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连云港市分行
2019年以来,农发行连云港市分行积极响应上级行关于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的战略部署,以点带面,重点突破,高端对接“造声势”,基层营销“抢山头”,用市场份额增强话语权,实现改善农民集中居住条件贷款业务高质量发展。截至2019年9月末,该行已审批农房项目8个、28.9亿元,投放农房贷款12.1亿元;已评估和正在培育项目6个,申贷金额42亿元。
党的十九大以来,该行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积极贯彻省委书记在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精神。全行上下提升政治站位、秉承家国情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两个维护”,深入认识做好改善苏北片区农民群众集中住房条件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担当、履职尽责,明确以服务当地群众集中住房条件改善为重点领域发展信贷业务,大力支持全市新型农村社区、进城入镇等安置工作。成立了服务苏北农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实施方案。定期向上级行汇报支持农房项目的思路、方案和工作进度。多次到各相关部门宣传农发行信贷支持重点和办贷优势,共同商讨业务合作规划,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保障搬迁及配套安置模式。围绕全市2019年搬迁撤并村庄计划,对接各县区政府工作安排,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作用,与承贷的建设主体签订委托代建协议,对零散居住的农户、“空心村”以及全村居民住房改善意愿强烈的村庄进行搬迁。设计苏北地区农民集中新型社区、进城入镇和“安置房+”等多种模式,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同时,同步配套支持饮水、道路、垃圾处理等各类附属设施,包括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保障、村庄环境整治、宜居乡村建设等,切实提升农民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农民群众“搬得出”“住得好”。
创新复垦及产融发展模式。统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围绕搬迁之后的空余土地资源和产业迁移,将搬迁后的土地复垦成农田或高标准农田,升级土地资源资产。创新支持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路径,支持乡村旅游、现代农业园区等项目需求,延伸产融发展链条,提供一体服务,以委托人支付的房屋拆迁款、返还村集体的土地两项指标交易收益和安置房销售款等作为主要还款来源,在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同时确保不增加政府隐性债务。
该行坚持政策导向,紧密结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业务发展实际,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用足用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贷款产品作为支持苏北片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一是抓好工作职责分工。成立市、县行改善苏北片区农民群众集中住房条件改善项目营销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营销专班,明确“一把手”、分管行长和客户经理的责任,积极推进农房业务。二是抓好内部文件指导。根据总行下发的《关于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和省行下发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公司自营项目营销模板》,明确苏北片区农民群众集中住房条件改善业务的对应科目、支持内容、准入要求等,将具体内容和要求整合成项目服务方案,结合兄弟行典型案例,印发成册,让基层行的工作开展切实做到“有的放矢”。三是抓好项目重点营销。市县行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项目开展情况,充分利用农房项目工作推进会,对农房政策及贷款业务进行现场通报,就各方意见进行讨论交流,及时解决疑难问题,建立高层有汇报、基层常联络的沟通机制。营销时注重换位思考,重点突出惠农让利,创新资金贷款期限和利率组合。贷款期限根据项目建设周期确定,一般为3-6年。积极争取引入PSL资金,充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带动富民安居。四是抓好项目办贷服务。根据各县区实际情况,制定分县区辅导制度,定期走访、调研县区农房项目实际推介情况,从项目规划和可研报告编制阶段开始将业务辅导贯穿政策解答、项目受理、融资方案设计、调查评估、放款支付等各个环节,确保项目从培育到审批落地的全流程跟踪,认真做好全省系统内成熟和创新案例的收集整理与推广借鉴,提前对本地复杂的贷款项目“把脉问诊”。切实加强行内部门的对接,确保辅助审查顺畅。推行限时办贷制度,限定信用评级、调查报告、补充反馈、贷款投放等环节上报的具体时间,要求基层行在现场评估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评估调查流程,及时反馈审查补充,市行审核后及时上报,保证时间控制在1-3个工作日。□
(本栏目得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