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简析

2019-12-04 07:39熊大萍
读天下 2019年36期
关键词:情境化课堂小学语文

摘 要: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逐步深入各学科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发挥着积极的辅助作用。汉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小学阶段的汉字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汉字知识,还在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将情境化课堂教学的方法运用于识字教学中,能有效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认识汉字、收获知识。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语文属于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涵盖的知识内容有显著的特性,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正处于意识形成与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只有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多样化,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情境化课堂的构建能充分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开发头脑、发展思维和能力,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中开展识字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中开展识字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为:①激发学习兴趣。在情境化课堂中实施识字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能创设相关的情境,如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生动有趣的视频动画、优美的音乐和丰富的图片等创设识字教学情境,这样能符合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特点,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保持高昂的热情。②引起情感共鸣。教师在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中能通过移情效应的方式,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或者是借助带有内涵美、意境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对汉字的韵律美、结构美等加以感受,产生情感共鸣,更加喜爱汉字,增强民族自豪感。③降低学习难度。汉字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学生在小学阶段至少需要掌握和记忆上千个生字生词,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压力。传统的识字教学多是采用死记硬背或反复抄写的形式,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汉字的内涵与结构,失去学习兴趣,而通过情境化课堂的构建,教师能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形象记忆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认识、运用汉字,降低记忆难度的同时,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二、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的方法

(一) 注重游戏和故事的融入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适当融入游戏和故事,以此营造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和识字效率。以课文《小壁虎借尾巴》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各种动物的图片,如文中提到的小壁虎、小鱼、黄牛、燕子等,通過生动形象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关注;然后将带有不同动物图片和文字的卡片发给学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扮演各种动物,表演课文内容,并在表演环节拿着相应的卡片;最后总结课文内容,点评学生的表演。可以说,通过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在游戏或故事中无意识记忆所学的汉字,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愉悦和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 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

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而言,其不是单独的个体,需要与写作和阅读相结合进行,在写作和阅读教学中创有关识字教学的情境,以便学生在写作或阅读过程中认识更多的汉字。通常教师创设情境化课堂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利用多媒体创设识字教学情境,通过有趣的视频和生动的画面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如学习课文《秋天的图画》时,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波”“作”“丽”“灯”等汉字,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通读课文,根据课后拼音读懂生字生词,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所描绘的秋景,如黄色的波浪、红彤彤的灯笼等,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此基础上导入生字学习。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提高学生对生字生词的理解与记忆,增强识字教学效果。

(三) 科学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生活化情境指的是在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生活与汉字之间的关系,向学生直观展现学生亲身经历或生活中发生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来自主理解、独立探索识字学习的方式方法。以《自选商场》为例,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学校周边的某家超市画面,要求学生说出该超市的地点,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回答“商场”;这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商场”,鼓励学生思考:怎样认识“商场”这一词汇?逛商场时喜欢买哪些东西?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会畅所欲言,说出各种各样的商品,如可乐、糖、铅笔、篮球、薯片等;然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利用多媒体播放商场课件,引导学生通过浏览屏幕上的商品来学习词语。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教学中,学生能始终处于自由、宽松、愉悦的学习状态,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深入理解词汇和汉字等。

(四) 加强课后评价

情境化课堂不只是关注课堂情境的创设,也注重课后评价,因此教师在情境化课堂教学中要及时评价和鼓励学生,提高学生识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当学生完成识字学习任务后,及时鼓励完成度高的学生,使其树立识字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在课后需要认真评价每位学生,根据评价与学生进行交流或沟通,对学生在识字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以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的进度,在此基础上优化调整教学计划,使全体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属于一种创新突破,能很好地转变学生学习的态度,使学生从“要学习”变为“爱学习”,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活动时,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游戏和故事的融入,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科学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加强课后评价,从而营造轻松和愉悦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参考文献:

[1]余云燕.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中外交流,2018(6):166-167.

[2]戴慧君.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8(8):47-48.

[3]郭成满.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速读(中旬),2017(3):46.

[4]黄芊.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分析[J].未来英才,2017(13):91.

作者简介:

熊大萍,湖北省老河口市,湖北省老河口市孟楼镇孟楼小学。

猜你喜欢
情境化课堂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策略探讨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分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