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体育的职能演进*

2019-12-05 02:56梁金玉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协同大数据信息化

梁金玉

(广东培正学院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830)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政府对学校体育工作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历经了4个显著阶段:运动技术教育阶段(20世纪50年代前)→身体教育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体质理念)→以运动为手段教育阶段(全面素质教育)→终身体育阶段[1]。学校体育的各个发展阶段,均由其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符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外部生态环境现状,也发挥出学校体育的积极作用。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剧烈的转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海量的数据与信息充斥着整个社会,大数据时代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智能手机等为终端的新媒体技术与产品的普及,大学生几乎能够从任何数据中获得推动自身生活方式变化的有价值的知识。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高校体育外部生态环境要素的变化,对现有高校体育理念、方法、手段与路径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体育必须进行相应的结构与职能的调整与定位,以达成新的生态体系的演进,谋求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1 “大数据”时代高校体育系统演替及要素的职能变化

1.1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高度信息化与网络化使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成为必然。大数据并不是一种新的技术,当然也不是一种新的产品,只是一种具有数据量巨大、种类繁多、价值密度低以及处理速度快等特征的社会新现象,包含海量线上与实时数据分析与处理[2]。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初期,所沿用的工业时代数据链以及相关收据、处理与存取技术,尚可以应付当时的社会发展需求。但是,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以及随着而来的海量信息与数据,使得工业时代的数据处理技术越发捉襟见肘,互联网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前提,把信息时代推向一个新的阶段[3]。可以说,大数据时代通过当下的互联网与物联网等现代网络渠道广泛收集数据,并进行价值提炼与智能展示的信息时代。处在这个时代,海量信息呈现出社会性、广泛性、公开性与动态性,人们几乎能够随时通过大数据中数据获得可转换为推动生活改变的有价值知识[4]。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分析是挖掘大数据信息中蕴藏价值的关键所在。

1.2 “大数据”时代对高校体育的挑战

1.2.1 对高校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对传统的从部分到整体,通过研究样本来把握整体的方法认知论提出了挑战。大数据时代倡导总体把握,追求更多的、尽量完整的数据,强调全面认识系统与把握系统整体。大数据对高校体育现有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提出挑战。首先,随着高等教育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大数据在高校的不断应用与发展,高等教育将呈现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平台,这种体育知识获得路径的变化,将给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带来深刻影响。随着信息技术与条件的完善,当在线学习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体育知识主要路径,并形成一种自觉行为时,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则起到辅助效果,提供一种智力支持。学生通过网络在线学习,自学区域、全国乃至全球优质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育课堂上,教师的工作便成为对学生所学体育知识进行复习、讨论、答疑解惑等个体化辅导。随着更多的全球化在线教育优质资源的免费,高校教学(包括高校体育)所面临的将是更加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其次,大数据倡导的“点”的教育,对传统的体育课堂“面”的教育方法提出挑战。大数据为大学生创造个性化教育的环境,在学习的时空把握上更具有灵活性,通过对大学生学习情况与个人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是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个性化教育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个体特点。在过往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我们一直强调因材施教,但最终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其效果也不明显。大数据时代通过信息的记录与个体跟踪等技术,为因材施教真正实现提供了可能。大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学习的数据,不断被大数据系统记录与分析,最终归纳出各种特点与相应最优学习方法,形成科学教学模式。同时,在线学习又为师生间、学生间以及教师间搭建起良好的交流路径,鼓励协同学习、交流看法。很显然,高校体育目前的教学状况是很难达到大数据时代这种在线教育的条件,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高校体育又无法逃脱高等教育改革这一大趋势。

1.2.2 大学生体育知识多路径获得对教师知识垄断与权威的挑战

人类历史上教学经历了以孔子创立私塾与苏格拉底讲学的教育时代,以及夸美纽斯创立的课堂学习时代,后者是教师在固定场所用一对多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这种工业工厂式的生产模式,由于标准化的操作,一直沿用至今。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更是如此,统一的讲解示范,统一的教学内容与进度,统一的评价标准等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融合,推动着高等教育的不断网络化与在线化。这种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思路将对传统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大数据时代,在线学习日益成为知识学习的重要路径,大学生获取体育知识的路径不再局限于课堂与体育教师的示范讲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与垄断者,教师的权威将随时受到验证与挑战。与高校传统体育课堂的固定时空、固定教学内容与进度的教学模式相比较,网络在线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而且所学习的课程也可以是公认的优质教育资源。另外,网络虚拟学习环境的发展也是对传统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挑战。由信息技术建构而来的多媒体与虚拟学习社区等,可与参与其中学生主体进行互动,构成一个生态化的学习系统。试想,在体育技术的学习与运用过程中,通过虚拟技术能够与世界一流的球星互动,身临其境地观看他们的技术动作,这远比课堂体育教师讲解示范更能引起学生的激情。随着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普及,虚拟学习环境,将成为一种重要环境学习环境影响大学生,而传统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环境将受到巨大冲击。

1.2.3 高校体育信息化落后以及体育教师“大数据”技能的缺乏

大数据时代,各个领域对数据进行挖掘并做出有价值分析、判定与预测的专业技术人才紧缺,高校领域则显得更为突出。大数据时代给高校在人员素质、使用方法、支撑条件以及数据本身等方面提出了众多挑战。仅仅要解决教育管理者转变观念,提高数据意识,具备必要数据分析以及运用能力就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5]。在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离学科教师能够完全自主地开发教学信息资源的能力尚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高校体育领域现有的信息化程度还非常落后。在整个高等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改革中,高校体育完全是被动地走入大数据时代。由于高校体育在网络环境建设与维护运行方面的众多不足,导致高校与体育部门出资建立起来的网络环境以及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开发的网络课程、虚拟学习平台等应用效果很不理想。现有高校体育教师沿袭了传统体育教师注重运动项目技术的特点,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以及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方面十分落后,而且这一现象存在普遍性。因此,在高校体育中,出现大量的体育教育网站、网络课程无人问津;虚拟学习环境信息老化,处于停滞状态;网络互动平台学习主体,缺乏互动交流[6]。高校体育的信息化以及教师信息技术与数据处理能力在整个高校教育生态系统中处于底层水平,而且体育信息化改革困难重重。

1.3 “大数据”时代高校体育系统要素的职能变化

生态系统的“演替”是生态系统利用获得的能量使得自组织结构与功能发展的过程[7]。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则是其演替过程的基本形式,是指一定时空内系统中物种与环境、物种之间通过能量、物质与信息的流动,相互之间达成协同统一的状态[8]。“大数据”时代高校体育生态系统各要素的职能变化,便是系统不断演替,实现自身结构与功能不断提升,以形成“新的平衡”的过程。

1.3.1 “大数据”时代高校体育的管理协同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要利用好这一平台为高校体育服务,必须做好体育数据的收集、聚集以及价值挖掘的整个过程,注重各个环节管理的协同性。大数据的处理,首先是在各类工具辅助下(例如,新媒体、网络、APP等),广泛抽取异构数据,进行标准存储,然后进行数据技术分析,最终提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适当方式展现给终端用户(例如,大学生群体等)。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信息化以及组织机构的协同性显得尤为重要。虽然高校教育信息化程度不高,特别是高校体育领域信息化很低现状下,如果只是一味强调信息基础设施的追加与投入,而忽视相关人员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掌握熟练程度,或者进行重复的低质量的培训与低水平延伸,这势必使得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始终在低层次徘徊。“大数据”时代,高校体育改革面临的首要的困境便是,体育相关工作者对于“大数据”以及体育工作信息化认知的表面化,甚至忽视“大数据”所带来的体育工作信息化背后隐藏的“大数据教育生态系统”及其矛盾。以至于高等教育信息化多年来,加之“大数据”的变革日新月异,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至今不知道应该建设什么,高校体育信息化教育活动不知道从何处落手,甚至找不到自身的任务与实践对象,直接整个高校体育工作系统各个环节的整体联系,忽视的协同的优势。“大数据”时代,高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演替,在解决了“人”的信息化同时,协调整个系统外部众多要素的管理将是核心工作,做好引导、协助与服务将演替过程的职能转变。在外部生态系统要素协同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内部系统各要素的优化,使得原有高校体育系统要素效率提高、时空组合方式发生调整,减少对物质等资源环境的依赖,优化系统自组织及演化规律,最终实现各要素的整体协同优势,提高高校体育的质量与产出。“大数据”时代高校体育生态系统职能演替过程,将形成人与校园体育信息环境之间的生态互动,而且这一关系最终成为主导,从最初的单向支配到生态互动,逐渐形成协同演化。

1.3.2 “大数据”下高校体育教师的职能演化

“大数据”时代,当大学生能利用网络真正、自觉获取一流的体育与体育教育资源时,高校体育教师的职能角色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从体育信息供给以及体育身体练习的基本特征,结合体育教师的基本职能可以判断,未来一部分掌握信息技术及大数据处理技术,同时体育教育技术优秀的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合大数据特点的优质网络教育资源而获得更好的发展;由于体育的实践性,部分体育教师的角色可能转变为辅助教学职能,为大学生提供在线教育之外的辅导、组织与问题的适时解答等灵活的智力支持,体育课堂教学将与课外体育锻炼以及课余训练等地位等同;还有一部分教师,将会从实践教学中脱离出来,从事体育科学研究,以加强高校体育的学科建设以及增强社会服务的功能,高校体育科学研究职能将得以强化。“大数据”时代,高校体育教师首先要具有信息思维的方法指导,要把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看成一个系统,并把体育信息作为这个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渗透到高校体育各个环节。类似健身教练为顾客量身定做健身方案,高校体育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特别是以网络与手机终端等新媒体的互动,加强对学生体育活动的反馈、监控与指导,提升对学生体育需求精准服务的职能。纵观美国高校体育,不难发现其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体育专业知识传授以及突出体育卫生与运动保健的特征;而且美国高校几乎均有一个或者多个生理数据测试实验室、身体运动指导中心以及咨询处,大学生日常体育活动均能得到学校提供的指导[9]。

1.3.3 “大数据”下大学生的体育自觉性

“大数据”时代,数据贯穿了知识与信息采集、存储、分析、传递、调用与综合各个环节[10]。新媒体、智能手机等终端平台以及物联网、社会计算、云计算等新的信息技术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与更高的要求。大数据技术挖掘可分析大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与特长,预测出每个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因此,“大数据”时代的盛行,甚至可能颠覆高校体育传统教材、体育教学以及评价制度等现行的系统结构。由于体育的实践性特征以及体育活动身体负荷的特点,这就要求大学生的广泛参与的自觉性。首先,作为“大数据”的服务对象,大学生应自觉参与高校体育信息的输入,并保证数据的客观性与有效性,为从“大数据”平台获得更有效的体育指导提供基础。其次,“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体育更加突出学生个体化与个性化,而且大学生获得体育相关信息将十分便利,但是“大数据”所能提供的体育信息与服务是否最终能落到学生体质健康提升上,取决于大学生是否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第三,大学生应自觉参与到高校体育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在具备信息思维的同时,参与高校体育数据的开发、共享与应用,形成群体智能与多方协同的公共价值。

2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高校体育的“精准服务”

2.1 高校体育生态系统外部协同模式构建

如图1所示,高校体育生态系统外部协同模式主要由各类数据来源、计算机体系以及专家体系组成,涵盖了学生、教师、学科、管理以及后勤等外部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其他公共目标是围绕为高校体育提供精准服务。这一协同模式,是基于高校体育在“大数据”平台下的信息化服务,工作依据学生各类体育参与数据进行挖掘,找出传统分析方法未能发现的规律,更好地为高校体育服务。首先,各类数据的来源体系。这里的数据主要是大学生的体育相关数据,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体育活动参与信息、学生体育知识关注信息以及运动保健的知识获取与点击等适时记录的各种类型数据。数据的采集路径主要有学生手机APP应用程序(校内)、学生个人PC端录入(校内网络)、移动PAD应用程序以及第三方应用数据等,而且数据量应尽可能大。其次,计算机体系。这个环节是高校体育“大数据”的服务的关键环节,核心职能是对“各类数据的来源系统”所采集的学生体育数据进行储存、处理、转换、建模以及应用过程。尤其是数据的处理、建模与应用环节,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筛选、甄别与清理,进行各种不同主题分析的数据挖掘与模型搭建,最终形成各类统计分析报表、图形等,为“专家体系”的指导工作提供保障。“计算机体系”不仅是“大数据”技术集中的一个环节包括相关技术人员的数据统计,同时需要学校管理部门与后勤部门的大力协同,保障各类数据获取的顺畅以及各类软硬件设施的正常运行。第三,专家体系。这部分主要由具有较强体育专业知识的教师以及学科要素构成。通过“计算机体系”提供的各种数据图表,专家门对大学生体育过程所出现的问题提供精准的反馈。例如,个人运动处方的开具、运动技术学习的指导与纠正以及相关运动保健方法等。整个高校体育生态系统外部协同工作模式需要各个构成体系的协同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互为条件,缺一不可。数据来源是前提,计算机体系是核心,专家体系是关键。

图1 高校体育生态系统外部协同模式

2.2 高校体育生态系统内部协同模式及职能分工

20世纪40年代,帕森斯首次使用“结构”与“功能”概念,后来安德森提出“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有相应的功能与之对应”的“教育的结构功能”观点[11]。教育结构功能主义认为,众多教育问题与危机都是教育系统要素的结构与功能失衡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工作开展是以课堂、教师、教材与教法等为中心,形成一套完整的高校体育管理、教学、训练、竞赛、课外锻炼指导等统一模式,这些统一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规范与便于操作,缺点就是学生主体地位与作用被“统一”所遏制,学生积极性与创造性被限制[12]。依据“教育结构功能”将高校体育视为一个整体系统,注重体育课、体育社团等众多要素之间结构与功能平衡,并把高校体育系统结构中可控可变因素分离出来(例如,体育空间与时间资源等),以便分析与验证这些要素的功能动态平衡。基于上述理论,结合高校体育系统各要素形式、内容、目标任务与管理,尤其是时空资源资源配置等结构性差异,界定高校体育各个构成要素的核心功能,如图2所示,即体育课应突出体育智力支持功能;体育社团应突出运动体验,提升身体素质以及繁荣校园文化功能;课余训练与竞赛应突出普及与提高,运动成绩与水平功能;运动会与体育节应突出以参与体验,榜样与示范,丰富校内文化功能;其他形式体育则应满足学生个体无固定形式与内容需求功能[13]。而且高校体育各个要素应是一种平行与偏利共生的关系。在整个体系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发展对其他要素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例如,课余锻炼以及课余训练的发展,对课堂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各个要素的共同演进,可以推动高校体育系统演进。

图2 高校体育生态系统内部协同模式及核心功能

2.3 “精准服务”的逻辑依据

高校体育外部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类要素之间存在着整体的关联性[14]。同时,高校体育内部各种构成要素之间,也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各个要素各自承担相应的职能与核心功能,彼此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协同优势理论将清晰的“共同意识”视为行动者协同行为的起点与前提[15]。从图1与图2的模式构建可知,高校体育生态系统外部协同以提供“精准服务”为共同目的;而高校体育生态系统内部协同则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共同意识”。高校体育学生身体素质困境与“大数据”时代给高校体育带来的挑战,使得高校体育职能与功能实现趋向复杂化,这已经使得问题的解决超越了个人、单个部门与组织能力范畴。于是,协同便成为当下高校体育工作发展的普遍路径。发挥系统各个要素的职能与结构功能优势,将促成系统“协同优势”的达成。依据“大数据”进行的高校体育管理,能在大学生体育参与和需求以及高校体育决策等方面发挥预测作用,凸显高校体育工作的前瞻性与应对学生体育个性化需求的职能。同时,通过“大数据”平台与技术手段,记录与分析大学生用户体育行为来判断其偏好,从而加强对大学生体育管理与引导,并依据不同个体的数据差异,加强体育工作的针对性与精准性,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的职能。

3 小结

适应与发展是生态演化过程中联系十分密切的两个方面[16]。在高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演替中,由于生态主体自身存在复杂性、多层次性与多元性,因此演进过程的适应也应是多层次,既包括高校体育生态系统外部生态环境的适应,也包括高校体育内部要素的环境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高校教育,尤其是高校体育必须要面对的时代背景与基本趋势。高校体育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变革,做好高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演替与职能转换,促进管理模式走向精细化,加强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与体育工作者信息化能力,将“大数据”相关技术与高校体育现实情况相结合,做出特色。同时,要正视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既要看到“大数据”时代给高校体育带来的机遇与便利,又要重视现实的薄弱基础,努力做好整个高校体育生态系统要素的职能过渡,逐渐完成生态适应与发展过程。

猜你喜欢
协同大数据信息化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京津冀协同发展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