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平,刘 玉
(阜阳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236037)
有规律的身体锻炼可以有效增进身心健康。如:缓解压力、焦虑和抑郁症状[1];部分医疗康复计划也将身体锻炼纳入其中[2]。此外,身体活动是能量消耗的关键决定因素,因而也是维持能量平衡和控制体重的基础。相反,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则伴随诸多不良症状,如:超重、肥胖、II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3]。
由此,世界卫生组织在2010年将身体锻炼促进作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首要考虑的问题,并提出“每周进行不少于150 min、中等强度的有氧身体活动”健康生活方式标准。同时建议,成年人应保持每周300 min的身体活动,以获取额外的健康效益。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31%的成年人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推荐标准(每周少于150 min的身体活动),80%的13~15岁青少年每天身体活动时间少于60 min[4]。官方数据(体育总局,2015年12月23日)显示,国内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为33.9%。显然,锻炼行为促进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仍需进一步深入。
众所周知,大学阶段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期。中国学生在上大学后要面临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上大学之前,学习、生活受到来自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约束,而上大学后,这种约束要少很多,学习、生活,包括体育锻炼,大都需要自主安排。然而,最新研究报告称,近7成的大学生体育锻炼严重不足[5],仅有3.3%的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6]。为此,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促进十分有必要。
几十年来,对锻炼行为决定因素的研究探索始终是锻炼行为促进领域的研究主线[7]。众多解释、预测或干预锻炼行为的理论将意向作为锻炼行为的最直接的前因变量。如:TPB、合理行动理论、保护动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行为改变整合模型,乃至阶段理论中的跨理论模型。
意向与锻炼行为的关系已经过可靠验证。如:McEachan等在2011年关于TPB对健康行为预测效果的元分析结果显示,意向与身体活动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r=0.48),意向对身体活动的方差解释率约为23%[8]。当控制过往身体活动行为后,二者相关会减弱至0.22,几乎达到最小效果量的临界点[9]。实验研究结果的元分析同样显示,意向与锻炼行为关系存在严重知行差距。通过实验操控可以增强参与身体活动的意向(d=0.45),然而仅引发微弱的身体活动行为改变(d=0.15)[10]。单从有意向参与身体活动的群体来看,约有46%的人未能成功转化其意向至身体活动行为[11]。在身体活动干预研究中,基线高水平的意向未引发理想的身体活动水平的现象亦是屡见不鲜。凡此种种,让那些将意向作为行为改变最近端决定因素的理论备受争议,并将这种意向-行为关系的知行差距称作“意向-行为鸿沟”。
但这并不能否定意向这个构念以及基于意向的行为改变理论。实际上,意向-行为关系的研究已经明确了意向是行为的必要条件,因为低身体锻炼参与意向者,几乎没有人实现其行为目标[11]。然而,近半数的人未能成功转化其意向至身体活动行为,亦是实情。这些证据似乎表明,意向是身体锻炼行为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双阶段理论将行为过程区分为动机阶段和执行阶段[12]。个体在动机阶段形成特定行为的动机或意向;在执行阶段个体借助意志过程(如:计划)实现意向到行为的转化。加深对意向-行为转化过程的理解,改进锻炼行为促进理论架构,是锻炼行为促进领域研究与实践的当务之急[13]。为此,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理论综述的方法考查锻炼意向到行为的转化过程。
自我调节在意向-行为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4],例如:行动计划和应对计划是研究者关注较多的两种常用自我调节策略。现有研究结果支持计划行为在意向-行为转化中的作用。如:元分析结果显示,实验操控旨在增强身体活动的行动计划对后续身体活动的效果量在小到中等程度[15-16]。Carraro等2013年的元分析同样表明,应对计划也可以有效促进身体活动参与[16]。此外,也有Pakpou等人研究的报告显示,对于身体活动促进而言,应对计划比行动计划更有效[17]。国内学者李业敏、沈梦英等人的相关研究也印证并支持计划的中介作用[18-19]。
但是,即便有了很强的锻炼意向、详细的锻炼计划,未实施锻炼行为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20]。Martin Ginis等2010年的研究认为长期坚持一项锻炼计划属于自我控制行为[21]。基于这种观点,部分学者开始借助元理论的指导,完善自我调节过程。Carver等的控制理论[22]或许是理解有意识的目标追寻行为最有影响力的元理论。控制理论明确了目标追寻行为的四个过程:形成目标或标准、监控目标进程、对偏差做出反应、修正目标或放弃目标。其中,前三个过程对于理解意向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控制理论,意向代表目标,明确了后续行为的具体标准(锻炼次数)或者行为期待的结果(如:控制体重),是后续行为的参照指标。监控目标进程是一个比较的过程,包含两个成分:经常意识到行为现状、与既定目标进行比较[22]。Michie等人的一项关于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干预有效性的元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监控技术解释了最大比例(13%)的研究间异质性,自我监控与其他来源于控制理论干预技术(如:目标设置、检视行为目标、提供反馈、促进意向形成)相结合的干预(d=0.42)要比其他干预(d=0.26)更有效[23]。这一点提示,自我监控与其他自我调节策略相结合,将会产生较好的干预效果,并且按照计划和自我监控行为发生的时间顺序,笔者认为计划发生在自我监控行为之前如图1。
图1 自我调节策略中介作用概念模型
图1显示个体的锻炼行为取决于意向。Ajzen[24]于1991年最早的关于TPB理论指出:意向是由个人对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所体验到的行为控制感共同决定的。意向与行为之间是自我调节策略在起作用,其中自我调节策略又分成行动计划、应对计划和自我监控。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行动计划与应对计划在意向与行为之间起作用,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只有计划是不够的,计划之后还要有对于计划的自我监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锻炼意向到行为的转换。
虽然自我调节过程对于锻炼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但也有研究发现行动计划对于行为改变无效,甚至起反作用[25-26]。这种不一致的研究结果暗示,计划行为与目标行为的关系受第三量的影响。最具代表性的调节变量是自我效能[12,19]。
根据希望理论,希望是一个潜在地影响自我调节行为与锻炼行为关系的调节变量。希望理论认为:人的生活是以目标为基础的,而关于目标的思维有两个组成部分:动力和路径。前者指一组启动个体行动,并支持个体向着目标,沿着既定的路径持续前进的自我信念系统;后者是一组有关个人对自己有能力找到有效的路径来达到渴望的目标的信念和认知。由此,希望理论关于目标追寻行为的要素可概括为:目标、动力、路径,三者缺一不可。身体锻炼是一种复合行为,在研究和干预实践中,分别测量不同自我调节策略的自我效能将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因此,改用一个更具一般意义的性格品质来替代各种不同的自我效能或许会有用。希望在身体锻炼促进领域的应用研究尚不多见,现有研究显示:希望量表总分以及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两个分量表的得分,与身体锻炼行为相关的自我调节策略(自我监控、社交互动)显著正相关。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自我调节过程影响着锻炼行为,并在意向与行为中起着中介的作用。虽然自我调节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自我调节中的一些成分并不能对锻炼行为起作用。该线索提示着在自我调节过程与锻炼行为之间存在着导致关系不一的调节变量,其中自我效能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变量。然而,由于自我效能属于性格范畴,其可塑性弱,干预途径有限,因此笔者认为具有行为特异性的希望感或许更具有干预价值,在自我调节过程与锻炼行为中的调节位置也应更为重要。
因此,在自我调节过程影响锻炼行为时,考察希望感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本文采用综述的方法对现有的意向与行为之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自我调节策略的使用与影响自我调节策略与锻炼行为关系的调节变量的梳理,建立了一个能够有效促进锻炼意向转化成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型,为锻炼行为的解释、促进和干预提供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