others to neglect their own problems.They should not take a“flashlight”in hand doing nothing but to find out the weakness of others and not on their own.

译例2: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

在思考这句话的翻译时,译者如果没有充分理解上下文,不清楚句子主语的具体所指,只是简单地将句面意思翻译出来,会使读者一头雾水。运用相应的词汇补偿策略,根据上文句意,可以增添主语“economies”,避免句子意义的流失。该句参考翻译如下:economies make progress through exchange and interconnectivity and fall behind because of seclusion and closedness.

(二)文化补偿

文化与语言信息之间的关系紧密,很多文化负载于具体的语言行为当中,二者互相依托。在译者翻译的过程中,当遇到文化信息流失时,译者不应当一味保持隐形或者熟视无睹,而应当积极应对,尽力补益其文化内涵,减少文化信息的遗漏,尽可能使译语受众所认同。

译例1:各国如果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就能可以打通血脉;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

在这句话中,“打通血脉”和 “气滞血瘀”属于中国传统的医学文化,如果直接进行翻译,则译语受众很难理解其深层的含义。因此,不宜将“打通血脉”和 “气滞血瘀”直接翻译成英文,否则,会造成文化上的语言信息流失。如何弥补这种信息的流失,也恰是译者对整体的翻译生态环境作出的适应和选择,通过把握文章整体文化内涵,同时通过词汇补偿策略将“打通血脉”译为“lead to inter-connectivity”,“气滞血瘀”译为“trade stagnation”。参考译文如下:Efforts to reduce tariff barriers and open wider will lead to inter-connectivity in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global trading,when the practices of beggaring their neighbor,isolation and seclusion will result in trading stagnation and an unhealthy world economy.

译例2: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依据汉语表达习惯,这句话中的“死胡同”和“人间正道”两个词语在其表意的基础上,人们也赋予了它们相应的比喻意。如“死胡同”的表面意义是走不通的小巷,其比喻意为绝路、行不通的道路。“人间正道”的表意指社会发展规律,现多用来描述“有希望和前景的发展道路”。在进行翻译时,如果译者没有理解其文化内涵,直接进行翻译,会超出受众的理解程度。考虑到文化信息的补偿,可以将“死胡同”译为“a dead end”,“人间正道”译为“he right way forward”。参考译文如下:In a world of deepen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practices of the law of the jungle and winner-takes-all only represent a dead end.Inclusive growth for all is surely the right way forward.

(三)交际补偿

生态翻译学理论认为,译者除了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递,还要注重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把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7]。外宣翻译活动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当注重传达原文的交际目的,同时也应当注意译文本身是否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译例1: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这句话出自《古今贤文》,是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的一句话,这句话的中文意思是:只有一支花朵开放,它不能算作是春天,当百花齐放的时候,满园都是春天。习总书记引用这句话,其交际意图旨在强调世界各国应当共同进步。译者在翻译这句话时,如果进行直译,译语受众很可能会产生“为什么一朵花开放不能算作春天?”的疑问。鉴于此,从交际补偿的角度可以首先进行“增益”“As the Chinese saying goes”,为受众的理解打下基础,其次,将“一花独放不是春”进行“隐藏”,凸显了这句话的中心在后一句,避免了交际意图的损失。参考译文如下:As the Chinese saying goes,“All flowers in full blossom make the beautiful spring.”

译例2: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

这几句话中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中国的经济比喻为大海,暗指世界经济像大海一样会有一定的波动和风浪。为了更好地传达出文章的交际意图,同上,可以“增益”“To use a metaphor”,帮助受众理解。然后将后两句“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句意进行整合,合译为一句话,简单明了。译文如下:To use a metaphor,the Chinese economy is not a pond,but an ocean.The ocean may have its calm days,but big winds and storms are only to be expected.

四、结语

翻译工作拥有多重的社会属性,它既传播了社会文化,同时又通过译者的翻译重构了其形象,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外宣文本地翻译涉及国家事宜与一国形象,对译文的要求自然也十分严格。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当拥有宽阔的视野,增强对国际环境的认知,既要坚持自身国际立场,又要尊重外来文化。生态翻译学启示我们:在翻译时应当把文章的语言内容、文化和交际意图综合考虑,最大程度地满足各方的要求,同时采用适合其生态环境的翻译策略,这样在语言、文化和交际维度上的信息流失才能得到有效地补偿。本文试图从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和外宣翻译中的语言补偿、文化补偿和交际补偿进行分析,从而对译者作出“恰当的翻译”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译者译文补偿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热力管道无补偿直埋敷设技术研究
疫情下的补偿式消费 引爆宠物氪金新时代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解读补偿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