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的之一就是自主发展,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本文从新课改理念下历史课堂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选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课作为实例,主要阐述了历史新课改下如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和推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两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历史课堂;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作为了本次课程改革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具体表现在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设计了很多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内容以及一些学生可以实际参加的活动,再加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得原本单调枯燥的历史学习内容变得丰富生动起来。
一、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因为我们国家开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起步较西方国家要晚得多,所以很多老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学生的“学”围绕老师的“教”来进行,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这样学生的有效学习模式就无法构建。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思考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成了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得经过教师的精心安排。比如如何进行导入设计,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了一个吸引眼球的导入,自然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课堂的深入而拨动学生的心弦,例如在讲授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时,展示苏联国旗的图片,讲述世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事实,直接引入本课题目。再比如创设一个情景,把学生置于历史的滚滚长河中,亲身感受历史的冲击,引发学生的共鸣。同样在讲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时,教材对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的有十分完整的叙述,但要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内容仍有困难。因此我依据学生求知心向,创设一个穿越回列宁时期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当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助力之一,同样在讲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时,播放影片《列宁在1918》,让学生认识到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外遭英、日、土耳其等国的武装干涉,内临各种反抗势力的骚扰,全国处于普遍饥荒的严重关头,列宁以他的大智大勇领导全国人民顽强奋斗,最终赢得胜利挽救了革命。
二、 推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现今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一种效果比较良好的学习方式。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一个自主合作的机会,改变了传统的以接受型为主的学习方式。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让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有利于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但是现在许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必须帮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基础。其次,教师对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细化到个人,养成互相配合的默契。第三,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置身事外,必须参与学生的合作并做出指导。最后,小组合作成果交流。选取部分小组合作成果进行展示,由学生们自己把自己的思路、困惑说出来,并相互评价,使老师既能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又能抓好重点调整教学方向,同时还能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同样在讲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时,教师事先安排学生预习,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填写预学案上有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展开讨论,并在课堂上把成果以小组的形式進行展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构建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断思考,不断反思做出自己的判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 结束语
当然不可否认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日形成,也并非短时间内能够解决。所以在新课改理念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话,老师一定要先适应和学生之间的角色转变,抛开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以及唯师是从的思想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认可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想这也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和最大赞赏。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曾文婕.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耿妍.利用历史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4.
[4]钟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初探[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王红银,贵州省六盘水市,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