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素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良好的科学技能,更要求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思维,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维,是科学方法在个体思维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它包括比较力、推理力、论证力、综合力、抽象力等多个方面的思维能力。科学探究就是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科学教育就必须聚焦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通过实施“有结构的材料”“丰富的证据”和“论辩式交流”等策略,培养学生的比较力、推理力、论证力,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
比较,是指学生根据一定标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某种联系的事物进行辨别,以区分差异和高下的思维过程。材料有助于学生观察周围世界,发现各种事物间互相关联的概念。通向建构概念的路往往始于学生的经历,而有结构的材料则能引出这种经历。实践证明,有结构的材料有助于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并能在探究中引发学生思考,在建构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比较力。
以六年级下册《放大镜》一课为例,教师给每组先后提供了两套有结构的材料。教师先提供了图1的材料(1号是普通玻璃片,2号是塑料片,3号和4号是大小一样、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片,5号与3号是大小不同、凸度相同的凸透镜片,6号是凹透镜片,7号是球体),引导学生以“猜测—观察—比较”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归纳出能放大物体像的镜片特点。接着,学生观察比较了能放大物体像的镜片,发现这些镜片的放大倍数与凸起程度有关。最后,教师提供了图2所示的两个烧瓶(空烧瓶和装满水的烧瓶),学生通过比较进行自主探究,进而归纳得出“具有放大功能的物体必须是实心的”这一结论。
图1
图2
《放大镜》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放大镜镜片“凸”“透”“实心”的特点。教师通过课前测试发现,学生虽然对放大镜不陌生,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但对放大镜镜片“怎样放大”这一关键问题,认识比较模糊,很难清晰地提出一个封闭性的问题。
有结构的材料是指各个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的材料。案例中,教师借助两套有结构的材料,精心设计了提供材料的先后次序,使学生经历了三次科学、全面又深入的观察和比较。图1中七种材料的特性与学生的错误概念直接关联,是教师有意识选取和组合的,旨在引导学生先进行猜测。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学生借助有结构的材料开展了有目的的细致的比较,很容易地归纳出能放大物体像的镜片具有“凸”和“透”的相同特点,指向本课的核心概念。学生对放大物体像的镜片再次进行观察比较后,又发现镜片凸起程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提供了图2材料,学生第三次进行观察比较,从而发现空烧瓶并不能放大物体像,而装满水的烧瓶能放大物体像,且因瓶身近似于球体,所以放大的倍数特别大,由此归纳出“实心”的特点。利用有结构的材料形象、直观、具体、真实的特点进行科学探究,可以帮助学生较为容易地建构概念,理解和突破难点,使思维的比较力得到发展。
科学探究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推理,是人们在已有知识所形成的判断的基础上,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小学科学中的推理是一种基于事实的讲求证据的推理。其要素为假设、实验、证据,其中证据是科学推理的基础。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寻找证据,运用丰富的证据解释自己的观点。这一过程也是推理力发展的过程。
如六年级下册《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一课中,学生把小苏打倒进装有白醋的集气瓶里,发现冒气泡了。他们根据生活经验,认为“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气体,但如何用证据证明呢?学生已知“二氧化碳能灭火”的特点,教师又补充“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特点。如果学生能收集相关证据证明产生的气体满足这两个特点,就能得出“气泡”是二氧化碳的结论。而这一探究活动分为四个步骤,极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推理力。
(1)实验一:证明新气体是否支持燃烧。学生实验前先提出假设:如果火柴继续燃烧,说明新气体不是二氧化碳;如火柴熄灭了,则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接着,学生把燃烧的火柴伸入集气瓶观察火焰的变化,并思考:观察到了什么?能证明什么?当学生观察到新气体不支持燃烧的现象与“二氧化碳能灭火”的特点一致,就能将自己的假设与之联系起来。
(2)实验二:证明新气体是否比空气重。学生先将集气瓶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观察蜡烛是否会熄灭。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火焰熄灭了,说明什么?如果火焰没有熄灭,又说明什么?实验前的推理有助于明确观察的指向。当实验结束后,学生就能将观察到的事实转化为证据,推理得出新气体比空气重。
(3)分析判断:通过两次实验推理活动,学生不再轻易认为新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因为像这样的气体还有很多。最后教师补充:科学家收集到了大量的证据,才得以证明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4)判断气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留在集气瓶中的液体是什么呢?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吗?”对这一问题,学生要运用已经收集到的大量证据来进行推理验证,在丰富的事实和证据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推理力。
从以上案例可看出,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事实,并通过推理将事实转为证据以验证自己的观点,推理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科学论证是重要的科学活动,其内涵是利用证据建立科学的理由以支持科学主张。在课堂上,学生公布了自己的解释,别的学生就有机会针对解释提出质疑、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证据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学生间相互争辩,无疑是思维碰撞最激烈的过程,能够引发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将实验证据、已有知识、新的解释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学生之间的评价、争论让学生明白了别人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有助于他们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学生之间的互相质疑,可促使他们从观点的对立及相互指出的逻辑矛盾中,更好地引发自我反思,深化认识;学生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有助于激起他们的灵感,促进新假设的建构和更深层的理解,在论辩式的交流中促进思维论证力的发展。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中,学生亲历三个富有层次的观察活动:观察、比较、描述沙和食盐入水前后的特点(图3),观察描述面粉在水中的特点(图4),过滤三杯混合物(图5)。
图3
图4
图5
观察是描述的基础,观察越仔细,描述越准确,结论就越接近科学。案例中,教师有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子入水前后的特点,通过这两种物质的颗粒大小的变化,围绕“根据什么现象来认为食盐是溶解了或沙子没有溶解”的问题来描述食盐、沙子在水中的现象,展开热烈的交流,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为后面的论辩交流做好铺垫。
面粉在水中的状态不像食盐或沙子那样,可以直接从物质的颗粒大小判断出是否溶解。以此作为结构材料,容易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产生寻找证据来证明的想法,自然地将科学探究引入下一环节中。通过食盐、沙子的实验,学生已经能初步根据物质在水中的状态变化判断物质是否溶解,他们就把面粉在水中的状态变化与食盐、沙子做比较,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更接近哪一种。在论辩式交流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相当活跃的,他们仔细观察比较三种物质在水中的差异现象,并以此为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接受他人的质疑和补充,建构起溶解和不溶解的概念,发展了学生思维的论证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操作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收集丰富的证据,参与论辩式交流活动,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