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2019-12-04 04:06冯海燕
考试周刊 2019年82期
关键词:初中新课改数学

摘 要: 数学作为三大主要学习科目之一,其教学质量在初中教学工作中一直是老师和学生关注的重点。因此,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师要转变以往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实施教学,进而,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高效吸收数学知识,最终,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案例,就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是学生和老师头疼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并且由于数学课堂的单调枯燥,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我们作为任课教师值得去研究和探讨的教学课题。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结合学生的认知活动随时进行调控,采取更适合当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效推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并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和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 运用生活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在初中的学习中,学生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认为数学的学习只是为了考试,对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没有得到很好地认识,导致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难以对数学提起兴趣,认为是在浪费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来将数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生活情趣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课时,学生很难将方程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时,笔者就利用生活化教学来让学生感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中的应用,如,笔者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李大叔去年承包了10亩地种植甲、乙两种蔬菜,共获利18000元,其中甲种蔬菜每亩获利2000元,乙种蔬菜每亩获利1500元,但是李大叔忘了甲、乙两种蔬菜各种了多少亩,你可以帮李大叔算一下去年甲、乙两种蔬菜各种植了多少亩吗?在提出了这个问题之后,讓学生去思考计算,这时学生思考的已经不是一个数学问题而转化成了一个实际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在教学生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样的形式,就能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他们的学习感觉到实际意义,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 合理分层教学,全面促进学生进步

(一) 因材施教,合理分层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的教育理念便是“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来授予他们不同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切合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达到理想的成绩。对于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也可以运用这一理念。首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后,根据他们的能力和表现,将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为学生能力较好的;B层为学习成绩中等的;C层为学习能力较差的。然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标准,让他们完成不同难度的题目。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部分时,对A层学生要求他们掌握勾股定理的原理,并能运用原理熟练计算,解决勾股定理的拓展性问题;对B层学生要求他们基本理解勾股定理,能够基本运用原理解题;对C层学生,要求他们对原理有基本理解,对该题型能做到基本的识别。

(二) 高效课堂,分层教学

课堂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主要环节,也是向学生传授和讲解新知识的主要环节,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得到课堂教学方法多是统一的讲解法,这样的方式很难满足全部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水平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他们的学习水平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一来,既不会使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因教学内容简单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也不会使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因教学内容困难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共同进步,从而有效提升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数学水平。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课时,对A、B层次的学生,笔者让他们先复习一下一元一次方程,接着列出了几个简单的方程让他们求解,之后,笔者给学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设小红有x根香蕉,小明有y根香蕉,这两个人一共有5根香蕉,接着,笔者给学生列出方程:x+y=5,并结合这个方程给学生讲解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但是,对于C层的学生,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则是结合刚才所举的例子,直接给学生列出一个方程组,笔者问学生:“在刚才那个例子的基础上,假如小红的香蕉比小明多三根,那这个方程应该怎么列呢?”,学生马上回答:“x-y=3”,然后笔者把这两个方程以方程组的形式表示出来,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方程组试着自己求解。最终,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方法,这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基础之上有效达到了各自的学习目标,从而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三) 作业分层,巩固教学

数学作业的有效分层,是最符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有效的作业分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作业的针对性,还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间的差异,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然后设计分层的数学作业。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拉近师生间的关系,还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后,笔者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作业。针对C层学生设计的:“如果△ABC≌△FED,请写出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这个题目,实际上,就是对于课上学习到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并且这个题目的难度不大,同时也涵盖了基础的数学知识。通过这样的题型,学生在解答这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概念,还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针对B层学生设计的:“△ABD≌△ACE,若∠B=25°,BD=6cm,AD=4cm,请写出你在△ACE中能够得到的角的大小和边的长度。”这道题目要求学生要掌握寻找全等三角形中对应元素的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灵活应用全等三角形基础知识的能力。所以,学生在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分析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为A层学生设置的:“池塘的边缘有A、B两者,设计两种方案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这道题目,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要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题目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样就会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如此,笔者通过对作业进行分层布置,就能让不同小组的学生都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 巧设问题探究,巩固学生知识掌握

(一) 合理设置问题,奠定课堂互动

通过合理的问题创设作为引导,是促进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生成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知识是一门逻辑缜密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也能够做到灵活掌握或重点针对。基于此,在互动式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应当将问题设置为较具探究性质和冲突性质的形式,从而以此引发学生的探讨、交流,为课堂的互动奠定主题方向,帮助学生在互动的学习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教學“矩形的性质与判定”这一内容时,笔者便借助问题对互动式教学展开了铺垫。如:在教学开始前,笔者便进行了复习提问:“什么叫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两者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这一问题的设置在于启发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并为课堂互动探讨埋下伏笔。再如,当教学到利用对边平行或夹角的相关定义去判定矩形时,笔者又进一步提出还有哪些判定矩形的方法?当学生有了以上知识作为前提后,对于“其他”方法的探索则会具备一个思路的突破点,在“探索”主题的引导下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加速学习的突破,使得课堂的质量得到有力保障。

(二) 引导问题实践,巩固探究结论

问题实践是利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之余,指导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总结、归纳,并最终将之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对探究结论进行验证的行为。通过问题实践引导,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成效,并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熟练度,从而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加理性的认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这一内容时,在课堂的教学之余,笔者便借助问题的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实践的探究验证。如:笔者首先给出学生三组数据,是关于三支足球队队员的年龄情况统计。甲队18岁至22岁每个年龄段的人数分别为:1人、3人、4人、3人、1人;乙队为:3人、5人、2人、1人、1人;丙队为:1人、2人、1人、5人、3人。在以这三组数据为基础的前提下,笔者分别结合如何计算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为问题导引,并提出:“从年龄上看,你们最看好哪个球队?”对学生接下来的实践运用进行了铺垫。在这一启发下,学生分别根据课堂学习、探究所得结论进行了实践验证,通过探索活动,学生对于初步掌握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又得到了更深一层的巩固和发展,大大地促进了问题导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方法也绝不止于这几种,但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最大可能的学有所得,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最终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海霞,郝晓燕.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J].学周刊,2018(20):78-79.

[2]魏刚.试分析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着力点[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5):91.

[3]储呈国.协调学教关系 推动有效教学——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之有效性探索[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6(18):23-25.

[4]朱克卫.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9):102-103.

作者简介:

冯海燕,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南校区。

猜你喜欢
初中新课改数学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