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恺
【摘要】 目的 分析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38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 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试验组和参考组, 每组19例。参考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 试验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完全清醒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完全清醒16例, 昏迷2例, 死亡1例, 完全清醒率为84.21%;参考组患者完全清醒10例, 昏迷7例, 死亡2例, 完全清醒率为52.63%。试验组患者完全清醒率高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循证护理;肝硬化肝性脑病;护理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0.073
肝硬化肝性脑病会给患者带来强烈的主观不适感, 不但会损害其身心健康, 同时也会威胁其生命安全。近年来, 循证护理在肝硬化脑病的护理中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护理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处理措施, 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1]。本研究以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38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析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38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 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试验组和参考组, 每组19例。试验组患者中男10例, 女9例;年龄31~85岁, 平均年龄(53.7±10.5)岁;前驱期患者11例, 昏迷前期患者5例, 昏迷期患者3例。参考组患者中男11例, 女8例;年龄29~86岁, 平均年龄(54.2±10.6)岁;前驱期患者10例, 昏迷前期患者6例, 昏迷期患者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病情均与《肝性脑病的诊断与治疗(2008年版)》中肝性脑病诊断标准相符;入选患者与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丧失沟通能力患者[2]。
1. 2 方法 参考组患者应用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等常规护理干预, 试验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 2. 1 提出循证问题 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加强监测, 密切观察其心电、尿量、瞳孔、脉搏、血压以及体温、神志等变化情况, 组织具有丰富护理经验且工作态度端正、具有较强责任意识和观念的护理人员分析和汇总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护理期间常见问题以及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 明确肝性脑病的诱因、临床表现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1. 2. 2 寻找循证支持 通过上网搜索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等形式对提出的循证问题进行文献检索。随着患者病情加重, 长期应用大剂量利尿剂、排放多次腹水以及长期低盐进食、消化道出血等均容易引发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低血钾会加大患者碱中毒发生率并造成氨吸取, 血-脑脊液屏障导致患者肝性脑病症状加重, 低血钠影响细胞内外渗透压, 易引发肝性脑病。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异常, 一旦摄入过量动物蛋白质, 会加重肝脏负担并导致血氨水平提高, 从而加大肝性脑病发生率。肝硬化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明显衰退, 感染风险明显升高, 易出现内毒素血症并导致肝功能受损。患者组织分解代谢速度加快会出现缺氧、发热等现象, 并造成该大脑对氨毒性的敏感性受到影响, 肠道积血以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液分解过程中生成大量氨, 容易出现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还会导致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并影响大脑正常供氧和供血, 易导致病情加重[3]。
1. 2. 3 护理干预
1. 2. 3. 1 上消化道出血预防护理 指导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不可进食具有较强刺激性食物, 遵医嘱口服硝苯地平等药物以有效降低门脉压。及时为门脉高压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并采取止血以及输血措施。待患者出血停止后应用弱酸性溶液以及生理盐水将肠内积血清理干净, 有助于减少氨生成量和吸收量。
1. 2. 3. 2 感染护理 依据药敏试验结果为患者提供抗生素, 同时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消毒措施, 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各项操作, 同时注意加强泌尿道、皮肤以及口腔护理。
1. 2. 3. 3 饮食指导 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摄入量≤30 g/d, 不可进食动物蛋白, 控制脂肪摄入量。每日摄入适量富含维生素K、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C等的食物, 不可食用维生素B6含量过高的食物。为已发生肝性脑病患者提供稀饭、面条、藕粉等半流質食物或者流质食物。
1. 2. 3. 4 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水电解紊乱纠正护理 为存在腹水以及水肿的患者提供腹水排放护理, 应用腹水浓缩回输术也可使其病情得到缓解。排出大量腹水后应用腹带进行加压包扎, 以防出现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4]。
1. 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完全清醒、昏迷、死亡情况, 并比较两组患者完全清醒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完全清醒16例, 昏迷2例, 死亡1例, 完全清醒率为84.21%;参考组患者完全清醒10例, 昏迷7例, 死亡2例, 完全清醒率为52.63%。试验组患者完全清醒率高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肝硬化肝性脑病属于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综合征, 临床表现包括昏迷、行为失常以及意识障碍等, 会给患者带来强烈的主观不适感, 不但损害其身心健康, 同时还威胁其生命安全。循证护理根据最新科研成果提出护理相关问题并结合循证支持与临床经验, 同时根据患者诉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以满足其治疗和康复需求。
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面临较高的死亡风险, 一旦治疗或者护理不及时, 容易出现肝昏迷并危及其生命安全。为患者提供循证护理, 能够使护理活动的主动性得到提高, 护理过程中能够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可明显降低感性脑病复发率, 加快患者苏醒并改善其生存品质[5-8]。
此次研究中, 试验组患者完全清醒16例, 昏迷2例, 死亡1例, 完全清醒率为84.21%;参考组患者完全清醒10例, 昏迷7例, 死亡2例, 完全清醒率为52.63%。试验组患者完全清醒率高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娇. 循证护理在肝硬化肝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养生保健指南, 2018, (50):96.
[2] 刘娟. 循证护理在肝硬化肝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33):284-285.
[3] 沈娟. 循证护理在肝硬化肝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13):216-217.
[4] 李佳昕, 任宏飞, 张铭光. 循证干预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8):164-166, 170.
[5] 党燕. 循证护理在老年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应用效果. 社区医学杂志, 2017, 15(19):77-79.
[6] 田宇红, 王欣, 张雅茗, 等. 循证护理在肝硬化肝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22):4347-4348.
[7] 吴咏丹. 探讨循证护理在肝硬化肝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93):232-233.
[8] 郝玉娟. 循证护理在50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85):229, 231.
[收稿日期:201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